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相毅
(青海省大通縣種豬場 810100)
(1)引種豬場必須提前1個月向供種豬場提供豬場需求計劃和轉豬時間。
(2)豬群轉運前3d由供種豬場提供豬只抗體、抗原檢測報告,可以現(xiàn)場采血送檢的,建議現(xiàn)場采血送到有權威的第三方檢測。
(3)抗體檢測項目。檢測項目包括藍耳病毒抗體、偽狂犬野毒抗體、豬瘟疫苗毒抗體、偽狂犬疫苗毒抗體、A型和O型口蹄疫疫苗毒抗體。
(4)抗體檢測樣本要求。公豬需要100%檢測,母豬檢測樣本量為30頭 (置信區(qū)間為90%)。
(5)抗體檢測結果時效性。抗體檢測結果最長有效期為1個月。
(6)起運前抗體合格標準見附表。
(7)豬瘟抗體、偽狂犬疫苗抗體低于70%,A型和O型口蹄疫抗體低于60%由供種豬場進行免疫。
(8)病原檢測項目。檢測項目包括藍耳病原、PED病原。
(9)病原檢測樣本量要求。公豬需要100%進行檢測,母豬檢測樣本量為30頭 (置信區(qū)間為90%)。藍耳抗原PCR檢測要求30份血液樣本。每5份均勻混合成1份,共分成6份進行PCR檢測,PED抗原PCR檢測要求30份糞便樣本,每5份樣本均勻混合成1份,共分成6份進行PCR檢測。
(10)病原檢測結果時效性。檢測頻率依據(jù)轉豬計劃進行安排,每次檢測報告時效性為7d。
(11)檢測出現(xiàn)藍耳病毒抗體、偽狂犬野毒抗體、藍耳病原PED病原時,立即停止豬只轉運,上報獸醫(yī)主管。
(12)所有檢測報告的時效性起始時間從采樣完成當日開始計算。
(13)其他健康狀況調查。查看種豬場前兩次 《血清學檢測報告》與各階段的成活率,準確判斷全群的健康水平。
(14)如有爭議事項可協(xié)商解決。
(1)開展培訓工作。獸醫(yī)對相關員工進行豬只轉運流程及注意事項的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進行相關轉豬工作。
(2)豬舍清洗工作。按照豬場統(tǒng)一標準徹底清掃豬舍,高壓沖洗干凈,實驗室檢測報告。
(3)豬舍消毒工作。用消毒液全面消毒豬舍,用量為300~500ml/㎡。消毒藥的選擇按照獸醫(yī)推薦的藥物結合本場疫病防疫壓力進行合理搭配。
(4)空舍工作。嚴格清洗、消毒后,空舍3~5d,經(jīng)專人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豬。
(5)溫度、濕度控制。進豬前2~3d調試舍內溫度和濕度至合理范圍。
(6)豬舍檢查及物品準備工作。進豬前2~3d檢查豬舍內供水、供料系統(tǒng)是否正常。預備充足的飼養(yǎng)工具、有關器械、飼料和獸藥等。
(7)車輛進入引種豬場前應在洗消中心或洗消點進行沖洗、消毒處理,嚴格遵守引種場的生物安全規(guī)定。
(1)豬只進場后嚴格按照引種場生物安全程序進行操作;待豬群穩(wěn)定后,按標準結合供種豬場提供 《推薦免疫程序》結合本場疫病防疫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后備豬的免疫程序,及時注射相關疫苗。
(2)豬只分欄入位后,前期僅給予飲水,每次少量供給,防止暴飲。休息6~12h后再供給少量飼料。次日逐增飼喂量,達到正常飼喂量。電解多維連用3d。驅蟲保健程序按照具體情況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制定。
(3)環(huán)境控制參照豬舍環(huán)境控制標準。溫度、濕度、通風、飼養(yǎng)密度等要與豬只日齡相適應。保持舍內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梢赃m當借鑒供種豬場提供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要點資料,結合本場實際,不要生搬硬套。
(4)每天至少進行2次豬只健康情況檢查。逐圈逐頭進行,發(fā)現(xiàn)病豬及時調到病豬欄,重點護理和治療,超過2種藥物治療無效時,當病豬數(shù)量超過5%時,要考慮通過飼料和飲水整體投藥。
(5)豬只隔離期采血檢測計劃。后備豬隔離后的第3天采樣檢測病原。樣本量為30頭,隨機采樣,對于檢出本場未有病原且可能危害風險較大時。經(jīng)生產、經(jīng)營主管同意,考慮予以淘汰,種豬非同天進場的情況下,按最后一批進場的時間開始計算。
附表 起運前抗體合格標準
(6)隔離天數(shù)不得少于28d,遇到特殊情況,需報生產主管和獸醫(yī)主管審批。隔離期間要有專門的飼養(yǎng)員操作。
(7)隔離結束后再次進行送檢。樣本量為30頭,隨機采樣。檢查項目由主管獸醫(yī)確定。
(8)1~3胎經(jīng)產母豬與后備豬混養(yǎng),混養(yǎng)天數(shù)不少于28d;混養(yǎng)比例1:10;每間隔1周輪換新的經(jīng)產母豬,確?;祓B(yǎng)質量。
(9)隔離混養(yǎng)期間的疫苗注射須嚴格按照本場制定的程序進行操作。盡量保證在配種前2~3周完成所有后備豬疫苗注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