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9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只身來到離家鄉(xiāng)進賢縣兩百多公里外的大山深處——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zhèn)泥洋村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塊舊黑板、拼湊的課桌椅、破舊的教室就是學校的全部,這里離鄉(xiāng)鎮(zhèn)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很多孩子上學要步行十多公里的山路……簡陋的教學條件和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也曾讓支月英打過退堂鼓。
“這么年輕的姑娘,留得住嗎?”對于已經(jīng)習慣了山村小學頻繁更換教師的當?shù)卮迕駚碚f,對到此任教的支月英能否留下來,沒抱任何希望。
然而,面對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看到家長對教師的期盼,支月英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并用實際行動改變著鄉(xiāng)村小學的面貌。
校舍年久未修、窗戶四處漏風,她自己買來薄膜和釘子,把窗戶釘好;孩子們的課本、教學用的粉筆,她步行肩挑手提運上山;有的家長交不起學費,她就幫著墊付;山里的人重男輕女,很多家庭不讓女孩子上學,她就挨家挨戶、苦口婆心上門做工作,不讓一個孩子輟學在家。
就這樣,支月英多年來先后輾轉(zhuǎn)于澡下鎮(zhèn)最偏遠的幾個教學點任教,把學校當成了她自己的家,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把村民當成自己的親人。
長期在艱苦地區(qū)超負荷工作,支月英的身體每況愈下。2006年,她還因高血壓引起了視網(wǎng)膜出血,一只眼睛視力嚴重受損??紤]到支月英的困難,組織上多次給她調(diào)動的機會,但支月英都婉拒了。 “能堅持一天就干一天吧!”正是支月英的堅持,使得學校的教學成績、綜合評估、 “普九”指標都達到國家規(guī)定要求,并位于全鎮(zhèn)的前列,鄉(xiāng)親們也親切地稱她為 “鐵人”。
從 “支姐姐”到 “支媽媽”,支月英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無私奉獻給了大山里的孩子們。38年來,她教育了整整兩代人,先后培養(yǎng)1000多名學生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她依然繼續(xù)在大山深處堅守。
每當有學生回來看望她,親切擁抱她的時候,支月英總會高興地說: “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時刻?!?/p>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眾多稱號為她貼上一個又一個榮譽標簽。2018年1月,支月英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我一個山溝溝里的教師能走進最高的政治殿堂建言,這是黨和國家對農(nóng)村教育的重視和關懷,給我們鄉(xiāng)村教師以極大振奮和鼓舞?!闭勂鸺磳⒃诮衲?月再次參加的全國兩會,支月英非常激動。
眼看就要退休了,支月英在學校反而更忙了。她想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用在山區(qū)孩子們的教育事業(yè)上。支月英說: “如果這里還需要老師,只要我身體允許,我會繼續(xù)在這里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