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梅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高峰畜牧獸醫(yī)站,743000)
近年來我國養(yǎng)豬行業(yè)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并且朝著規(guī)?;a業(yè)化的方向不斷進行發(fā)展,但是在生豬養(yǎng)殖過程中還會受到非洲豬瘟等疫病的影響,如果未做好相關防控措施,則會直接威脅到生豬養(yǎng)殖效益,本文主要就中醫(yī)藥的角度出發(fā),來對非洲豬瘟的防控措施進行探究分析。
非洲豬瘟簡稱ASF,是被非洲豬瘟病毒所感染的一種急性、出血性以及烈性傳染性,并且被我國列為一級動物疫病。非洲豬瘟有著發(fā)病過程短、急性、感染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征,臨床表現(xiàn)包含有發(fā)熱、心跳加快以及呼吸困難等,生豬在發(fā)病之后的體溫會達到40~42℃,在眼鼻等部位有著粘液性膿性分泌物,皮膚發(fā)紺。
非洲豬瘟病毒作為非洲豬瘟科病毒屬的重要成員,特征類似于虹彩病毒科以及痘病毒科,也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種蟲煤DNA 病毒,并且有著非常龐大跟復雜的基因組。在生豬體內的非洲豬瘟病毒可以在幾種類型的細胞漿中進行復制,并能夠在低溫暗室中的血液中生存6年之久,生存能力非常強。但是在經過加熱之后可以直接破壞該病毒,而且許多溶質劑以及消毒劑也能夠對該病毒起到良好的破壞效果。
非洲豬瘟的易感動物包含有家豬以及野豬等,并且有著接觸感染以及間接接觸兩種模式來進行傳播。其中直接接觸有飼喂帶毒飼料以及與感染豬進行接觸等等。間接傳播則是蚊子叮咬等等傳播途徑。此外在病豬的精液、生豬的運輸車輛以及其它被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的污染物均有可能成為該疫病的傳染源,對于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也就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
非洲豬瘟主要是因為非洲豬瘟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病因是外感病原微生物,各種類型以及生長階段的豬均有可能感染該疾病。在中醫(yī)理論中認為,非洲豬瘟的病原可以作為侵入機體的六淫邪氣,與中醫(yī)藥溫病學中的癘氣病因保持一致,還有這致病性強以及傳染性強的應用特點。非洲豬瘟的典型癥狀半酣有精神沉郁、高熱、食欲廢絕、呼吸困難以及咳嗽嘔吐等等,結合中醫(yī)的瘟病理論,可以將非洲豬溫病情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①病邪侵犯肌表,這是溫病的初期階段,臨床癥狀包含有打顫、扎堆、乍毛、發(fā)熱等,②邪氣入里、由衛(wèi)入氣。該階段的病情進一步加重,對于病豬肺腑造成一定的損害。③邪氣內陷,在該階段溫病已經進一步加重,對于生豬的心、肺、脾均造成了嚴重的損害。④邪氣內陷,這是溫病發(fā)展的最后階段,病豬有皮膚干癟、斑疹透露色紫黑等臨床癥狀,該階段的死亡率也相對較高。
①參芪粉。參芪粉是由黃芪跟黨參所組成的,其中黃芪跟黨參能夠起到良好的健脾養(yǎng)肺、補氣升陽的效果,對于生豬的氣血能夠起到良好的優(yōu)化效果,還可以穩(wěn)固先天之本,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在非洲豬瘟的防控過程中通過參芪粉的應用,可以促進生豬機體免疫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促進生豬的抗病能力得以提高,從而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侵的功效,達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②雙黃連可溶性粉。該中藥制劑是由金銀花、黃芪、連翹所組成的,其中金銀花為君藥,有著甘寒疏散、清肺解熱的效果。黃芪苦寒,能夠清肺火,連翹苦微寒、有著清熱解毒效果,為臣藥。三藥合用之后能夠清熱解毒、辛涼解表。對于溫病范疇內的疫病可以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在非洲豬瘟防控過程中采用雙黃連可溶性粉,能夠對非洲豬瘟的發(fā)展進行有效防控,達到標本兼顧的效果。
③金葉清溫散。該中藥制劑中包含有金銀花、大青葉以及板藍根等十六位中草藥構成,其中金銀花解肺經熱邪,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為君藥,板藍根、蒲公英、紫花地丁、連翹、赤芍清熱解毒,乳香行氣散瘀,柴胡疏散風邪。諸藥合用,能夠起到良好的清瘟敗毒、涼血消斑的效果。非洲豬瘟作為一種瘟毒入血的疾病,通過金葉清瘟散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并能夠有效避免病豬病情進一步發(fā)展。
在傳統(tǒng)中醫(yī)藥理論中將非洲豬瘟病毒視為癘氣,可以通過清熱解毒、補中益氣以及芳香化濕等方法進行防控。近年來我國的豬瘟疫病還未有良好的防控手段,因此各養(yǎng)殖人員還可以借助于中醫(yī)藥手段來進行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通過中醫(yī)藥關于傳染病的治療經驗,也能夠推動非洲豬瘟的防控進程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