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是心房和心室擴大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高血壓進行性心室重塑或者是心肌梗死并發(fā)的室壁瘤的患者中,會導致血流瘀滯及變緩,有可能會有血栓形成并發(fā)栓塞。在介入治療廣泛開展之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血栓其實非常常見,在心肌梗死以后易引發(fā)中風。
那么對于缺血性射血分數降低(HfrEF)的這部分患者,抗凝治療是否具有保護作用?在Commander HF的研究中,將5022例患者隨機分為利伐沙班2.5 mg 2/d和安慰劑兩組。盡管試驗并未達到有效性的終點,即首次的死亡、中風和心肌梗死,但是來自于麻省理工大學的兩位專家進一步分析了它相關的數據,對Commander HF研究中利伐沙班對于心衰合并冠心病并且竇性心率的患者中風發(fā)生的影響進行分析。除了中風的發(fā)生率外,該研究還研究中風的發(fā)病情況:包括中風發(fā)生的時間類型、嚴重程度和預測因素等,試圖確定低劑量利伐沙班對這部分患者中風的保護作用。
試驗隨訪2年,共發(fā)生150例的全因的中風和缺血性腦血管事件,其中82%是缺血性的,11%是出血性的??傮w上來講,約50%首次發(fā)生的中風都是致殘性和致死性的。既往中風病史,CHA2DS2-VASc評分都是發(fā)生中風的獨立相關因子。利伐沙班能夠顯著降低主要的神經系統(tǒng)的事件,使中風及短暫腦缺血事件相對于安慰劑組可降低32%,主要的安全性終點在兩者之間相當。
所以缺血性的射血分數降低伴有竇性心律的心力衰竭是有中風和短暫腦缺血的風險的。盡管Commander HF試驗并沒有顯示在死亡、中風和心肌梗死上的主要終點事件的陽性結果,但利伐沙班與安慰劑相比,能夠明顯降低這些患者中風及缺血性的腦卒中的發(fā)生。研究提示對于中風高風險的心力衰竭患者,低劑量的抗凝治療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