■ 賈憲章
時下的校園評議形式可謂豐富,從“電話評議”“網(wǎng)絡評議”,到“問卷評議”“座談評議”,創(chuàng)新做法不斷出現(xiàn);評議內容可謂廣泛,從“行風評議”“師德評議”,到“安全評議”“管理評議”,細化趨勢不斷強化……如何使校園評議發(fā)揮好“如鏡又如窗”的角色價值,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育人者要對校園評議“心存敬畏”,將其視作個人成長的“素質鏡”而特別用心,將其視作師德表現(xiàn)的“質疑窗”而格外小心。一是清晰“敬畏底線”。要畫長“態(tài)度底線”,正確看待各種評議的校園價值,而不是把它僅僅看成是應付上級檢查必不可少的程序;還要描粗“度量底線”,要正確對待評議過程中出現(xiàn)的怪話、粗話和錯話,各種意見和建議未必都正確,育人者必須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良好心境。只有這樣,校園評議才會如愿轉化成促進教師成長的一種“正能量”。二是反饋“謹慎改變”。細心對照各種評議信息,用心反省自己的施教行為,讓其即時強化自身業(yè)務素養(yǎng);小心呈現(xiàn)自己改變后的“新面貌”,讓其在他人眼中贏得好印象。
管理者要對校園評議“心存珍惜”,將其視作催生高效的“規(guī)范鏡”而分外謹慎,將其視作廣開言路的“傾聽窗”而格外誠懇。一是精心勾勒“管理背影”。校園管理的規(guī)范不僅需要豐富自己的視角,在繁雜的實踐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不足、主動完善,更需要在各種評議中借助外在的視角,跳出實踐看得失,靜下心來審視其存在的位置和根源,放低姿態(tài)探討其優(yōu)化的方法和途徑。二是用心拓展“傾聽平臺”。開展評議活動要充分考慮評價人的參與方便和顧慮,多從他們的角度去考量、多去細化評價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學校管理者的誠意,進而從容參與;要充分尊重評議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公布每一項內容,及時反饋出每一種評議在學校育人實踐中的現(xiàn)實價值,使評議人可以盡快感受到校園評價的魅力。
評議者要對校園評議“心存理性”,將其視作助力教育的“資料窗”而從容待之,將其視作提升自我的“參照鏡”而淡定為之。一是評議過程要多些“從容”。無論評議者是校內的身份,還是校外崗位,在參與過程中,對于評前態(tài)度、評中反應、評后效果等不同“窗口”所呈現(xiàn)出的信息要靈活處理,應注意不同個體的特殊性,該適當寬容的應允許存在“差距”。二是參與期望要多些“淡定”。參與收獲不論是對學校、教師、自我,都要客觀看待,面對評教相長這面“對比鏡”,在看到彼此良性變化的同時,也應明白任何工作都貴在堅持,不可奢望參與一次就可以“點石成金”、經(jīng)歷一次就可以“脫胎換骨”。
校園評議如鏡亦如窗,只有各方用心尊重和呵護,其自身魅力才會真正得到彰顯,才會營造出和諧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