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敏 呂燕 四川旅游學院
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彰顯著該民族的歷史文化發(fā)展背景,體現(xiàn)著本民族的生活習性。因此,不同的民族,在餐桌禮儀方面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發(fā)展特點。而通過對比中法年輕人烹飪進餐習慣,不僅可以體現(xiàn)出兩國在社會生產(chǎn)以及生活方式的差異性,而且能反映出兩國在文化價值觀和社會心理思維方式發(fā)展的不同點,這樣就能為中西方文化的良好溝通與交流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因此,我們就可從了解中法兩國進餐習慣出發(fā),尊重兩國的飲食文化,確保實現(xiàn)兩國文化的和諧溝通與交流。
中國人的進餐方式-共食制。中國飲食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不僅維持著人們的基本生存,而且還滿足著人們的精神需求。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的飲用質(zhì)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請客吃飯作為中國常用來表達友好的一種方式,在飲食的過程中避免不了食用同一鍋米飯。而此時飲食習慣和飲食禮儀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受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影響,在中國無論是家宴還是正式的宴席,都要求人們圍坐而共食,且每雙筷子都去夾同一道菜,否則無法彰顯請客吃飯和家人吃飯的意義和價值。在就餐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增強家人的溝通與交流,而且還能增進人際關(guān)系。因此,在中國,餐桌文化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文化,餐桌交流更形成了一個微小的社會,彰顯著中國人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百態(tài)。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共食制也逐漸成為了中國人的進餐方式,體現(xiàn)著中國人熱情好客的特點和獨具一格的飲食習慣【1】。
法國人的進餐方式-分餐制。與中國共食制進餐方式不同的是,法國人主要采用分餐制的進餐方式。在法國,每個人對于食品的食用,都是一人一份,各吃各的,當吃完一道菜之后再吃另一道菜,這與中國共餐制的飲食方式截然不同。其中,在宴會上,人們不再是進行食品的共享,而是每個客人均可按照自己的需求決定自己所享用的食物,或者讓服務(wù)員或主人進行分菜,遵從一人一份的食用原則。此外,在法國餐桌上還不存在敬菜以及讓餐等行為,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法國的飲食文化習慣。受西方文化發(fā)展的影響,法國人更加注重自由性,對于飲食,也不喜歡被約束和控制,故法國的進餐方式主要就以分餐制為主,相互獨立,互不依賴。
中國人以“動”為主的餐桌氣氛。受傳統(tǒng)文化以及飲食習慣的影響,中國餐桌逐漸成為了解決重大事件和棘手問題的主要場合。在餐桌上,人們可以通過相互探討和溝通,實現(xiàn)對問題的有效解決。因此,在中國餐桌上,人們習慣相互敬酒和讓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互相謙讓和尊重他人的傳統(tǒng)美德。而相互之間的謙讓也給整個餐桌帶來了較為祥和、溫馨的進餐氛圍。
法國人以“靜”為主的餐桌氣氛。法國人主要喜歡以“靜”為主的餐桌氣氛。法國是一個浪漫主義較強的國家,無論在哪個場所,人們都注重自己行為的優(yōu)雅性,這一習慣更是體現(xiàn)在了餐桌上。其中,在食用食物時,法國人不允許將面條吸入口中,且進餐的過程中也不談笑風生,更不允許使用刀叉做出任何手勢,一旦出現(xiàn)相關(guān)行為,則認為是缺乏教養(yǎng)。雖然法國人喜歡以“靜”為主的餐桌氣氛。但是,餐桌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也是影響法國人就餐習慣的主要因素。因此,法國人在餐桌上交談時往往輕言細語,一言一行無不體現(xiàn)著法國人的優(yōu)雅與得體。此外,在法國還不存在著讓餐和敬菜的習慣。在宴請客人時,客人喜歡吃多少就取多少,這與中國的餐桌禮儀是十分不同的。法國人雖然喜歡喝酒,但是不存在勸酒的禮儀,對于祝福語,也是各隨其便。
餐桌的氣氛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人們的生活習性和宴請客人時的主要習慣特點。其中,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更加注重宴飲的功能。而法國人不同的是,其更加享受宴飲本身的氛圍,更加注重自身的自由性和獨特性,并沒有過分在意宴飲的目的和意義。受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在餐桌上習慣性地運用勸酒或者敬菜的方式,來突出客人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相互尊重。而法國則主要崇尚禮貌和優(yōu)雅,正是這樣的性格特點,使得法國人在餐桌上不會出現(xiàn)敬菜和勸酒的餐桌習慣【4】。但是,法國人更加注重餐桌氛圍的浪漫性,對服務(wù)人員的服務(wù)質(zhì)量具有較高的要求。
不斷地研究與分析中法年輕人烹飪進餐習慣對比,對于有效地了解中法飲食文化的差異性和飲食習慣的不同點以及實現(xiàn)中法文化的溝通與交流都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yīng)首先認識與了解中法進餐方式的對比以及中法進餐方式對比的文化意義,進而對中法餐桌氣氛對比以及中法餐桌氣氛對比的文化意義進行綜合的分析,確保能夠了解中法兩國年輕人在烹飪進餐習慣上的不同,了解中法兩國在飲食方面的差異,這樣就能為中西文化的良好溝通與交流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確保促進中西方的共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