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國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農業(yè)農村局,河北承德068250)
有機蔬菜是指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添加劑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產物等物質的蔬菜。國際蔬菜標準把蔬菜主要分為有機蔬菜和普通蔬菜[1,2]。如今,消費者日漸注重食品安全,有機蔬菜因其生產過程可追溯、銷售過程透明和可持續(xù)環(huán)境生產措施而受到人們青睞,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日本的有機蔬菜普及率高達80%,美國高于85%。2018年我國有機蔬菜種植面積約占全國蔬菜總種植面積的0.3%,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價格高、消費人群較少、購買量低等,生產過程技術要求嚴格也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3,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市場對無公害、有機蔬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有機蔬菜生產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文章分析了有機蔬菜的發(fā)展前景,并針對有機蔬菜普及率低的現(xiàn)狀,從生產技術層面提出了有機蔬菜生產的關鍵技術。
有機蔬菜營養(yǎng)成分、礦物質含量均比普通蔬菜高,而且無農殘,口感佳,常吃有機蔬菜能改善體質。有機蔬菜的營養(yǎng)品質主要指蔬菜中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包括各種維生素、有機酸、礦物質、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以及一些具有抗氧化性的次級代謝產物,如類黃酮含量會成倍增加,該物質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資料顯示,有機蔬菜中抗氧化劑的含量比普通蔬菜高200%,可以降低患癌癥和心臟病的風險[5]。
有機蔬菜是在農作物栽培技術不斷成熟的情況下推廣的一種新型種植模式,蔬菜中的有毒物質,如亞硝酸鹽、農藥殘留等都被嚴格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食用后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并且營養(yǎng)價值較高。有機蔬菜種植講究的是安全、自然的生產方式,可以很好地促進和維持生態(tài)平衡。因為有機蔬菜不施化肥、農藥和催熟劑等,常吃有機蔬菜,可減少吃入有毒污染物的機會,減少患病的機會[6]。如果食用一般的蔬菜,里面含的農藥長期累積在人體,可能會導致肝的病變,而有機蔬菜不含化學肥料和農藥,對人體比較健康、安全。王健等[7]比較分析了有機蔬菜和普通蔬菜的營養(yǎng)品質及亞硝酸鹽含量的差異,結果表明,有機蔬菜各營養(yǎng)品質指標均普遍高于普通蔬菜,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極顯著,亞硝酸鹽含量均顯著低于普通蔬菜,且低于國家限量標準。
國內的有機蔬菜市場總體來說是供低于求,致使部分外國有機蔬菜進入到中國市場。目前美國、日本、德國都在向中國出口有機蔬菜,此外加拿大、澳洲等也有意向中國出口有機蔬菜。進口有機蔬菜要能在中國市場銷售不但要通過出口國當?shù)氐恼J證,還要通過中國的有機蔬菜認證標準,根據(jù)國際慣例還要求出售方提供由有機認證機構出具的銷售證,證明其出售的產品是經過該認證機構認證的,并且在認證的數(shù)量范圍之內[8]。進口有機蔬菜因為要經過多個關卡才能進到國內市場,品質有保證,但價格卻相對較高。本來有機蔬菜就是高端高價產品,外國進口的有機蔬菜由于運輸?shù)拳h(huán)節(jié),成本價會更高,市面上進口的有機蔬菜價格就更加昂貴。因此,我國自己生產的有機蔬菜成本降低,面對巨大的需求市場,經濟效益可觀。
有機蔬菜大部分是出口國外,國內的有機蔬菜市場在2000年才開始啟動。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安全食品需求的日益強烈,國內有機蔬菜不斷地追求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有機蔬菜質量要求很高,生產、加工、運輸環(huán)節(jié)都有嚴格的標準,而且涉及的蔬菜品種和參與的經銷商較少,因此,目前國內有機蔬菜銷售仍只是集中在超市賣場,雖積極向專賣店和餐飲進軍,但只集中在全國少部分發(fā)達地區(qū)。值得注意的是有機蔬菜價格平均比普遍蔬菜高出4~5倍,還不能普遍地走上大眾餐桌。不少業(yè)內人士指出,有機蔬菜是大勢所趨,但尚需時日。
在種植前選好品種是有機蔬菜種植的首要一步。種植有機蔬菜宜選擇病蟲害發(fā)生較輕、生長期較短的作物,如菠菜、胡蘿卜、蘿卜、蒜薹、毛豆、牛蒡、芋等[9]。同時還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選取生長勢、抗逆性、抗病蟲害強的優(yōu)質品種種植。選擇正規(guī)廠家沒有經過化學物質和轉基因的處理的種子,嚴禁使用不正規(guī)的或經過化學物質處理的種子。
生產有機蔬菜,要求土壤無污染。作為生產有機農產品的農田,要遠離有污水、廢氣、廢渣排放的工廠。選擇生產基地事先要采集土樣,送往有關單位化驗,檢查土壤中農藥的殘留量及重金屬含量,如果超標則不宜用作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城區(qū)、礦區(qū)以及工業(yè)區(qū)等污染區(qū)的土壤中砷、鎘、汞、鉛等重金屬含量較高,種植出的蔬菜農殘等嚴重超標。而且地塊最好有一個轉換期,將常規(guī)的地塊轉換為有機場地,一般需2~3年時間,經過轉換后的地塊種植出的蔬菜才能叫有機蔬菜。
2.3.1 合理安排茬口
蔬菜田多年連作會產生連作障礙,重茬連作往往會造成病蟲害的嚴重流行,加劇病蟲害發(fā)生。合理輪作是利用寄主和外寄主植物的交替,切斷專性寄主性病蟲的食物鏈及其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從而防治病蟲。有機蔬菜生產中可進行水旱輪作,這樣會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上改變和打亂病蟲發(fā)生的小氣候規(guī)律,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和危害。
此外,應根據(jù)作物特點及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將作物主要生長期安排在病蟲危害較輕的季節(jié),避開病蟲的危害。
2.3.2 加強田間管理
有機蔬菜的栽培必須嚴格管理,通過播種育苗、合理密植、植株調整等技術后,再提供蔬菜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如光照、溫度、濕度等,才能實現(xiàn)高產和優(yōu)產的目的。生產上要注意推廣滴灌技術,降低空氣濕度,高畦栽培,加強中耕除草,適當降低種植密度,增強通風透光性能,并注意輪作換茬[10,11]。
2.3.3 加強病蟲害防治
有機蔬菜病蟲害的農業(yè)防治方法有很多,如選擇合適的地塊,封閉管理,與其他地方要有安全隔離區(qū)或者緩沖帶,作業(yè)工具專用等,以防蟲卵病菌進入到有機蔬菜地塊。優(yōu)先選擇嫁接技術進行土傳病害的防治,合理布局蔬菜作物,能夠有效防治病蟲害。
有機蔬菜的物理防治方法常用的有防蟲網(wǎng)、粘蟲板、捕殺燈、性誘捕劑、利用天敵等。防蟲網(wǎng)主要用于夏秋季小白菜、菜心、夏蘿卜、甘藍、花菜以及茄果類、瓜類、豆類等蔬菜的育苗和栽培,可提高出苗率、成苗率和秧苗質量[12]。利用天敵也可以防治病蟲害,可利用的天敵主要有赤眼蜂、麗蚜小蜂、蜘蛛、食蚜癭蚊、食蚜蠅、草蛉、瓢蟲等。防治蔬菜的菜青蟲可以在害蟲卵初盛期,每667 m2地放1~3萬頭赤眼蜂,隔2 d放一次,連續(xù)放3~6次,可以有效控制為害。粉虱、蚜蟲、葉螨等害蟲的天敵有食蚜癭蚊、小花椿等。
此外,有機蔬菜生產中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有機蔬菜并不是不能使用農藥,而是不能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可以使用植物源農藥和礦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易降解,不會殘留在植物體內,對人畜無污染、無危害。常見的植物源農藥有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植物激素、苦參堿、茴蒿素、印楝素等,如印楝素對昆蟲具有很強的胃毒、觸殺、拒食、抑制害蟲生長發(fā)育、驅避、抑制害蟲呼吸、抑制昆蟲激素分泌、降低昆蟲生育能力等多種作用??鄥A是天然植物性農藥,對人畜低毒,是廣譜殺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對一些作物上的黏蟲、菜青蟲、蚜蟲、紅蜘蛛有明顯的防治效果[13]。
有機蔬菜和其他蔬菜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施肥不同,普通蔬菜為了降低種植成本,通常使用價格較為便宜的化肥。而有機蔬菜不能使用這些化肥類的化學物質,其肥料主要來源于動物的糞便、植物制肥以及多種礦物質粉等,還有其他經過認證的有機肥。施肥時要注意均衡搭配,以施足基肥為主,追施為輔。施用充分腐熟的各種無污染的有機肥料,如人畜糞便、植物莖葉、豆科綠肥、草木灰、豆餅、蓖麻餅等。經發(fā)酵腐熟,作基肥或追肥。有機蔬菜生產允許使用有機肥料(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和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和餅肥等,通過有機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和氯化鈣等物質)。
2.4.1 施足基肥
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植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肥與植物肥的比例以1:1為宜。將施肥總量的80%用作底肥,結合整地將肥料均勻混入耕作層內,以利根系吸收。結合整地施腐熟廄肥或生物堆肥45~75 t/hm2,有條件的可使用有機復合肥作種肥,使用量為1 500 kg/hm2。方法是在移栽或播種前,先開溝或穴,將肥料放入后填土,再種植或播種,施肥深度以5~10 cm為宜。
2.4.2 巧施追肥
結合澆水、培土等進行土壤追肥,主要是使用人糞尿及生物肥等。也可進行葉面施肥,在生長期選取生物有機葉面肥,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對于種植密度大、根系淺的蔬菜可采用鋪肥追肥方式,當蔬菜長至3~4葉時,將經過晾干制細的肥料均勻撒到菜地內,并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距較大、根系較集中的蔬菜,可開溝條施追肥;對于種植行株距大的蔬菜,可采用開穴追肥方式。注意施肥時應根據(jù)肥料特點及不同的土壤性質、不同的蔬菜種類和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期靈活搭配,科學施用,才能有效培肥土壤,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