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賀 俠,劉越洋,黃雅慧
(陜西省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21)
食管腺癌是指發(fā)生于食管遠端與胃交界區(qū)域的腺癌,它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發(fā)生率近年有了明顯增高[1]。而大多數(shù)食管腺癌就診時已是晚期,化療成為主要治療手段。奧沙利鉑是第三代鉑類抗腫瘤藥,與順鉑(DDP)比較,有更強的細胞毒作用,與5-氟尿嘧啶(5-Fu)等化療藥有協(xié)同作用。亞葉酸鈣(CF)是生化調(diào)節(jié)劑,本身沒有抗腫瘤作用,但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5-Fu的生化代謝,使5-Fu的抗癌細胞反應明顯加強[2-3]。但單純化療毒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影響療效。筆者觀察了以“扶正祛毒”為立法的西洋參-白花蛇舌草藥對聯(lián)合FOLFOX4方案治療食管腺癌的療效、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對UHRF1表達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納入標準 ①經(jīng)病理學確診為晚期食管腺癌患者且PS≤2分;②應用以DDP為主方案治療后疾病進展者;③無食管放射治療適應證,預計生存期大于3個月;④受試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相關文件;⑤無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器質(zhì)性疾病,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等實驗檢查均大致正常。
1.2排除標準 無明確的腫瘤病灶(包括可測量和不可測量的)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有明顯的梗阻癥狀者;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或精神障礙等疾病者;依從性差者。
1.3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1月—2017年6月收治且符合上述標準的Ⅲ~Ⅳ期食管腺癌患者60例,隨機分為化療組(A組)、藥對化療組(B組)各30例,另選30例Ⅲ~Ⅳ期食管腺癌拒絕放化療患者作為拒絕化療單純藥對組(C組)。A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5~76歲,平均55.6歲。B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2~75歲,平均56.2歲。C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為45~75歲,平均56.4歲。3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1.4治療方法 A組給予FOLFOX4雙周方案化療:奧沙利鉑(江蘇奧賽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64296,規(guī)格:50 mg/瓶)85 mg/m2靜脈滴注2 h,第1天;亞葉酸鈣400 mg/m2靜脈滴注2 h,第1,2天;5-氟尿嘧啶400 mg/m2靜脈推注后,以600 mg/m2持續(xù)靜脈泵入22 h,第1,2天。B組在A組的基礎上給予西洋參-白花蛇舌草湯藥(西洋參20 g、白花蛇舌草15 g)100 mL口服,早晚各1次。C組僅給予西洋參-白花蛇舌草湯藥100 mL口服,早晚各1次。每4周為1個周期,評價1次療效,治療至完成12周或腫瘤發(fā)生進展。
1.5觀察指標
1.5.1近期療效 采用電子胃鏡及CT觀察,根據(jù)WHO實體瘤客觀療效評定標準[4]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無變化(SD)和進展(PD),以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PCR)。
1.5.2生活質(zhì)量 根據(jù)KPS評分按文獻[4]評價,治療后較治療前提高10分以上為提高,減少10分以上為降低,變化不足10分為穩(wěn)定。
1.5.3毒副反應 按抗腫瘤藥物毒副反應評價標準[4]進行評定,觀察3組白細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胃腸道反應、肝功能異常、心臟毒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4UHRF1蛋白表達檢測 治療前后經(jīng)胃鏡取材實體腫瘤組織,一塊組織標本經(jīng)4%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后,切成4 μm厚連續(xù)切片;常規(guī)切片脫蠟至水、抗原修復后,按照免疫組化試劑盒(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說明書對標本進行免疫組化染色(UHRF1 抗體工作濃度為1∶100);于光學顯微鏡下計數(shù)細胞,每例標本計數(shù)3張切片,每張切片隨機選取5個高倍視野;結果判斷以細胞染色強度和陽性細胞百分率得分之和進行判定[5]。染色程度評分:基本不染色為0分,染色淡為1分,染色適中為2分,染色深為3分;染色細胞百分比評分:5%為0分,6%~25%為1分,26%~50%為2分,51%~70%為3分,71%~100%為4分。2項評分相加0~1分為“-”,2~3分為“+”,4~7分為“”。將染色“-”定義為陰性,“+”和“”定義為陽性。
1.5.5UHRF1 mRNA表達檢測 治療前后經(jīng)胃鏡取材實體腫瘤組織,置于液氮中研磨,采用TRIzol提取細胞的總RNA,根據(jù)RT-PCR試劑盒(購自北京索來寶試劑有限公司);說明將RNA轉(zhuǎn)錄成cDNA,UHRF1基因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CGTGGTCCAGATGAACTCC-3’,下游引物5’-CACGTTGGCGTAGAGTTCC-3’,片段大小193 bp;內(nèi)參照GAPDH基因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TGACTTCAACAGCGACACCCA-3’,下游引物5’-CACCCTGTTGCTGTAGCCAAA -3’,片段大小121 bp 。PCR 反應條件:95 ℃15 s(預變性);95 ℃ 5 s(變性)、60 ℃ 30 s(退火)、72 ℃ 45 s(延伸),共45個循環(huán)。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則應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近期療效比較 B組控制率明顯高于其他2組(P均<0.05)。見表1。
表1 各組近期療效比較
注:①與B組比較,P<0.05。
2.2生活質(zhì)量比較 B組生活質(zhì)量明顯優(yōu)于A組和C組(P均<0.05),A組生活質(zhì)量最差。見表2。
表2 各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例(%)
注:①與A組比較,P<0.05;②與B組比較,P<0.05。
2.3KPS評分比較 治療前A組KPS評分(65.4±5.45)分,B組(66.5±7.56)分,C組(66.4±6.05)分,各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A組KPS評分(57.5±4.65)分,B組(73.3±6.78)分,C組(61.2±2.24)分, B組KPS評分明顯高于其他2組(P均<0.05)。
2.4毒副反應比較 A組、B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C組(P均<0.05),但B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A組(P<0.05)。見表3。
表3 各組治療后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注:①與C組比較,P<0.05;②與A組比較,P<0.05。
2.5治療前后食管腺癌黏膜中UHRF1蛋白表達情況比較 治療前,A組、B組、C組UHRF1蛋白陽性表達率分別為89%,85%,87%;治療后,3組UHRF1蛋白陽性表達率分別為74.0%,48.5%,77.5%。3組治療后UHRF1蛋白陽性表達率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均<0.05),且B組明顯低于其他2組(P均<0.05)。
2.6治療前后食管腺癌黏膜中UHRF1 mRNA比較3組治療后食管腺癌黏膜中UHRF1 mRNA表達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均<0.05),其中B組與其他2組對比UHRF1表達減少更加顯著(P均<0.05)。見圖1。
食管腺癌是食管黏膜下或者賁門腺體發(fā)生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生多與飲食習慣不良相關,長期食用過熱、過硬及粗糙或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食物有關,該病發(fā)病過程中的遺傳因素也是最近研究熱點?,F(xiàn)代醫(yī)學手術及放化療使得食管腺癌的預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對于晚期食管腺癌患者,臨床上主要采用姑息化療為主[5]。奧沙利鉑抗癌活性強,對多種腫瘤有效,但其為有毒之品,在治療的同時亦有明顯的毒副作用。中藥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 而且以不良反應小而著稱。
圖1 治療前后食管腺癌黏膜中UHRF1表達水平比較
食管腺癌屬中醫(yī)“噎膈”范疇,《內(nèi)經(jīng)》首先指出其與人身之津液有關。根據(jù)筆者前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脾虛肝郁血阻是其基本病機,脾胃素虛是其發(fā)病基礎;憂思惱怒,情志失調(diào),導致肝失疏泄,氣機不利,使得肝氣犯胃是其發(fā)病關鍵;肝郁日久,氣郁化火是其轉(zhuǎn)變特點;氣機郁滯,血行不暢,故血瘀內(nèi)結加重耗氣傷陰是其最終結局[6-10]。西洋參-白花蛇舌草藥對中西洋參性味苦、微甘、寒,歸心肺胃經(jīng),具有補元氣,補肺心腎脾氣陰,清火生津的功效,筆者臨床應用取其補元氣而不燥,補脾氣,兼能潤,清其火,能生津的作用,補益脾胃之素虛;白花蛇舌草性微苦、甘,寒,歸胃、大腸、小腸經(jīng),主要有清熱解毒消癰之功,對于郁滯過久而化熱,血瘀內(nèi)結的晚期腫瘤患者,可起到明顯的解毒散結之功[11]。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起到補脾胃、益津氣、清熱毒、消瘀結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西洋參主要含皂苷類及多糖成分,其中皂苷類具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其作用機制一是改變腫瘤細胞膜的通透性,抑制胞內(nèi)藥物的流出;二是抑制細胞的分裂周期,誘導凋亡,而多糖也可起到免疫調(diào)節(jié)及抗腫瘤作用[12-13]。白花蛇舌草主要成分包括黃銅類、萜類、多糖等成分,均具有抗腫瘤、增強免疫的功能,還可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從基因水平、分子水平、信號傳導的調(diào)節(jié)、理化因素等多個方面影響腫瘤細胞的增殖[14-16]。兩藥聯(lián)合化療藥物,可達到明顯的增效減毒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其他2組,對于晚期食管癌二線治療而言,藥對聯(lián)合西藥能取得類似一線標準方案效果,說明該方案有其可取之處;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B組KPS評分明顯高于其他2組,表明西洋參-白花蛇舌草藥對聯(lián)合化療能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質(zhì)量。A、B 2組患者毒副反應均主要為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外周神經(jīng)毒性及心臟毒性反應,但B組的毒副反應明顯減輕,提示西洋參-白花蛇舌草藥對聯(lián)合化療具有保護骨髓造血功能作用,可提高患者對化療的順應性。
UHRF1也稱ICBP90,存在于人和小鼠中,是在酵母單克隆中分離的蛋白質(zhì)。UHRF1是一種核蛋白,其在確保DNA甲基化的正確復制中起重要作用。SRA結構域是其與DNA結合的關鍵區(qū)域,UHRF1還能夠通過PHD結構域結合二甲基和三甲基的H3K9多肽,表明UHRF1具有對DNA和組蛋白甲基化的雙重識別功能[17]。UHRF1在肺癌、結腸直腸癌和肝細胞癌以及腫瘤進展期均呈過表達[18-19],其與食管腺癌的細胞增殖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腫瘤分化程度越低,UHRF1表達越高[20]。本研究結果顯示西洋參-白花蛇舌草聯(lián)合化療可降低UHRF1基因的表達。
綜上所述,西洋參-白花蛇舌草藥對聯(lián)合化療治療進展期晚期食管腺癌能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減輕化療毒性反應,并能降低UHRF1基因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