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18歲的生日,是我的成人禮。今天天氣格外晴朗,我的心情也和今天的天氣一樣明朗。
18歲,意味著獨立自主。此后,我可以獨自面對生活,面對社會,我終于可以放飛夢想,搏擊長空,遨游大海,像風一樣地生活。
18歲,意味著責任擔當。這份責任,是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責任,國家現(xiàn)代化、民族偉大振興、社會文明進步,我義無反顧,責無旁貸;這份責任,也是對家庭、親友、他人的責任,言行舉止要利人利己,不損人利己、損人損己,這是基本原則。我同時知道,18歲,必須不斷追求成才成功。因為,沒有成才成功,就不可能獨立自主;沒有成才成功,我也很難履行好責任擔當,回報國家與社會。
18歲,應自強不息。美國著名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說:“如果你不能飛,那就跑;如果跑不動,那就走;實在走不了,那就爬。無論做什么,你都要勇往直前?!薄吨芤住吩疲骸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薄W詮姴幌?,亦是逆襲的重要法寶。“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正是自強不息,成就了勾踐的逆襲?!鞍俪吒皖^,更進一步”,朱熹的話告訴我們,順境中也不應停下前進的腳步。因此,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應自強不息。
18歲,要專心專注。世界歌壇超級巨星盧卡諾·帕瓦羅蒂在告訴別人他的成功秘訣時,每次都提到自己問父親的一句話。師范院校畢業(yè)之際,癡迷音樂并有相當素養(yǎng)的帕瓦羅蒂問父親:“我是當教師呢,還是做歌唱家?”其父回答:“如果你想同時坐在兩把椅子上,你可能會從椅子中間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選一把椅子坐上去”。帕瓦羅蒂選了一把椅子——做歌唱家。經過14年專心專注的努力,帕瓦羅蒂終于登上大都會歌劇院的舞臺。人的成長就是一個選擇與專注的過程。每個人在人生中都可能面臨各種機遇、誘惑、挑戰(zhàn)、挫折。每當此時,我們都要有舍棄的胸懷和勇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事情,專心專注地做下去。
18歲,要持之以恒。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這個法則應驗在我們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畫家達·芬奇,當初從師學藝就是從練習畫一只只雞蛋開始的。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變換著不同角度、不同光線,從最簡單最枯燥的重復中到達了最高深的藝術境界,這才有了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才能從中產生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認識,獲得與眾不同的感悟和洞察,這是一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沒有這樣的積累,即便機會到了面前,也很難把握。所以,平庸與卓越之間的差別,不在于天賦,而在于長期的堅持、持續(xù)的投入。
18歲,我來了;18歲,我將重整行裝再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