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醬
總有一些食物,像是圓夢般的存在。田代的鰻魚飯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不巧趕在五一黃金周后到名古屋,悠篤篤地逛了熱田神社,接著搭半小時電車到尾張瀨戶,走到門口,卻發(fā)現(xiàn)貼著“今日休業(yè)”的告示,瞬間五雷轟頂。
黃金周營業(yè)時間有臨時調(diào)整,自己沒想太多就跑了過去,結(jié)局是餓著肚子又回名古屋吃蓬萊軒。
懸而未決的念想持續(xù)了一年,總算可以來還愿了。
害怕再次撲空,提前一天打電話去,“請問明天營業(yè)嗎?”
“我們一直都營業(yè)啊?!?/p>
“那早上幾點鐘來排隊能吃上呢?”
“9點左右應該差不多吧。11點半開門?!?/p>
我在腦海里飛快計算著,從酒店到榮町站15分鐘,搭電車30分鐘,再步行10分鐘,加上四個人一起行動會慢些,要6點多起床,才能確保9點前到達店門口。
仔細閱讀tabelog上的評論后,發(fā)現(xiàn)有先來者提供了一條攻略,“8點45分到,排在了第一個!”
為保證萬無一失,那天掙扎起了大早,頂著烈日走到門口是8點40,稍稍等了5分鐘,只見一輛破舊的面包車開過來,跳下一位不起眼的大叔。
“是了是了”,內(nèi)心開始歡呼。
圖9 為在不同濃度鹽溶液飽和下3種摻砂率試樣的強度.由圖9(a)可知,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純膨潤土試樣的強度明顯增大,同時內(nèi)摩擦角變大,而黏聚力(c)幾乎沒變化,這與Di Maio等[7]的結(jié)論一致.由圖9(b)和(c)可知,在相同豎向荷載條件下,摻砂混合物試樣的剪切強度隨NaCl濃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內(nèi)摩擦角隨NaCl濃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對于純膨潤土試樣,摻砂混合物的內(nèi)摩擦角受NaCl濃度的影響更加明顯.剪切強度指標如表4所示.
大叔嘩地拉開卷簾門,拿出一張白紙,轉(zhuǎn)過頭來問我,“幾個人?”
“姓葉,四個人!”
“11點過來就行?!?/p>
剛說完,從停車場走出一位黑衣小哥,排在了2號。吃這種店,靠的是毅力,并不難。
盂蘭盆節(jié)期間過來,想著10點來總可以吧,結(jié)果老板回答說,“今天已經(jīng)賣完了,節(jié)假日得8點到才行。”
“好險!”老爸得意得不得了,畢竟一會就能沐浴在別人歆羨的眼光中,大搖大擺第一個走進餐廳了。
“但是,這個店,看起來像我們那兒的大排檔啊。”他們吃過廣川和尾花,對日本的鰻魚飯店有一點了解,基本上還是偏高級料理的路線,田代實在不怎么像。
對住在附近的日本人來說,事情會容易得多,通常早上開車過來排個隊,然后回家休息,等飯點再來。我們外國人無家可回,只好干等。
這座小小的深川神社,也已經(jīng)是二訪了。
快到飯點的時候,田代已經(jīng)掛出了暖簾,老板正兩面開工,邊在工作臺活殺鰻魚,還要照顧炭爐上在烤的鰻魚肉,整套動作具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一個紙箱放在下面,清清楚楚,用的備長炭。
“葉桑,四位,請進?!?/p>
店里只有2個吧臺位,三張4人桌,總共能容納14名客人。但日本人不理這些,排在后面的大爺獨自一人,也是霸占一張桌,效率、翻臺,不存在的。
菜單只有兩種,鰻井(鰻魚蓋飯)和長燒(整一條烤鰻魚),基本上大家都會點前者。冰茶才喝幾口,鰻魚飯就上來了。
蓋不上的蓋子,下面的鰻魚呼之欲出。鰻魚飯最棒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讓食客自己打開蓋子——揭幕的瞬間動人心魄。
表面焦香到炸裂,比起先蒸后烤的關(guān)東流派,內(nèi)芯沒那么軟糯,會多一點彈性和膠質(zhì)的口感,醬汁是偏甜的愛知口味,肉的厚度出眾,在我吃過的鰻魚飯當中,算是相當重口味了。
都吃鰻魚飯了,要的就是那股脂香橫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雙管齊下的滿足感啊。大口扒飯的那10分鐘,就是一上午奔波等候的終點,等待是值得的。
沒有山椒粉等錦上添花的東西,和復雜的名古屋三吃流派差十萬八千里,只是鰻魚+米飯而已,只要鰻魚+米飯就足夠了。
在這里,2900日元普通分量的蓋飯就是一整條鰻魚,而京都網(wǎng)紅“廣川”的蓋飯,2400日元半條鰻魚,蓋不住飯的鰻井,先在視覺上落了下風,畢竟環(huán)境是好啊。
田代的燒烤間和餐廳中間沒有任何隔離,瞬間房間里煙霧繚繞,有種誤入了火車站吸煙室的錯覺。
吃到一半,就感到有些辣眼睛了。大排檔的環(huán)境你也不能要求更多,畢竟我們也就熏一碗鰻魚飯的時間,老板天天如此,應該早就訓練出煙霧絕緣體質(zhì)了。
很多時候,過程和結(jié)果一樣重要。一訪二訪,起個大早,還有漫長的等待,為田代做的所有努力、花費的所有精力,最后都濃縮到了一碗蓋飯里面。
好吃的鰻魚飯,要開到犄角旮旯的地方去。我很開心能做一個跋山涉水的食客,我也無比熱愛這抵達的過程。
(火箭熊摘自豆瓣網(wǎng)圖/麥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