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大約四百年前,大明朝天啟年間,在浙江海鹽縣,有一位老人默默脫下官袍,整齊疊好,自言自語:“再見了,官場!我要回到家鄉(xiāng),去編一部最全的唐詩集!”他就是胡震亨。那個年代沒有搜索引擎,你要查找一首詩,說不定要跋涉千山萬水去抄。
在所有唐詩里,最牛的是哪一首?可能不少人會回答:《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嘛,但張若虛只有兩首詩留了下來。這種遭遇不是偶然的。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去世前把畢生稿件托付給族叔李陽冰,然而失傳了。再說杜甫,40歲之前的詩幾乎全部失傳,而他只活了58歲,大半輩子的詩白寫了。
那時候,唐詩正以今天物種滅絕般的速度在失傳。于是1625年,老胡下定決心編一本唐詩集出來。秋去春來,終于有一天胡震亨放下了筆,此時他已工作了整整十年。這部巨著被取名為《唐音統(tǒng)簽》,收錄了當時最完整的唐代和五代詩。
第二位牛人登場了,他的名字叫作錢謙益。今天你要是想研究杜甫,都沒法不讀他的注。老錢也想編一本全唐詩,怎奈天不假年,沒編完就去世了。他的遺稿七零八落,幸虧另一個牛人季振宜發(fā)現(xiàn)了老錢的殘稿。季振宜家的藏品很多,一件神龍本《蘭亭序》,是王羲之《蘭亭序》傳世最精美的摹本,沒有之一;另一件是《富春山居圖》。有機緣、有藏品、有斗志,季振宜挑燈夜戰(zhàn),又十年過去了,終于編出一部宏偉的唐詩集。
第四位牛人于是出場了,他就是康熙皇帝。他對過去那些唐詩集總覺得不夠滿意,他選定了江寧織造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爺爺,編出一本最牛最全的《全唐詩》。1705年,曹寅督率十位飽學的翰林官,在揚州開局修書,可謂勢如破竹。僅僅一年后,曹寅就把《全唐詩》放在了康熙的面前??滴踅o這部書寫下驕傲的序言:“唐三百年詩人之菁華,咸采擷薈萃于一編之內(nèi),亦可云大備矣!”
今天,每讀到一首唐詩,我都覺得很慶幸。因為他們,我們今天才能看到唐朝詩人們朝辭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夢游天姥;看詩人們記錄下千里鶯啼、萬里云羅、百尺危樓、一行白鷺;看他們漫卷詩書、永憶江湖、哭呼昭王、笑問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