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軍,董生健
(1.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省臨洮農(nóng)業(yè)學校,甘肅 臨洮 730500)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狹葉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狀不同,又分為北柴胡和南柴胡;北柴胡廣泛分布與我國北方地區(qū),近年來,在定西廣泛種植,年種植面積達25萬畝左右。目前生產(chǎn)上采用春季種植;春季種植生長期短,產(chǎn)量低,多數(shù)二年采挖,第二年有抽薹開花,導致柴胡品種降低。為此,我們采用秋季種植,既解決了產(chǎn)量低的問題,又解決了品種差的問題。經(jīng)過幾年探索,經(jīng)濟效益非??捎^。
一年生植株除個別情況均不抽莖,只有基生葉,10月中旬逐漸枯萎進入越冬休眠期。第2年全部開花、結實,從開花到種子成熟需要45~55天,成株年生長期185~200天,種子有生理后熟現(xiàn)象,層積處理能促進后熟,但干燥情況下,經(jīng)4~5個月也能完成后熟過程。發(fā)芽適溫為20℃,發(fā)芽率可達60%。
柴胡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宜選干燥山坡,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
柴胡具廣泛的適應性,多生于海拔600~2200米闊葉林下、林緣、灌叢、林間草地和草原。年均氣溫為6.3~19.7℃,10℃積溫1430~4960℃。年降水量330~125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50%~80%,土壤以黃棕壤、褐土、栗鈣土為主。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和華中各地。甘肅慶陽、平?jīng)?、天水、隴南、定西等地分布。
3.1.1 選地 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前3年內(nèi)未種植傘形科植物的農(nóng)田。
3.1.2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耕翻,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農(nóng)家肥3000~35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100公斤;深度25~30厘米。
3.2.1 品種選擇 品種為適宜當?shù)赝寥罋夂驐l件的優(yōu)良品種隴柴1號。
3.2.2 種子處理 播種時將待種的種子置于陽光下曬1~2天,再將種子拌入50公斤細沙中。堆放10天即可。
3.2.3 播種時間 8月下旬至9月上旬。
3.2.4 播種量 每畝播種4~5公斤。
3.2.5 播種方法 直播,用鋤開3厘米深,寬20厘米的淺溝,行距25厘米;撒入種子,播完耙耱,覆1~2厘米麥草,以遮陰保墑,大約25天即可出苗,土壤封凍前以2葉1心為好。黑色全膜穴播,用100~150厘米寬的地膜,直接覆在整平的地面上,用土壓住地膜的兩側,在地膜上打孔眼,孔眼深0.6厘米,穴距4~5厘米,行距10厘米,將大約15粒種子均勻撒入穴內(nèi),用0.2~0.3厘米厚濕土蓋住種子,用0.2~0.3厘米細沙封口。
3.3.1 松土除草 秋播10月初出苗。柴胡在幼苗期長勢弱,應及時清除雜草。
3.3.2 施肥 用1%過磷酸鈣溶液進行根外施肥,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xù)2~3次,可提高產(chǎn)量,不要過多施用氮肥。
3.3.3 除薹摘蕾 柴胡地上部分生長旺盛,1年生植株有半數(shù)要抽薹開花,2年生的均能抽薹開花,花期可持續(xù)40~50天。為了促進根的生長,應及時摘除新長出的花蕾和花薹。
3.3.4 灌溉和排水 幼苗期要適當淋水,保持濕潤。
3.4.1 根腐病 主要出現(xiàn)在2年生植株上。初期感染在根的上部,病斑灰褐色,根全部或大部腐爛,地上部分枯死。選擇前茬為糧食作物的土地種植,使用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
3.4.2 蚜蟲 多在5~7月發(fā)生,為害柴胡上部嫩梢和生長點,影響花期生長??刹捎?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每周噴1次,連續(xù)2~3次。
3.4.3 地下害蟲 主要包括螻蛄、蠐螬、金針蟲等,為害根部,播種時拌入毒餌誘殺。
3.4.4 黃鳳蝶 幼蟲為害葉和花蕾。用青蟲菌300倍液噴霧防治幼蟲。
3.4.5 赤條椿象 成蟲和若蟲吸取枝葉汁液,使植株生長不良。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殺。
4.1.1 采收時間 春、秋二季采收,春季在幼苗剛出土時,或秋季在植株已經(jīng)枯萎后采挖。種植柴胡在生長二年即可采收,拔出柴胡,剪去地上莖,就地晾曬。
4.1.2 采收方式 當柴胡地上部枯黃時,割去莖葉,機械收獲時由拖拉機帶振動篩子為主要部件的收獲機,一次性完成挖掘、收集;人工收獲時將采挖的柴胡抖去泥土。小心輕放,裝入麻袋、編織袋中運回。
除去殘莖、葉,晾曬,不斷用小木棒敲打,抖凈泥土,保留的蘆頭莖干長度不超過1厘米,曬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