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超
摘要:對于大提琴演奏來說,其關鍵是能否很好的演奏出它本身特有的優(yōu)美、渾厚的、近似人聲的美妙聲音,而所有的大提琴演奏者都在追求這一個目標的同時,也在思考著如何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扣途徑。
關鍵詞:大提琴;演奏;右手;技巧
中圖分類號:J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19) 30-0086-01
右手手臂是一個整體,力通過肩、肘、腕和手傳到弓子上,再利用弓子到達弦上,如其中某一個關節(jié)緊張,勢必阻礙力的運行,所以我們經(jīng)常要提醒人們注意放松,但放松本身不是目的,放松的目的是讓力通行無阻,也就是為了“通”。
一、發(fā)音的關鍵在于音頭
大提琴演奏中,發(fā)音的關鍵在于音頭。運弓時,必須要有一個的正確的起奏,才能使琴弦產(chǎn)生規(guī)律性的充分振動,從而發(fā)出優(yōu)美純正的聲音。在弓毛與弦接觸的一瞬間,都要“咬”住琴弦,讓琴弦真正能動起來。這種弓毛與琴弦接觸的瞬間動作,猶如滿弓上的箭,只需射箭運動員輕輕松一下手,箭會迅即離弦向前。又像足球運動員踢球,當腳觸足球的剎那之間,球就順勢朝著運動員想要達到的目標飛去。
這些就是我們常說的“爆發(fā)力”,音的起奏同樣也需要這種爆發(fā)力。當然,起奏的音有強有弱,必須區(qū)別對待。如:安靜而柔和的起奏,要求柔和的力度和較少的弓毛,弓子要貼近琴弦,手動作要柔和:熱情有力的起奏,要求先使弓毛“咬琴弦,并施以琴弓適度的壓力,運弓速度要快,手要硬,這樣就會發(fā)出剛勁有力的聲音。
二、運弓壓力變化的掌握
弓子的壓力有靜態(tài)和動態(tài)之分。弓子本身的重力稱為靜態(tài)壓力,由于弓子放在琴弦的部位——弓尖、弓中、弓根的不同,靜態(tài)壓力也同。因為弓根處的重力要比弓尖處大得多,因此,運弓時要使聲音均勻,手臂給弓子的壓力就必然是均勻的。這樣,右手的任務應該是一半減壓力,一加壓力。愈接近弓根,重力愈大,就要減輕壓力。
弓尖時重力最輕,就要增加壓力。實際運弓中,弓根處為減少壓力,處于提起狀態(tài);中弓處依靠弓子自身的重力,進入放松狀態(tài):弓尖處則要加大壓力,進入加壓狀態(tài)。除掌握好提、松、壓三種狀態(tài)外,運弓中動態(tài)壓力的掌握也是相當重要的。不少演奏者對運弓過渡階段的力度變化掌握不好,直接影響到大提琴的發(fā)音質量,甚至導致右手疲勞。因此,加強運弓中的力度平穩(wěn)變化練習,是使發(fā)音均勻純正的必要手段。
三、弓壓、弓速、發(fā)音三者之間的關系
由于接觸點不同,琴弦所承受的壓力也就各相同??拷俅a位置的接觸點因琴碼的支撐,能承受較大的壓力:靠近指板的接觸點因距琴碼較能承受較小的壓力:中間部分則居于二者之間。琴弦振動時,其振幅的寬度是中間寬、兩頭窄。離琴碼較遠的接觸點幅寬大,靠近琴碼的接觸點寬小。由于各接觸的頻率相同而幅寬不同,所以在不同的接觸點上應有不同的運弓速度。但是壓力過大,弓毛壓迫了琴弦,就會起到聲音的破裂,容易發(fā)出嘶啞平直的聲音:若運弓速度過快,琴弦上一掠而過,聲音就會顯得輕浮而虛飄無力。使弓壓、弓速與接觸點三者之間的配置協(xié)調一致。
琴碼較近的接觸點,因幅寬較小,所以運弓速度不過快:靠近指板的接觸點幅寬最大,運弓速度不能慢:中間部分則居于二者之間。
根據(jù)上述情況,可推導出如下的結論:弓速與弓成正比。即:弓速愈快,壓力愈大,音量愈強:弓速慢,壓力愈小,音量愈弱。也就是說,弓速快必須力大,否則就不能使琴弦充分振動,會發(fā)出輕浮虛飄的聲音。
反之,弓速慢必須壓力小,否則同樣不能琴弦充分振動,會發(fā)出僵硬破裂的聲音。
四、正確協(xié)調手指間的力
姿勢正確,手臂的自然重量就能充分分布在手的各個部分,從演奏各種弓法至轉變演奏很強的力度,關鍵是換弓,接近弓根處發(fā)出的聲音很響,從第一指和第二指轉移到第三指、第四指上,這樣交替轉換手指的力量,可使力量分配均勻,產(chǎn)生出完美的連貫樂音,而避免刮擦聲或樂音的停頓或減弱。要保持手指之間均勻的距離。自然彎曲著的右手拇指可以使手像帽子一樣適應地把弓子“蓋住”并把它攏在手掌里當拉到弓根處時食指托住弓子防止它滑向琴碼。中指和拇指所形成的環(huán)狀,便于弓桿的轉動。
同時加強小指與其他手指合作的能力,因為小指動作對弓子的運行影響最大,而且小指和食指的抗作為對于在mp、p、mpp、pp、ppp等力度和f力時發(fā)出結實的音響是必要的。
大提琴是坐著演奏樂器,因此,它的力量的來源不是靠手臂,而是后部的力量。好比一個人要抱住前面的一棵樹不可直直地將手臂伸出來而身體原地不動,肯定是身向前傾的,這一動作是身體和手臂一同協(xié)作才能成的。所以說力量是由后腰部至臂膀,由臂膀至肘,由肘到腕、由腕至指、由指到弓,由弓而弓毛,由弓作用于琴弦,這種全身的力量好比電流一樣暢通阻,充分使用人體力學做到演奏動作科學、合理、自然。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大提琴演奏如何才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呢?很多人認為,決定大提琴音色優(yōu)劣的關鍵是右手的運弓,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右手是大提琴發(fā)音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