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急性腦梗死是指由于腦部供血在一段時間內突然中斷導致腦組織壞死的一種疾病,最常見的原因有大腦動脈粥樣硬化和心源性,小血管病等,患者表現通常比較嚴重,對于此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難度。為探究氯吡格雷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本次選取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本次所研究的方式方法和結果做詳細報告,為今后的醫(yī)療工作提供臨床參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于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2月30日收治的9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對照組:年齡54~82歲,平均年齡(67.64±7.05)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 0.8~18.0 h,平均時間 (3.64±4.79)h;其中男25例,女20例。實驗組:年齡54~82歲,平均年齡(67.83±7.34)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0.5~17.0 h,平均時間(3.82±4.40)h;其中男24例,女21例。兩組患者年齡、發(fā)病至就診時間、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本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表現為語言能力差,吐字不清,飲食水嗆咳,頭暈甚至半身活動不靈與麻木等癥狀。②患者除急性腦梗死外無其他腦部疾病。③患者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簽署同意書,自愿入組。排除標準:①患者為既往腦梗死患者;②患者患有精神或感知障礙,對研究不知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并聯(lián)合氯吡格雷,具體方式如下:調整患者血壓、保持呼吸道通暢、補充營養(yǎng)、預防代謝紊亂、適當給予抗生素、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溶栓治療,與此同時給予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國藥準字 J20130083)治療,口服 75 mg/(d·次 ),連續(xù)服用 2個月。實驗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氯吡格雷聯(lián)合前列地爾進行治療,具體方式如下:常規(guī)治療和氯吡格雷治療與對照組完全相同,與此同時給予患者前列地爾(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80024),20 μg 前列地爾聯(lián)合 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2周,氯吡格雷繼續(xù)治療至2個月。注意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禁止使用其他抗血栓藥物,并對其原發(fā)疾病進行必要的控制和治療。對患者進行如下護理:保持病房的安靜和清潔,定期開窗通風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心理上的需求,幫助患者樹立信心面對疾病的治療。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具體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如下。顯效:經過2個月治療后患者癥狀消失、功能正常、預后良好;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癥狀減輕、功能恢復、預后良好;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癥狀和功能無明顯的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實驗組患者中,經過治療后顯效24例、有效14例、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4.44%;對照組患者中,經過治療后顯效14例、有效15例、無效1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4.44%;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 實驗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皮疹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44%;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皮疹3例、腹瀉4例、鼻黏膜出血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78%;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其中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率較高,急性腦梗死患者通常表現為頭暈、頭痛、惡心、言語笨,飲食水嗆咳,耳鳴等,嚴重者出現偏癱、失語、神志不清癥狀,此病起病急、發(fā)病迅速,所以一經診斷應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1]。氯吡格雷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抗栓藥物,屬于血小板抑制劑,通過抑制血小板凝集達到抑制血栓的作用,在原則上認為氯吡格雷能夠起到抗栓作用[2],應用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但臨床上單一氯吡格雷治療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3]。前列地爾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有研究顯示前列地爾具有一定的靶向性[4],能夠準確的作用于痙攣的血管[5],急性腦梗死患者應用前列地爾后能夠使環(huán)磷酸腺苷(cAMP)水平升高,血栓素減少,能夠顯著抑制血栓的形成[6]。所以在臨床上傾向于前列地爾與氯吡格雷聯(lián)合應用治療急性腦梗死[7-10]。為探究氯吡格雷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選取90例患者進行上述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氯吡格雷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的實驗組患者中,經過治療后顯效24例、有效14例、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4.44%;采用氯吡格雷治療的對照組患者中,經過治療后顯效14例、有效15例、無效1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4.44%;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皮疹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44%;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皮疹3例、腹瀉4例、鼻黏膜出血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78%;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氯吡格雷與前列地爾二者聯(lián)合治療效果較好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證明了前列地爾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的優(yōu)越性。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腦梗死采用氯吡格雷聯(lián)合前列地爾進行治療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幾率,相比較傳統(tǒng)治療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值得推廣和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