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昌鵬 顏曰紅 沈文英 龔 芬
(浙江省玉環(huán)市農業(yè)農村和水利局 317600)
甘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飼料和工業(yè)原料作物,具有分布廣、適應性強、抗逆性強、產(chǎn)量高、綜合利用價值高等特點[1]?!罢闶?55”是由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培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種,具有優(yōu)質、高產(chǎn)、多用途等優(yōu)點,浙江省玉環(huán)市于2017年開始引進試種,兩年的試種結果表明,“浙薯255”的抗病性好、產(chǎn)量高、口感較符合玉環(huán)市居民喜好,且具有食用鮮薯、薯脯加工和淀粉加工三大用途,推廣應用前景較好。為促進“浙薯255”在玉環(huán)市的進一步推廣種植,筆者擬對其種植表現(xiàn)及主要栽培技術總結介紹如下。
玉環(huán)市2017年選擇了5個甘薯品種參加試種,結果表明,“浙薯255”的每667 m2產(chǎn)量達2 603 kg,比參試甘薯品種的平均產(chǎn)量高24.72%,居第2位;2018年選擇了6個甘薯品種參加試種,結果表明,“浙薯255”每667 m2產(chǎn)量達2 589 kg,比參試甘薯品種的平均產(chǎn)量高22.52%,居第2位。另外,兩年試種發(fā)現(xiàn),“浙薯255”單薯重最大可達1 721 g。
在抗病性方面,兩年試種結果表明,“浙薯255”的死亡率只有4.7%,遠低于其他品種(其他參試甘薯品種的平均死亡率達42.37%)。
“浙薯255”葉片呈深綠色,葉較大,形狀為心形;莖蔓顏色為綠色,蔓長230 cm左右,屬長蔓品種;單株平均結薯數(shù)3.6個左右,結薯集中;薯塊呈紡錘形,形狀美觀,薯皮和薯肉均為黃紅色,出粉率較高。
“浙薯255”口味甜,薯塊在貯藏前期粗纖維稍多,但貯藏一段時間后,口感會變細膩。另外,“浙薯255” 由于表皮光滑、外形美觀,加工成的薯脯色澤紅潤、透明度好、甜度高,十分暢銷。
“浙薯255”在玉環(huán)市種植,應盡量選擇通氣性好、土壤疏松的地塊,不宜選擇莖線蟲病重發(fā)的地塊。地塊選好后,可通過深翻、高壟,使土壤、水、氣三者協(xié)調,以增進土壤中微生物活動能力、加速肥料分解,從而有利于促進薯苗生長和薯塊膨大。
于3月底開始培育壯苗,一般采用小拱棚+雙層膜或單層地膜覆蓋保溫育苗方式進行育苗。具體措施為:選擇無破損、無病蟲害且皮色鮮亮、表面光潔的薯塊作種薯;選擇朝陽、通風性好、肥力足、便于管理的地塊作苗床,采用復合肥作基肥,將復合肥與床土均勻攪拌后,平整床面,保持畦寬1.2 m、棚高0.16~0.25 m,四周開好排水溝;另外,薯塊要斜著排放,頭尾方向統(tǒng)一,薯塊間的排種距離要控制在3~5 cm;待所有薯塊排好后,再噴施多菌靈500倍液并覆土3 cm,然后搭棚蓋膜;出苗前床溫應控制在28~30 ℃,注意做到床土濕潤;出苗后床溫應控制在25 ℃左右,若膜內溫度超過36℃,要及時通風散熱降溫;移栽前再噴施1次多菌靈500倍液,以防薯苗帶菌移栽;在選擇薯苗時,要用長苗,剪3~4節(jié),根留10 cm左右即可,也可采用“苗旺苗”(即對第一次剪下的小苗進行重新培育,這樣有助于增強其生命力)。
宜根據(jù)薯塊的不同用途來確定“浙薯255”的生育期:(1)用于淀粉加工,最好采用大棚育苗地膜覆蓋的方式培育壯苗,幼苗扦插時間宜稍早,以4月中旬左右為宜,全生育期在190 d以上,以盡量提高其單產(chǎn)和干物率;(2)用于鮮食或加工薯脯,幼苗扦插時間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全生育期一般在130~140 d;(3)用于儲藏繁種,幼苗扦插時間以7月上旬較適宜,全生育期在100 d左右,這是因為通過短時間培育出來的薯種,具有生命力強、易儲藏的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幼苗移栽扦插時,要把握好天氣溫度,以氣溫在20 ℃左右時扦插較適宜。
由于“浙薯255”單個薯塊較大,且每株結薯數(shù)較高(一般可達3~5個),幼苗移栽時要把握好行株距,做到適當稀植,一般行距控制在70~75 cm、株距控制在35~40 cm,每667 m2扦插3 000株左右。
“浙薯255”屬長蔓品種,在施肥方面要注重科學施肥,不能過量施肥,否則易使地上部分生長過旺,進而影響產(chǎn)量。具體為:施好基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欄肥1 000~2 000 kg;生長期間除了要施好有機肥外,還應加施鉀、磷肥,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12~18 kg、鉀肥18~20 kg、磷肥15~20 kg。
具體為:(1)幼苗栽插后要做到及時查苗、補苗,以保證幼苗的高成活率。(2)封壟前進行中耕、除草、培土1~2次,提藤1~2次(收獲前50 d不再提藤),并與土壤一起曬白,以使土壤更加疏松通氣,增強植株抗旱能力。(3)遇干旱時,有條件的地塊要灌水抗旱,灌至濕透畦心即可,切忌大水漫灌,避免造成畦面板結。(4)病蟲害防治。該品種抗病性雖較好,但也要適當注意防治病害。蟲害主要有甘薯小象甲、斜紋夜蛾和地老虎等,為達到無公害生產(chǎn)要求,一般在7月中下旬、薯塊開始形成時,選用樂斯本等對口農藥噴施葉面及莖基部2次進行防治[2]。
留種儲藏的薯塊,要先進行適當風干,一般風干10~15 d。薯塊貯藏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到凍害,同時還需適當少量噴施多菌靈防病。選用經(jīng)儲藏的甘薯進行播種時,要適當推遲播種時間,以提高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