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殼郎2號 圖/關節(jié)熊
閱讀分享:周瑜對音樂的挑剔,賈島對文字的執(zhí)著,沈括對學術的嚴謹?shù)?,這些所謂的強迫癥其實不失是一種匠心,一種對事物的完美追求。有關研究表明,正是這些強迫自我的過分要求,使名人們更容易接近成功。所以說,適度的強迫癥,有利于我們約束自我,有利于我們把事情做成功。因此,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協(xié)調各種強迫情緒,盡量把它轉化成有利于成功的性格因素,但一定把握好度。(特約教師: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戊戌中學 陳平英)
晚睡強迫癥、搜索引擎依賴癥、不刷朋友圈會死癥、外賣在敲門幻聽癥……這些強迫癥貌似是現(xiàn)代人的專利,其實不然,強迫癥患者,古已有之。
據(jù)《三國演義》記載,諸葛亮生擒孟獲N次,每次都覺得抓的姿勢不夠帥,就又給放了回去,直到第七次才滿意,妥妥的完美主義者??!三國最強大腦CP中的另一位——周瑜,對音樂有審美潔癖,每當他發(fā)現(xiàn)曲調有錯誤,就會對演奏者眼神“挑逗”。即使喝高了,聽到席間演奏稍有錯音,也能立即指出。所以當時有個?!`套路周公瑾。
有人沉迷音樂,不能自拔,有人推敲文字,掏空身體。賈島是個重度文字控患者,“僧推月下門”一句,用“推”還是“敲”,他糾結來,糾結去,最后還拉上韓愈一起推敲。推敲事件僅是賈島犯強迫癥案例中的一例,說多了都是淚,曾經(jīng)有過整整三年的時間,賈島大腦皮層上都在循環(huán)滾動播放“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字樣的彈幕。
理科生沈括是強迫癥癌晚期患者,作為《夢溪筆談》的作者,他秉持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不時寫些學術論文。舉幾個例子,比如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寫道:“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tài)?!痹庵稿彼?、浐水、涇水、渭水等八條河都匯入了太湖。沈括看到后,表示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八條河匯入的明明是黃河。再比如杜甫在《古柏行》中寫道:“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沈括又不樂意了,他指出四十圍相當于直徑七尺,兩米多點兒,一棵直徑兩米的樹居然賽過了金茂大廈,并且沒傾倒,杜甫妥妥的是在吹牛啊!
米芾是經(jīng)過ISO9001質量認證的潔癖達人,他洗手有專門的銀器——水斗,洗手后,嫌毛巾臟,就通過甩手甩干。客人做客離開后,他會吩咐童子把客人坐過的墊子擦干凈。有位年輕人,姓段名拂字去塵,他覺得這個名字好愛干凈啊,就把女兒許配給了段拂。后來他也因為類似的事倒了大霉,作為主持宗廟祭祀的官員,他嫌皇帝賜的祭服前人穿過,就拼命洗,直到洗褪色為止,結果因這茬事,被罷官了。
元朝翰林學士暢師文也是重度潔癖患者,他讓童子挑水,只喝前桶,因為他擔心童子在挑水途中放屁,講真,他咋就不擔心童子打噴嚏?他飲食極挑剔,只吃親手做的食物,用的薪柴必須長短一致,甚至蔥都要切得一樣長短。他對枕邊人的要求更是大寫的嚴,他前妻是個白富美,因為有次睡前忘了洗澡,他竟然用冷水把前妻潑醒!
乾隆一天不作詩,就渾身難受,有人統(tǒng)計過,乾隆一生作詩43630首!乾隆活了89歲,假設他打一出生就會作詩,平均下來每天也有1.3首。作詩也罷,反正沒一首列入語文課本。他還是個蓋章狂魔,看到好的藝術作品,“砰砰砰”N個章就蓋上去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只有一小部分是王羲之原帖,其他均為乾隆的題字、蓋章。其實想想乾隆也怪可憐,自己寫不出上乘的書法,只好對著書圣的摹本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