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嗣杰,楊紫江,張雁東
(大理州林業(yè)科學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0)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油料干果樹種,在國際市場上位居世界四大干果之首。核桃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廣泛的用途深受人們的推崇和青睞。大理州是我國南方核桃的原產(chǎn)地、主產(chǎn)區(qū)、富集區(qū)和重要的商品貿易區(qū)。目前,大理州核桃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模、產(chǎn)值產(chǎn)量在全國州市級居首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核桃產(chǎn)銷基地,且核桃種植已成為大理州最大的惠農(nóng)產(chǎn)業(yè)。培育合格、優(yōu)質的核桃苗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壯大核桃產(chǎn)業(yè)的基礎,而掌握核桃苗木培育技術,完善培育各項細節(jié),合理規(guī)劃技術方案是發(fā)展核桃產(chǎn)業(yè)的基石。
核桃砧木苗是指利用核桃種子繁育而成的實生苗,主要用作嫁接苗的砧木。砧木是嫁接的基礎,對接穗和嫁接苗生長有重要影響,因此,培育健壯砧木苗是培育優(yōu)質嫁接苗的前提。
目前,大理州核桃育苗常用的砧木主要是鐵核桃。砧木樹種選擇,需具備嫁接親和力好,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種質資源豐富,繁育系數(shù)高等特點。
砧穗親和力強,嫁接成活率高,愈合良好。用鐵核桃嫁接泡核桃的方法在我州應用歷史悠久,效益顯著,在實現(xiàn)品種化栽培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砧木苗的種子要選擇充分成熟的鐵核桃新鮮種子,采種母樹應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種仁飽滿、并處于盛果期(樹齡20~50年)。鐵核桃一般在9月底10月初成熟,當有三分之二的青皮變黃并開裂即為充分成熟,此時即可采收種子。
采收好的種子需堆捂于背陰處,并覆蓋一層塑料薄膜,3~5天后即可剝去青皮。脫去青皮后應置于通風干燥處攤薄晾曬,不可繼續(xù)堆捂,也不能放在陽光直射的水泥地面、石板、鐵皮上暴曬。此外,難以剝離青皮的果實因成熟度不夠,不能作為種子。鐵核桃種子沒有后熟期,秋播的種子在采收后1個月內即可播種,春播的種子要到次年2~3月播種。大理州多數(shù)地區(qū)以春播為主,貯藏時間較長,因此需將干燥的種子裝入透氣的袋內放于避光、通風、干燥的室內保存。
秋季播種的種子可不經(jīng)處理直接播種,而春季播種時,必須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大量育苗時,一般采用冷水浸種催芽法,即用常溫水浸泡7天左右,每天換水1次。根據(jù)大理州林科所多年的育苗經(jīng)驗,最后一次換水時,應根據(jù)注入的水量施入50%的多菌靈1000倍液及90%赤霉素粉劑9000倍液對種子進行浸泡,這種處理方式不僅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還能有效的促進種子發(fā)芽和生根。當大多數(shù)種子的尖嘴出現(xiàn)開裂現(xiàn)象時即可取出晾曬,晾曬時應把種子均勻地鋪于場地,不可太厚,晴天一般晾曬6h左右,待種子外殼水分曬干后即可進行播種。
核桃育苗地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灌水方便,排水良好pH值5.5~7.5的沙壤土或壤土。苗木培育是一項高度集約化的生產(chǎn)過程,苗圃地的選擇決定了苗木生產(chǎn)的質量及成本,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便利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條件是苗木生產(chǎn)的基礎。因此,苗圃地應設置于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水利設施完備的地方,同時要具備土壤肥沃、土質疏松、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等條件。苗圃地整地是苗木培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整地即對土壤進行深翻耕作。通過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同時通過翻埋雜草可大幅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深翻前應清除草根、石塊,做到地平土碎,秋(冬)翻耕深度30cm以上,翌年早春耙地,春季翻耕深度25cm以上,隨耕隨耙,及時平整。結合深翻,每畝施入腐熟農(nóng)家肥2000~4000kg,偏沙的混拌泥炭土,偏粘的混拌沙土,偏堿的混拌經(jīng)過腐熟的和消過毒的腐殖質和適量的硫酸亞鐵。結合整地,可采取藥劑消毒、曬土、換土等方法進行土壤處理,防止林業(yè)有害生物的發(fā)生。
1.4.1 播種時期。一般為秋播和春播兩種。秋播在種子采收后的1個月內進行,也就是10月底至11月初,此時播種無需對種子進行特殊處理。春播在采種次年2~3月份進行,需要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
1.4.2 播種密度。一般采用株距10~15cm,行距25~35cm,每畝需種子200~300kg。
1.4.3 播種方法。播種方法采用穴播,苗床采用高床方式,床面1.2m,高于步道溝15~20cm,步道溝寬30 cm。苗床設置為東西向,播種溝為南北向,這樣可以保證苗木有更好的光照條件。擺放種子時,應使種殼縫合線與播種溝平面垂直,種尖朝向要一致,覆土厚度8cm左右。
播種后要及時灌水,并定期觀察,發(fā)現(xiàn)水分不足時應及時補充水分。雨季來臨后如墑面和步道溝出現(xiàn)積水現(xiàn)象,應及時排水,防止出現(xiàn)根腐病害。苗木生長過程中應進行3~5次中耕除草,有利于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透氣性,并且可以杜絕雜草與苗木搶水搶肥搶光。5~7月份是苗木生長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應結合灌水追施氮、磷、鉀復合肥2~3次,每次每畝施肥15~20kg。實生鐵核桃苗主根較為發(fā)達,側根及須根較少,在9月份需對實生苗進行斷根處理,從而促進側根及須根生長,促使苗木更好的生長。斷根處理具體操作為將斷根鏟在苗木主干20cm處,與地面成45°角斜插入土中,將實生苗主根切斷。苗期中還應注意觀察,當發(fā)生病蟲害時應及時進行防治,可采取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方式。
核桃實生繁殖存在遺傳返祖現(xiàn)象,其果實變異性較大,堅果品質良莠不齊,商品性能低,且初掛果期較長(8~10年)。采用嫁接繁殖的核桃可以很好地繼承母樹的優(yōu)良性狀,保持堅果的優(yōu)良品質,大幅提高商品性能,并且能縮短初掛果期(4~5年),達到早實豐產(chǎn)的效果。所以大力推廣泡核桃嫁接繁育技術可有效加快大理州核桃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迅速擴大繁殖優(yōu)良品種或優(yōu)系,加速實現(xiàn)核桃良種化,顯著提高核桃產(chǎn)量和品質,從而切實提高山區(qū)林農(nóng)的收入。
砧木苗的優(yōu)劣決定了嫁接苗成活及長勢的好壞,因此選擇砧木苗時要選擇無病蟲害,根部發(fā)達且機械損傷較少,苗干通直基徑達到1cm以上,具有生活力的鐵核桃實生苗。具有生活力的砧木苗,其苗木枝干皮色要光滑鮮綠,韌皮部與木質部容易剝離,剝離后韌皮部和木質部具有光澤和水分,如果砧木苗的枝干表皮變皺,韌皮部與木質部不易剝離,剝離后韌皮部和木質部無光澤和水分,則說明砧木苗已不具備生活力。
砧木苗一般在1~2月起苗,苗挖好后應及時假植,等到2~3月份嫁接時取出嫁接。假植的地點應選在背陰,排水良好的地塊,一般寬度為1.2m的苗床每行假植溝可假植80~100株苗,假植溝深和寬各30cm,苗木均勻斜鋪于溝內,蓋土時要把根部全部埋入土內,假植溝的行間距應在30cm以上。苗木假植好后應及時澆水,露在土外的苗木枝干須用草席覆蓋,3~5天澆1次水。
采穗一般在1月份進行,采穗母樹應選擇無病蟲害,長勢良好的泡核桃良種作為采穗母樹。接穗應選擇芽體飽滿,粗度在1~1.8cm,木質化程度高的1年生營養(yǎng)枝或徒長枝。
采集好的穗條放置于陰涼處2~3天后進行蠟封處理,蠟封后的接穗因與空氣隔絕,使其水分不易蒸發(fā),從而大大提高保存時間。接穗蠟封的方法是將蠟(石蠟80%,蜂蠟20%)放入容器(塘瓷盆、金屬盆、鐵鍋等)內,加熱至95~105℃,用溫度計監(jiān)測,并保持至蠟封結束。用筷子夾住接穗,放入蠟中蘸一下拿起,時間1~2s,濾掉表面多余的蠟液。如接穗較長,則應分2次蘸,先蘸一端,再蘸另一端。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接穗數(shù)量大,一般用手拿接穗蘸蠟,拿幾條接穗同時操作。蠟封時,注意蠟溫不能超過110℃,且蘸蠟時速度必須要快,否則會把芽燙傷。經(jīng)蠟封的接穗,貯藏比較容易、簡單,只需堆放在氣溫10℃以下,背陰、潮濕的室內,上邊蓋上塑料薄膜蒙嚴即可,這樣可以貯藏2個月左右。如果貯藏的時間長,則需要放入冰箱或冷庫保存,冰箱或冷庫的溫度維持在5℃左右時,接穗可貯藏4個月以上。蠟封接穗的運輸也十分簡單,將接穗用塑料薄膜包裹后放入紙箱或木箱即可長距離運輸。
2.3.1 嫁接時間。大規(guī)模的苗圃嫁接育苗一般在1月上旬~3月上旬進行,但以1月下旬~2月下旬較為適宜。
2.3.2 嫁接方法。嫁接技術在我州已經(jīng)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稍具規(guī)模的核桃產(chǎn)區(qū)的林農(nóng)基本都能掌握2~3種嫁接技術。大規(guī)模的苗圃嫁接育苗一般采用枝接切接法,嫁接時先將砧木從基部剪斷,選砧木垂直平滑的一側,用刀垂直切一口,切口寬度與接穗直徑相等或相近,長度一般3~5cm。砧木切好后,剪切接穗,在芽下方約1cm處正面削1刀,長3~5cm,不要過髓心,粗壯的接穗可長一些,背面削一個馬蹄形小切面,長約2cm左右,要過髓心,留1~2個芽(芽與芽相距5cm以上的可用1個芽,相距較近的用2個芽)。嫁接口上方留接穗的長度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最上端1個芽上方留下1.5cm左右的長度即可。削面要保持平滑,最好一刀削成。然后將接穗大削面向砧木內側插入切口,注意不要全插入,要“留白”5mm左右。如果接穗削面寬度與砧木切口寬度相同時,兩側的形成層要相互對齊,如果接穗的削面寬度小于或大于砧木切口寬度時,要使接穗一側的形成層與砧木一側的形成層對齊。最后,用4cm寬的塑料薄膜條將結合口扎牢并綁嚴,接穗上有頂芽時僅扎接口處,接穗頂端無頂芽有剪口的需用塑料薄膜條將剪口封嚴。
泡核桃接穗嫁接到砧木上以后就形成砧穗,嫁接好后要將砧穗及時移植到苗床里。
2.4.1 定植密度。苗床采用高床方式,床面1.2m,高于步道溝15~20cm,步道溝寬30cm。苗床設置為東西向,栽植溝為南北向,這樣可以保證苗木有更好的光照條件。移植時株行距為15cm×30cm,每畝定植約10000株。
2.4.2 地膜覆蓋。砧穗定植完成并澆透水后應及時覆蓋地膜,地膜蓋住整塊苗床后在塑料薄膜上打孔,讓砧穗露出膜外,然后使薄膜緊貼地面,薄膜四周用土壓實。覆蓋地膜可以起到保水和增加地溫的作用,這樣有利于苗木更快的長出新根。
2.5.1 水肥管理
及時補充土壤水分:栽植后應及時灌水,并定期觀察,發(fā)現(xiàn)水分不足時應及時補充水分。
雨季排水:雨季來臨后如床面和步道溝出現(xiàn)積水現(xiàn)象時應及時排水,以防止出現(xiàn)根腐病害。
適時施肥:5~7月份是苗木生長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應結合灌水追施氮、磷、鉀復合肥2~3次,每次每畝施肥20~30kg。
2.5.2 除草。苗木生長過程中應進行3~5次中耕除草,有利于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透氣性,并可以杜絕雜草與苗木搶水搶肥搶光。
2.5.3 抹除砧芽。砧穗開始生長后會從嫁接口以下萌發(fā)出大量砧芽,砧芽會影響接穗成活率及正常生長。所以要注意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砧芽萌發(fā)出來就要及時抹除。
2.5.4 及時修剪及解綁。當接穗上有2個芽時,嫁接苗成活后有可能會長出兩個枝條,保留長勢好的自立枝條,剪除長勢弱或歪斜的枝條,這樣嫁接苗就會長成有一枝獨立主干的嫁接苗。9~10月當苗木成活后及時解除綁扎嫁接口的塑料薄膜條。
2.5.5 病蟲害防治。苗圃地中常見的病害是根腐病及缺素癥。根腐病的防治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700倍液進行灌根。缺素癥主要有缺鋅、鐵、銅、硼等幾種,可于7、8月份每月1次,根據(jù)具體缺乏的微量元素將0.3%~0.5%的相應的微量元素(硫酸鋅、硫酸亞鐵、硫酸銅、硼砂)溶液噴施于苗木葉面。
苗圃地中常見的蟲害主要有金龜子及蛾類,可以利用蟲類的趨光性采用燈光誘殺,也可噴灑40%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辛硫磷1000倍液。
經(jīng)過一年的培養(yǎng),泡核桃嫁接苗多數(shù)可以達到合格苗的標準,可在苗木休眠期起苗出圃移栽。起苗前需先澆透水,這樣可以疏松土壤,最大限度的減少苗木根系的機械損傷,起苗時盡量避免傷根、劈裂,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好苗干。
苗木挖好后要進行分級。達到云南省地方標準《主要造林樹種苗木》(DB53/062-2006)的Ⅰ、Ⅱ級合格苗可以用于造林,達不到Ⅰ、Ⅱ級苗標準的嫁接苗可移入苗床中再培養(yǎng)一年,假活苗(接穗死亡砧木成活的苗)可重新嫁接培養(yǎng)。泡核桃嫁接Ⅰ級苗標準:苗齡1.2(1.2)-1.2,地徑1.3cm,苗高60cm,根系長度大于20cm,大于5cm長度Ⅰ級側根數(shù)15根。泡核桃嫁接Ⅱ級苗標準:苗齡1.2(1.2)-1.2,地徑1.0~1.3cm,苗高40~60cm,根系長度大于10cm,大于5cm長度Ⅰ級側根數(shù)8根。
挑選的合格苗需進行包裝方可運輸。一般30~50株扎為1捆,每捆上需掛苗木標簽,標簽上注明品種、等級、數(shù)量、起苗日期等。如果是長途運輸,要在苗木根部套一個麻袋或透氣性好的網(wǎng)袋。
苗木運輸過程中要加蓋遮陰網(wǎng)或篷布,避免陽光暴曬。途中注意觀察,如發(fā)現(xiàn)苗木出現(xiàn)干燥發(fā)熱現(xiàn)象應及時潑灑清水。到達目的地后,要及時卸苗并解除捆扎,苗木存放于避光、背風的場所。
苗木如不能及時種植,需進行假植。假植的地點應選在背陰,排水良好的地塊。寬1.2m的苗床每條假植溝可假植50~80株,假植溝深和寬各30cm,苗木均勻斜鋪于溝內,蓋土時要把根部全部埋入土內,假植溝行間距為40cm以上。苗木假植后要及時澆水,露在土外的苗木枝干用草席覆蓋,每3~5天澆1次水。
泡核桃嫁接苗的培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只有把握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術要領才能培育出合格的苗木。而培育技術又是可以不斷更新和改進的,這就需要技術人員在生產(chǎn)苗木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