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泰, 姚春虹,慕廷民,張東亞,韓曉芳
延安大學咸陽醫(yī)院(咸陽 712000)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多見于中老年人,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病死率,病情發(fā)展極快,已經(jīng)成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1]。據(jù)報道,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及發(fā)展與同型半胱氨酸(Hcy)、纖維蛋白原(FIB)具有緊密關系[2]。其中,Hcy對炎性因子具有直接影響,可導致炎性因子釋放量增加,對凝血系統(tǒng)及血小板產(chǎn)生影響,增加腦梗死發(fā)生風險[3]。為探究急性腦梗死患者炎癥因子腫瘤壞死因子-a(TNF-α)、白介素-6(IL-6)與Hcy、FIB的相關性,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急性腦梗死患者150例及同期健康體檢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作為病例組及對照組,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急性腦梗死患者150例及同期健康體檢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作為病例組及對照組,F(xiàn)IB、Hcy、炎性因子分別利用免疫比濁法、循環(huán)酶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通過Pearson分析炎癥因子TNF-α、IL-6與Hcy、FIB的相關性。病例組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齡均值(65.49±4.53)歲。對照組男性85例,女性65例;年齡均值(65.88±4.28)歲。兩組年齡及性別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例組患者入院后給予影像學檢查(比如MRI、CT)明確病灶面積,依據(jù)梗死面積分為不同亞組,將病例組分為大面積組(n=56)、中面積組(n=44)、小面積組(n=50)。病例組納入標準:全部入選病例都通過倫理學會審核,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都與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1995年)中相關內(nèi)容符合[4-5]。對照組納入標準:全部研究對象均身體健康,而且健康體檢各項指標無異常,均不存在其他疾病。排除標準:急性感染、自身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等疾??;近期使用過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雌激素等藥物。
2 治療方法
2.1 采集血液標本:全部入選研究對象均是清晨抽取5 ml靜脈血,空腹。其中2 ml血液添加肝素進行抗凝,混合搖晃均勻,給予低溫離心獲取血漿,然后將其置于冰箱中待檢測。其余3 ml血液不給予抗凝劑,將其放置于干凈食管中,分離血清后,然后將其置于冰箱中待檢測[6]。FIB、Hcy、炎性因子分別利用免疫比濁法、循環(huán)酶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
2.2 FIB、血漿Hcy:FIB、Hcy分別利用免疫比濁法、循環(huán)酶法檢測。其中,Hcy采用奧林巴斯AU2700(德國)全自動生化分析;FIB利用CA-550 全自動血液凝固分析儀進行檢測,嚴格按照儀器使用說明及試劑進行檢測操作[7]。
2.3 炎性因子:包括TNFα、IL-6。取出3 ml,離心30 min(3000 r/min),利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TNF-α、IL-6水平[8-9]。
3 觀察指標 對比病例組及對照組炎性因子及FIB、Hcy; 對比不同梗死面積組的炎性因子及FIB、Hcy[10]; 觀察炎性因子及FIB、Hcy相關性。
1 病例組及對照組炎性因子及FIB、Hcy比較 病例組炎性因子及FIB、Hcy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病例組FIB(3.89±1.06)g/L顯著高于對照組(2.96±0.85)g/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病例組及對照組炎性因子及FIB、Hcy比較
2 不同梗死面積組的炎性因子及FIB、Hcy比較 大面積組及中面積組炎性因子及FIB、Hcy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且大面積組炎性因子及FIB、Hcy均顯著高于中面積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不同梗死面積組的炎性因子及FIB、Hcy比較
3 觀察炎性因子及FIB、Hcy相關性 腦梗死患者炎性因子TNF-α與FIB、Hcy均呈顯著正相關(r=0.436,P=0.00;r=0.521,P=0.001);IL-6與FIB、Hcy均呈顯著正相關(r=0.382,P=0.002;r=0.394,P=0.003)。
4 陽性率對比 TNF-α陽性率為70.00%(105/150),F(xiàn)IB陽性率為65.33%(98/150),Hcy陽性率為64.67%(97/150),IL-6陽性率為67.33%(101/150),聯(lián)合四個指標的陽性率為97.33%(146/150),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據(jù)報道,腦梗死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而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炎癥反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內(nèi)皮細胞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11]。另外,血漿Hcy水平升高可導致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惡化,加快靜脈血栓形成,進而造成心腦血管疾病。其中,Hcy對炎性因子具有直接影響,可導致炎性因子釋放量增加,對凝血系統(tǒng)及血小板產(chǎn)生影響,增加腦梗死發(fā)生風險。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急性腦梗死患者炎癥因子TNF-α、IL-6與Hcy、FIB的相關性。其中,F(xiàn)IB是由肝細胞合成的蛋白質之一,對機體凝血功能產(chǎn)生直接影響,而且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升高,則提示可能機體發(fā)生創(chuàng)傷、感染等。該指標是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的因子之一,在心腦血管疾病病情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12]。主要作用體現(xiàn)兩方面,一是血漿FIB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全過程,可導致內(nèi)皮細胞發(fā)生變化,逐漸遷移,甚至性質發(fā)生變化。部分患者可能導致平滑肌細胞出現(xiàn)增生及肥大情況。二是血漿FIB是血液凝固系統(tǒng)的重要因子,而且對血小板聚集產(chǎn)生作用影響。該指標水平高低對于局部血栓形成產(chǎn)生直接影響。血漿FIB水平高者,斑塊破裂的發(fā)生率也明顯升高。這在本次中得到證實,病例組本次研究中,病例組FIB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具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大面積組及中面積組FIB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來自于食物中的蛋氨酸。據(jù)報道,動脈粥樣硬化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密切相關,血漿Hcy增高,可致動靜脈血栓形成,是腦梗死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3]。這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證實,病例組病例組組血清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具有顯著差異。另外,高Hcy 血癥可能參與炎性反應過程,促進了多種炎癥因子的釋放[14-17]。白介素-6通過細胞免疫功能及體液對組織損傷、炎癥等方面產(chǎn)生影響,是炎癥免疫反應的重要介質。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過程中血管內(nèi)皮的損傷可使TNF-α釋放增加, TNF-α又促進I L-6 的釋放增加,二者協(xié)同可刺激輔助性T 細胞增加,抑制性T 細胞減少,使相關抗體大量產(chǎn)生??梢?,各個指標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這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證實,病例組炎性因子及FIB、Hcy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腦梗死患者炎性因子TNF-α與FIB、Hcy均呈顯著正相關;IL-6與FIB、Hcy均呈顯著正相關。聯(lián)合四個指標的陽性率為97.33%(146/150),顯著高于單一指標檢測陽性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TNF-α、IL-6與Hcy、FIB均具有正相關性,能夠反映病情嚴重程度,四個指標聯(lián)合診斷急性腦梗死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