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天補小學 陳驥靈
書法,在剛?cè)岵酗@中華文化之魂,漢字有六千年的文明孕育其中。學習書法,是對中華文化的基本尊重,它融合著哲學、美學、人文和品質(zhì)等多方面的文化特征。在小學生中開展書法教學對于學生審美品質(zhì)的養(yǎng)成具有深遠的意義,所謂“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小學生時期正是立規(guī)矩的關鍵性時期。身正則品正,書法恰為教育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下,書法是可以與之進行完美的融合的,它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組織形式,還可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美,創(chuàng)造美。
小學生學習漢字,在把握間架結構的時候,總是不準確,《小學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美術應該關注文化生活,具有人文性,在多角度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要注重與其他學科融會貫通。書法與美術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學生了解美的形成過程。在每個漢字的背后都融合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每個漢字形成都具有一個長期發(fā)展的過程,而最初的形態(tài)卻是來自于我們熟悉的生活。
例如在《趣味文字》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打開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門,引導學生關注漢字的起源,從而實現(xiàn)書法與美術之間的巧妙融合?!巴瑢W們,你們知道每到過年的時候,家長們都拿著手機利用支付寶軟件掃福字么?他們在集福字收紅包,但是你們知道福字有多少種寫法么?”孩子們都點頭,表示了解掃福字,精神完全集中起來,于是教師可以趁此機會為學生展示“百福圖”,告訴學生,一個字有一百種寫作的形式,而每種寫法都有著歷史發(fā)展的暗示,學生以震驚的目光看著這幅圖畫,“大家想不想寫出好看又靈動的字?”教師引導學生去自主寫作,“書法是需要靈性的,我們在寫字的時候要心無旁騖,要虔誠地去寫,寫出自己的想法,正所謂,字如其人,我們不要盲目地去臨摹,要有自己的寫作的特色,這樣才能在長期的堅持中自成一家。”學生都默默地開始寫福字了,他們認真的眼神代表著美好的品質(zhì)。
在美術課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講述漢字的故事,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去臨摹和創(chuàng)造,這樣就使書法有了主觀情感,學生也有了最基本的學習依據(jù),關注了美的品質(zhì),而不是機械式地抄寫,這對于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審美情趣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美術學習過程中,欣賞與綜合評價環(huán)節(jié)更能凸顯出學生對美的理解度,將書法與美術融合的第二步需要讓學生去欣賞一些大家之作,引導學生產(chǎn)生審美動機,學會觀察名作中的書法內(nèi)蘊,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信任自己的學生,讓每節(jié)課都成為學生自己的樂園,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去觀察,而在觀察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去臨摹,這樣的臨摹是比較有效果的,因為這融入了學生自己的主觀認知,加入了他們對于作品的情感。
例如,在《學構圖》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書法融入其中,因為美術中的構圖與書法中的構字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構圖,是一種比例搭配的美,書法教學中同樣如此?!巴瑢W們,今天在學習構圖之前,我想讓大家來看幾個漢字,看一下楷書中的字的構成比例?!庇谑墙處熆梢越柚嗝襟w為學生展示“人、家、夢、旁、班、伴”這些字,讓大家去觀察,而后去臨摹字帖,每個字的結構安排不是一樣的,他們在左右、上下、上中下等結構比例安排的過程中就會懂得構字之美,這是審美層面的基礎,沒有了這樣的基礎就不可能學好美術的構圖,事實上字與圖之間是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的,在古代,字就是圖,所以,教師讓學生把握字的構成比例作用非常大。
觀察和體悟是書法學習的必備條件,這個過程是學生的內(nèi)化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去仔細研究和觀察,然后臨摹,使學生能夠?qū)▽懙綐O致,寫出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藝術來源于生活,離開生活的藝術是沒有價值的。在小學美術書法學習中,同樣需要與生活相結合,書法的美源自于生活,單純的學習書法,學生可能會領悟不到書法的美,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觀察生活中書法的應用,使其產(chǎn)生書法學習的趣味。很多學生都認為書法是高、大、上的,學習起來有抵觸的情緒,而建立起生活與書法之間的關聯(lián)性,就可以使書法變得更為親民,更有親切感。
例如,在《設計文化衫》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書法融入其中。彰顯個性,就是能力的發(fā)展的體現(xiàn),在學生個性的形成時期,美術課程中的設計作用很大,它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生成,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在設計文化衫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使其能夠在一片自主的空間中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文化衫上可以用藝術字,也可以用潑墨的書法來裝飾。大街上很多寫著“我是乖寶寶”“我愛中國”等文字的文化衫,這些字顯示著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教師讓學生用毛筆去書寫自己的心中所想,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說出自己最想表達的話,這樣,學生就能夠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對于書法和生活的態(tài)度,有的同學寫道“我要放假!”有的同學寫道“我愛畫畫”,還有的同學寫道“美好的明天就要來了”,看著孩子們稚嫩的文字,教師就會感到教育的成就。
生活中不乏書法的身影,商家的廣告牌、文藝宣傳字或者是校園中的文化宣傳陣地,這些地方都可以找到生活中的書法,作為美術教師,要積極為學生打開書法的世界,引導學生去走進生活中,感受書法的美。
《小學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指出了美術的美育作用,在書法學習中,美育也可以滲透其中。孕育美的過程就是自我審美情趣提升的過程。書法中可以寫出字體的美感,其中的線條美、造型美、變化美和章法美都可以為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帶來契機。書法學習可以修身養(yǎng)性,在學生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堅持,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下去,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更有味道的作品。
例如,在《保護文物》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借助書法展現(xiàn)文物的價值?!短m亭集序》是王羲之的書法名作,在上課伊始,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這幅作品,“同學們,偉大而又震撼的書法在穿越了時代后,來到了我們的面前,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傳承下去,保護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這是我們青少年的責任?!睂W生在欣賞佳作的時候感嘆古人的智慧和才華,自己也有了一種尋找歷史、保護歷史的情懷。于是教師就趁此機會,繼續(xù)引導學生,“我們再來看一組文物,這些文物上有著不同的文字,它們彰顯著不同時代的文字的發(fā)展變遷,我們應該向古人學習,將這些文字傳承下去,你們愿不愿意去嘗試臨摹一下這些字呢?”學生都很積極地拿出了自己的筆,他們在這樣的學習中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體悟到了文字的真實的魅力,將美術與書法之間進行了有效融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培養(yǎng)學生耐心的品質(zhì),這與小學美術教學的目標是相符合的,只有耐心、細心和不斷的堅持,才能畫出更好的作品,才能懂得欣賞作品創(chuàng)作的艱辛,才能養(yǎng)成尊重作家和作品的良好的品性。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書法是可以融入其中的。在多元策略下,書法與美術之間的融合,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想情趣得到提升,還可以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本文從教師講解滲透書法的淵源、在美術課堂中臨摹書法名作、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書法、重視學生的美育等角度談了具體的課堂實施策略,意在使當代的美術教師去關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關注每個學生在書法學習中的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美好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