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維純,夏波
(吉林省林業(yè)實驗區(qū)國有林保護中心,吉林蛟河132517)
由枯死或凋落的枝葉、球果、苔蘚、雜草等組成。因其組成不同而使燃燒性能不同,例如,枯草、枯死苔蘚易燃,針葉比凋落闊葉易燃,含油脂類闊葉比綠闊葉易燃,上層地被物比下層地被物易燃。
地衣是易燃物,燃點低,引起樹冠火的就是附著在針葉樹冠枝條上的地衣。苔蘚的濕性較強,不易燃,只有天氣連續(xù)干燥才會導致燃燒。但是,生長在枝條或者樹干上的苔蘚,一般燃燒性較高。
草本植物中易燃植物主要有莎草科、禾本科及部分菊科植物,多數是陽性雜草,其植株比較高大,生長又很密集,在枯萎衰死后不易腐爛,但在干旱高熱季節(jié)則非常易燃。不易燃草本植物有酢漿草科、百合科、毛莨科植物等,其一般生長在土地肥沃的陰濕地帶,植株矮小。
喬木中一般針葉樹比闊葉樹易燃,但闊葉樹中的樺木、含油脂類闊葉樹也極易被點燃。灌木中易燃的有榛子、胡枝子等;不易燃的有接骨木、冬青等常綠灌木。森林枯死物指森林里的枯死木、枯立木等,通常都是易燃的。
正在生長的植物含水率高,一般不易燃燒。當可燃物含水率大于30%時,不易燃燒;26%~30%時難燃;11%~25%時可以燃燒;低于10%時十幾秒就能燃燒,且蔓延擴散的速度快,非常容易發(fā)生森林火災。
可燃物的載量如果小于2.5t/hm2時,極難燃燒;如果大于10t/hm2時,就有發(fā)生森林火災的可能性??扇嘉镙d量的多少,取決于凋落物的積累和分解速度,它與植被類型和環(huán)境有關,冬季過后,凋落物明顯增加,可燃物載量增大,進入生長期以后,就會相對減少。
針葉組成的純林極易發(fā)生火災。針闊混交林可以大大降低燃燒物的可燃性。
郁閉度大小直接影響林內燃燒物的數量多少,特別是稀疏的林分林內禾木雜草叢生,燃燒物大大增加。郁閉度高的林分,林下雜草則很少,只有死地被物有所增加。隨著郁閉度的增加,林內光線減弱,溫度低,濕度大、蒸發(fā)小,不易燃燒。因此,郁閉度越小,發(fā)生火災的可能性越大。增加林分密度可以提高林分的抗火性,如樹冠火的發(fā)生,多在郁閉度0.6~0.7的林分,郁閉度越高的林分,越不易發(fā)生樹冠火。
制定一些積極支持政策鼓勵林農發(fā)展林下經濟,利用林下資源開展產業(yè)創(chuàng)收,可探索“林禽結合模式”“林藥結合模式”“林菜結合模式”“林菌結合模式”等,通過養(yǎng)殖蚯蚓可以促進凋落物的分解,增加林地的養(yǎng)分;通過種植木耳、蘑菇等可以分解可燃物中的纖維素,降低林地可燃物的燃燒性。
利用營林撫育方式來減少森林可燃物發(fā)生火災的可能性。
疏伐:森林結構密度和林內光照強度都對森林可燃物的燃燒有很大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林火烈度和林火的生態(tài)效應。通過疏伐可以改變森林林分結構,改變林分郁閉度,減少林冠火的發(fā)生。
林分改造:根據“近自然林”的理論對森林適時地進行林分改造,降低發(fā)生森林火災的可能性。將不易燃的闊葉林更新進易燃的針葉林中,營造成混交林。對于天然更新的柞樹、水曲柳、黃菠蘿等抗火性能非常強的樹種給予重點保護,通過這些樹種來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能力。
計劃燒除又稱為規(guī)定火燒,就是制定預定方案,在人為的控制下,有計劃地在指定地點或地段上,為達到某種經營目的而對森林可燃物進行的火燒。計劃燒除方法不是簡單的焚燒森林可燃物,而是必須制定燒除方案,做好各項管理措施,在林內、林緣進行科學、有序、合理的計劃燒除。通過燒除可燃物,有效減少森林火源,減輕對森林火源的管理壓力。
機械處理就是利用機械對可燃物進行粉碎并加以清理。利用機械進行粉碎的可燃物有灌木、地表覆蓋物、胸徑≤2.5cm的小喬木,通常是一些地被物分解速度較慢的地區(qū)采取此種方法。通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變這些可燃物垂直分布的連續(xù)性,很大程度地減弱林火在垂直方向上的蔓延。對于粉碎物的處理,按其理化性質采取將粉碎物清除掉或是將粉碎物平鋪覆蓋在林地上兩種方式。
森林可燃物是林火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只要不斷總結經驗,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管理和調控,制定、改進、創(chuàng)新出有效的調控措施,就會把森林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從而保護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健康與森林持續(xù)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