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芳
《野蜂飛舞》這部小說的主要內(nèi)容是:抗戰(zhàn)爆發(fā),黃橙子隨父親的學校西遷,落腳成都華西壩“抗戰(zhàn)五大學”校園里。隨后,父親將摯友遺孤沈天路接至家中,六個孩子在破舊擁擠的小樓里度過了不同尋常的童年。
小說的楔子,由橙子老人喃喃自語寫起,由她夸贊自己炯炯的雙目寫起。這雙眼睛仿佛一扇門,隔在現(xiàn)實與回憶之間,可以由此進入純真的孩童時代,進入小說中的一個個故事。
小說真情流淌。父親悉心教育摯友遺孤沈天路,將他培養(yǎng)成大學生,這份友情生死不渝;閨密范舒文不惜使用“苦肉計”,只為將前往戰(zhàn)地慰問演出的名額讓給橙子;為贖回母親的皮坎肩,天路瞞著家人去建筑工地當小工,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書中的教授們,在祖國危難之際,扛著儀器,背著書籍,領(lǐng)著學生,攜妻帶子,跋山涉水,在荒山野嶺繼續(xù)著教育救國的事業(yè),這份家國情懷深深激勵著下一代。后來,橙子的哥哥出征報國,姐姐奔赴延安,天路犧牲在對日空戰(zhàn)中……他們將青春和生命譜寫成一曲愛的贊歌!
小說的題目取自鋼琴曲《野蜂飛舞》,這也是作者埋下的一條隱線。最初,橙子被父親責令學琴磨性子;一年后,她彈琴如同“錘子敲砧板”;進入中學后,她把《野蜂飛舞》彈成“綠頭蒼蠅”;后來她觀察野蜂,獲得啟發(fā),更在天路的鼓勵下苦練琴藝,終于讓野蜂在琴鍵上展翅狂舞。至此,那個野蜂般的瘋丫頭終于長大啦!小說的尾聲寫道:橙子彈奏著沈天路最愛的樂曲《野蜂飛舞》,在緬懷中度過了一生。榴花開,野蜂飛。野蜂、榴花這些華西壩上的生靈,更是哥哥姐姐那樣青春美好的生命的象征。
閱讀此書,你仿佛能聽到野蜂的嗡嗡聲和飛濺的鋼琴聲。書中的故事精彩紛呈,時而讓人忍俊不禁(《倒霉的大公雞》),時而讓人感到甜美幸福(《歡樂時光》),時而催人落淚(《悲哀的季節(jié)》)……
小說的背景設定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作者黃蓓佳用很節(jié)制的筆墨為讀者勾勒了抗戰(zhàn)時期的廣闊圖景,讓讀者透過文字去了解那段特殊的歷史。“忘卻歷史,等于背叛。”馬上到榴花綻放的五月了,孩子們,讓我們打開《野蜂飛舞》,靜靜地聆聽88 歲的橙子老人講述她和她的小伙伴們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