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曾任毛澤東主席保健醫(yī)生、秘書,同時兼任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林伯渠保健醫(yī)生的王鶴濱去世,享年94歲。老人去世后,長孫王一寫下本文以表哀悼。
90多歲仍為人看病
九十四歲的爺爺王鶴濱伸出右手,用力按了按病人的腰部。九十二歲的奶奶葉丹站在一旁,熟練地將棉球在酒精里蘸了蘸……
這是六個月前,我最后一次見爺爺為人治病。
那時的爺爺已經身患肺積水,心臟也時常罷工,但他還是放不下找上門來的病人,堅守在醫(yī)療工作的第一線。
令人驚訝的是,九十多歲的老兩口依然動作嫻熟,配合默契,仿佛和七十年前一樣。
七十年前,他是醫(yī)生,她是護士,都是二十歲出頭。
有一次她不小心把醫(yī)務室的東西打破了,心想糟了,一定要挨大夫罵了??墒悄贻p的王鶴濱大夫并沒有動怒,只是很和藹地說了句:“以后小心些。”
脾氣不錯喲。她從此開始關注他。據(jù)奶奶講,當時延安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爺爺能追到她,是他運氣好。
24歲擔任毛澤東保健醫(yī)生
1949年,爺爺受命擔任毛澤東主席的保健醫(yī)生、生活秘書,曾同時兼任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的保健醫(yī)生。當時爺爺才二十四歲。
我時常會疑惑,那時候用人真是大膽,怎么會讓一個二十四歲的小伙子擔當如此重任呢?
但后來我讀到爺爺回憶錄里的一個故事,好像才有點明白其中的道理。
1950年10月27日,原五大書記之一的任弼時不幸去世,年僅46歲。任弼時得病時,中央曾召集北京醫(yī)學界的名流來會診,包括協(xié)和醫(yī)院的內科專家、內分泌專家,北京醫(yī)院的心血管專家等。據(jù)說專家會診后,都不愿說出肯定的意見,多是安慰性的語言,估計是怕說錯了擔責任。只有爺爺大膽直白地說:“病情很嚴重,腦出血量很大,恐怕不行了。”后來的情況也正如爺爺預料的一樣。
找醫(yī)生,真得找個實誠點的。要不然,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何談治療?不過個性耿直,也容易得罪人。據(jù)說有一次江青從車上下來,對爺爺說:“幫我提一下箱子。”估計很多人聽了就會很高興地去做了,可我爺爺卻撂了一句:“我是主席的醫(yī)生,又不是你的勤務員,你自己拿吧。”說完揚長而去。
向周總理匯報核試驗情況
1953年,經主席同意,爺爺準備去蘇聯(lián)留學深造。當時他已經到了北京火車站,正要上車出發(fā),突然車站接到主席的電話,要求我爺爺馬上返回中南海,不要出國了。
我想不少人聽到這話,可能會趕緊趕回中南海。沒想到爺爺回復說:“我是留學生團的隊長,我不去的話大家都會受影響,所以請轉告主席,我已經走了?!?/p>
然后他就帶隊乘火車走了。幸好主席也沒有追究。
爺爺就是這么個憨直果敢的人。無論面對的是達官顯貴,還是小民百姓,他做事總有他的原則,沒有一點勢利。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爺爺是核試驗團隊的成員,并親赴新疆羅布泊戈壁灘,負責生物效應觀察和研究工作。試驗成功后,爺爺還專門回到北京,在周總理家向總理匯報試驗的具體情況。
按理說,這么重要的試驗肯定會有正式的工作匯報會,為什么要讓爺爺再單獨匯報一次呢,而且還私密地安排在總理家里?也許,這還是因為看重爺爺?shù)膶嵳\。他不愛說假話,也不會說假話,跟他聊聊比較容易掌握真實情況吧。
把自己當試驗品鉆研中醫(yī)
“文革”時爺爺被打成走資派,造反派把爺爺關起來,用布包著鐵棍子打,雖不見皮開肉綻,但留下了腰腿內傷。
爺爺還被下放到“五七干?!?,每天干很重的體力活。但他反而利用那段時間,潛心鉆研中醫(yī)理論,為當?shù)匕傩罩尾?,被方圓百里稱為神醫(yī)。
小學的時候,我看見他獨自側躺在床上,右手拿著一支針管,正摸索著后腰部的穴位,準備給自己打針。原來他正把自己當試驗品,調試用藥和治療點。我們都說他有點亂來,但他搞了幾次以后,竟然把自己的腰痛給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