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沈陽理工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遼寧沈陽 110159)
個性心理語言學(xué)和社會心理語言學(xué)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一個言語行為的生成都起源于說話人的表述動機,即用語言表達特定思想的需要。言語的表達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表述思想,表達愿望,表達感情,表達喜怒哀樂情緒,承諾義務(wù)及宣布結(jié)論等等。非規(guī)約隱含否定言語行為作為一種語用策略,它的產(chǎn)生不是無緣無故的,與說話人的表述動機和人的心理需要有密切的關(guān)系。非規(guī)約隱含否定言語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四個:1)顧及面子需要;2)自我保護需要;3)增加美感需要;4)表達情感需要。
面子的社會學(xué)和社會語言學(xué)定義是“交際事件中參與者所相互給予的、相互協(xié)同的公共形象”(顧日國1992:37-42)。要面子是人類的本性之一,所有民族中都或重或輕程度地存在著。在言語交際中,人們也常常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顧及面子的行為,說話雙方總是盡量注意彼此的面子,給自己保面子,給對方留面子,使雙方都不丟面子。Brown對禮貌與面子問題進行了專門的探討。從分析人類的面子觀著手,他指出禮貌性的語用策略實際上是維護說話雙方面子的一種重要手段,并認為面子可以分為兩種: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積極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肯定和欣賞,消極面子是指不希望別人干涉自己的自由。他同時也認為,很多語言行為本質(zhì)上是威脅面子的,運用禮貌策略就是為了減小某些言語行為給交際雙方面子帶來的威脅影響。出于顧及面子考慮,言語交際雙方通常都使用婉轉(zhuǎn)含蓄的方式來表情達意。
否定是與贊同、肯定、欣賞相對立的概念,從本質(zhì)上來說,它是一種威脅積極面子的行為,為了減輕它對交際者面子的損害,人們常常采取間接委婉的方式來表達這一內(nèi)容。正因為面子能夠滿足人的尊重心理需要,符合人們表情達意的心理活動機,因此,我們說面子是人們使用間接的隱含的言語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
(1)小毛:老師,你喜歡李宇春的《錦繡》嗎?
化學(xué)老師:李宇春?誰呀?織布的?
小毛:她是超級女生,老師?。ā冻砷L的煩惱》)
化學(xué)老師是位50多歲的女教師,小毛沒有對老師的話語進行直接否定的原因是顧及老師的面子。
人與生俱來就有尋求安全和自我保護的需要,反應(yīng)在言語行為上,當遇到矛盾和沖突的時候,會采取一些保護自我的策略。非規(guī)約隱含否定與實際情景有一定的反差,同時具有模糊性,這種非直截了當?shù)姆穸ㄐ袨?,可使說話人處于有利地位,具有保護說話人的功能,是一種語用策略(Богданов 1990:88)。如果聽話人對說話人的話語意義一旦提出質(zhì)疑和指責時,說話人就能夠通過這種非規(guī)約隱含否定行為來反駁和否認自己的話語具有被指責的交際意圖,因為非規(guī)約隱含否定其肯定的字面意義具有保護作用,同時作為間接表達手段使話語具有模糊性和潛在可否定認性。因為非規(guī)約隱含否定話語意義具有模糊性,有利于隱性表達因直接表達而可能被反對的觀點或內(nèi)容,即使有爭議的被對方注意到,說話人也可以否定自己的隱含意圖,從而避免受到對方反駁。說話人,尤其是弱勢群體,使用間接言語策略能夠更好地保護人自身。如:
(2)Жена:Дорогой, смотри, моя новая причёска, как тебе нравится? красиво,да?(親愛的,看我的新發(fā)型,你覺得怎么樣,漂亮吧?)
Муж:Я думал,что бабушка Людмира пришла.(我以為是柳德米拉奶奶來了呢?。ā锭钵濮悃悃堙讧?анекдоты》)
這個言語片斷中的丈夫是家里的“弱勢群體”,怕老婆,在家里妻子事事都要占上峰,凡事求個理,較個真,容忍不了人家說她不好。本來,他認為妻子的新發(fā)型有些老氣,但又不敢直接說出來,怕妻子反駁他,說他審美能力不行,所以為了保護自己,他只好用了隱含否定的間接語用策略。當然,這里同時還有顧及面子和增加趣味的因素。
情緒指與人的有機生理需要相聯(lián)系的,可以通過增強理智能力和豐富知識等自覺的理性活動加以控制和調(diào)節(jié)的態(tài)度體驗,是人的主體態(tài)度的精神表現(xiàn),是激發(fā)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機(陳玉新:1997:42)。
在言語交際中,直接否定因為信息含量小、簡單不能充分表達出行為主體的心理情緒,而非規(guī)約隱含否定有時卻能彌補這一缺陷,它通過豐富的夸張、反語,比喻等修辭手段可以使言語行為帶上不同的情緒色彩,使話語更有力度,使聽話人獲得更深刻的印象,獲得更加的話語效果,如諷刺、悲傷、生氣、厭惡等等。例如:
(3)Людмира:Ну, ладно, идите на должность, у вас новый, интересный старус, вам следует старательно быть энергичным,чтобы справиться с работой.(好了,算了吧,上任去吧,您有了一個有意思的新職務(wù),您得下功夫,集中精力,才能勝任,您已經(jīng)得到了您所需要的東西。)
Новосельцев:У меня ещё билет на цирк! Пойдём на цирк!(還有馬戲呢!咱倆看馬戲去吧!)
Людмира:У меня в жизни цирков хватает.(生活中的馬戲夠我看的了?。?/p>
例(3)中的對話是蘇聯(lián)電影《辦公室的故事》中的經(jīng)典片段,話語片斷的背景是新調(diào)來的副手 Юрь向 Людмира說了Новосельцев的壞話,說他是為了被提拔為輕工業(yè)部的處長而刻意追求 Людмира,向她討好賣乖獻殷勤,Людмира很是生氣和失望。因此,當 Новосельцев邀請她去看馬戲的時候她的答語不僅僅是表達一種隱含的表達意義,而且充滿了諷刺和厭惡的色彩。
美感是對事物的美的體驗,它同人的審美需要的滿足相聯(lián)系,如愉悅感、和諧感、韻律感、形態(tài)感、色彩感等等,與人的一定原則和標準、一定的社會要求相聯(lián)系而產(chǎn)生,而這些原則、標準也都不同程度地包含著對主體客體以及它們之間的社會關(guān)系的感知和認識,美感能夠直接通過自覺的理性途徑,上升為觀念形態(tài)的審美理想和能力"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構(gòu)成社會上層建筑的一個精神因素,健康的、積極的和高尚的美感,為人們提供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活力,能夠激勵人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和大膽?yīng)殑?chuàng),能夠促進人們之間的思想和意志交流,達到增進團結(jié)和諧的效果追求美感是人的自我表現(xiàn)需要,屬于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非規(guī)約隱含否定言語行為在語言規(guī)范的范圍內(nèi),采用詞語手段、句法手段、修辭手段和語用手段追求言語的新穎別致、詼諧幽默、委婉含蓄,以達幽默、文雅和高品位的審美境界,比直接否定更能增加語言的美感(Levinson 1978:46)。
(4)Студзинский:Тоже за граниу вместе с детьми.(我和孩子們一起出國?。?/p>
Мышлаевский:Нужны вы там, как пушке третье колесо.(你在那兒像大炮的第三個輪子一樣被需要。)(《Поцелуй,не для прессы》)
(5)華妃:這牡丹花開的真是好啊,只是粉紅一色終究是姿色,登不得大雅之堂,還不如這芍藥,雖非花王,卻是嫣紅奪目,這才是大方的正紅色呢!
甄嬛:皇后娘娘,請容臣妾念首詩。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甄嬛傳》)
例(4)中 Мышлаевский 的話語用一個比喻的方式表達了自已對 Студзинский 的決定的不贊成,認為他是多此一舉,孩子們在國外自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去了只是添亂而已;例(5)中甄嬛的隱含否定表達更是極具詩意效果,即否定和反駁了“華妃諷刺皇后不如她這個妾室的”的不敂之辭,又失文雅大方得體,使語言增加了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