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上映的《中國機長》收獲了口碑和票房雙贏,其背后的故事也一度成為微博熱點,傳奇機長劉傳建再次成為人們交口稱贊的英雄,可那些死里逃生背后不為人知的辛酸卻少有人知道。
話題:專業(yè)、冷靜、面對死亡。
做好平凡,成就不凡
事情發(fā)生在2018年5月14日7時08分;在9800米高空,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駕駛艙右前座的擋風玻璃突然爆裂;駕駛艙氣溫驟降到零下40多度,艙內嚴重缺氧;儀表臺受損失靈,和地面失去聯(lián)系。
飛機下方就是青藏高原,崇山峻嶺,一旦飛機掉下去,后果不堪設想??团摾锏某丝碗m然不知道具體發(fā)生了什么,但是突然從天而降的氧氣面罩,和被甩到空中的乘務員,讓他們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
孩子開始哭鬧,乘客開始嘔吐,與駕駛艙失聯(lián)的乘務長,一邊吸氧,一邊用盡量鎮(zhèn)定的聲音廣播,提醒乘客保持吸氧。客艙里一片混亂。
這時,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機長劉傳健身上。他身穿短袖襯衣,身體被不斷撕扯,他感覺自己已經變形;他的雙手凍得發(fā)紫,卻必須在缺氧失去意識前做出承擔128人生命的判斷。慶幸的是,他始終保持清醒。
7時20分,劉傳健把飛機帶出了青藏高原山區(qū)。事故發(fā)生的34分鐘后,飛機終于平安降落在跑道上。
客艙里乘客鼓掌歡呼;駕駛艙里,機長劉傳建,第二機長梁鵬,副駕駛徐瑞辰,三個大男人陷入了沉默;靜靜地坐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最后,劉傳建鼓起勇氣說了一句:“我們都還活著。”
《中國機長》高度還原了死里逃生的全過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英雄機長”。
但這并不是全部。電影里沒演的,是一個更牛的中國機長劉傳健;是他背后的平凡與不凡。
話題:責任、細心、沉著、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
“第一次單飛讓我重新認識生命”
這樣的逃生經歷,只能用奇跡來形容;而創(chuàng)造奇跡的,并不是無堅不摧的英雄,而是血肉之軀的人。雖然心理素質強大,機組人員后續(xù)還是花了很長時間復建。
劉傳建患上了“高空減壓癥”,而且在開始的幾天,一直失眠,渾身痛癢,在隨后的1個月里,劉傳建每天都要去醫(yī)院接受治療。副駕駛在5個月后做復飛體檢,進行眼壓測試的時候,還有心理陰影。通過半年的調整和訓練,劉傳建才再度戰(zhàn)勝了自己,重新通過飛行考試,第二次接過制服。
英雄可以被神話,神話無法造就英雄;真實的英雄,必定要熬過那些常人無法熬過的平凡歲月。人們都說,劉傳建之所以能把飛機開回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經歷。那段經歷,劉傳建過得并不輕松。
軍校對于他來說,只是艱辛和淘汰的開始。并不是每個考進軍校的人都能成為飛行員,70%的人都面臨著淘汰。那時,同學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玩笑: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那時,劉傳建來不及想太多,他只想著不能被淘汰。直到他經歷了第一次單飛后,他才真正明白飛行與生命和責任的關系。
當時,塔臺指揮員告訴他,他的飛機前輪沒有放好,不能著陸;于是,他只能在空中盤旋,一圈,兩圈,三圈……整整飛了六圈,大概有一個半小時左右,油已經耗得差不多了,起落架仍然沒有放好。但是飛機必須要落地,指揮員告訴他操縱要領,結合他自身的訓練,準備著陸。
高度從變成50米,30米,10米;終于主輪接地了,但前輪仍然沒有放好。他的飛機上除了他,還有領航員,通訊員。當飛機終于穩(wěn)穩(wěn)地停在跑道上的時候,他清晰地看到,半個跑道已經被保障車、消防車、救護車排滿。
那次來之不易的著陸讓他意識到:雖然平時訓練了很多特情,但是當真正的特殊情況來臨的時候,是完全超出想象的。
從那以后,劉傳建每次檢查飛機,都會多看一眼。哪怕有一點疑惑,他也會向機務維護人員詢問。他說:只有一絲不茍,才能保證生命安全。
話題:無用與有用、細節(jié)、有意與無意。
“無用的知識在關鍵時刻救我性命”
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但是能做到的,恐怕不多。在“5.14事件”發(fā)生的前一天,劉傳建正在執(zhí)行飛行任務,他和同事討論到一個問題:駕駛艙的逃生繩的長度是多少。
當時他們都不知道結論。但是劉傳建卻把它記在了心里。
第二天,在執(zhí)行飛行任務前,他趕緊去翻書,找到了5.5米的結論。他馬上給前一天一起飛行的同事發(fā)信息,告訴他答案。
逃生繩的長度,和飛行員平時的操作沒有太大的關系,很多人認為,這個問題不知道也沒關系,但是,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它或許就會救你的命。
我們一生會學很多知識,但生活中用到的,或許只占10%。逃生繩的長度,就屬于那90%的知識,即使在“5.14事件”中,也沒有發(fā)揮作用。那么,這90%,我們?yōu)槭裁催€要學?
劉傳建說:這90%,就是在別人都說不行的時候,讓你可以勇敢地說:我行!
“5.14事件”之前,劉傳建就因為喜歡游泳,經常在家練習憋氣。最長的一次,他閉氣4分鐘。事后在調查這個事件的過程中,劉長建清晰地記得從擋風玻璃破碎那一刻開始到著陸期間所有的操作,調查人員覺得不可思議。就是這項無意當中儲備的體能,在關鍵的時刻,不僅救了他自己的命,也救了飛機上119名乘客的命。
今年3月,劉傳建受邀到央視做演講。他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用生命守護的一名乘客。在看到乘客的一瞬間,劉傳建的眼睛一下子濕潤了。女孩子沖上臺,與劉傳建擁抱。
她說,劉機長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劫后余生,是此生最幸福的事情。世間其實沒有什么起死回生的神力,英雄的背后,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但只要普通人可以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極致,就可以成就不凡。
對于我們而言,他們是救人于水火的英雄;但對他們本身而言,他們就是出于職業(yè)本能,做好每一份工作,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
正如美國電影《薩利機長》里的一句臺詞:我不喜歡當英雄,我只是盡本分。
只要把平凡做到極致,你也可以成為不凡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