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擅于炒作之道,有模仿成名的,有惡搞成名的,手段五花八門。其實,炒作并不是現(xiàn)代人的專利,在名著《水滸傳》中,就有一位英雄,也深諳炒作之術(shù),他就是打虎英雄武松。
《水滸傳》中,打殺老虎者不止武松一人,但是只有武松,美名傳遍天下。原因何在?
有人說,是因為武松在景陽岡上打死的老虎兇猛,官府、獵戶都拿它沒辦法。還有人說,武松不是在他身體正常的狀態(tài)下打虎,而是病后(害了3個月的瘧疾)、酒后打虎,不經(jīng)意間創(chuàng)出了中國武術(shù)新門派——醉拳等等。
但是,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因之外,我認(rèn)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武松一有機會,便將自己的這一英勇壯舉,廣而告之。用今天的話說,武松很會自我炒作。
舉出他醉打蔣門神、替施恩奪回快活林一段故事中的幾處描寫為例。
施恩為了對付蔣門神,奪回快活林,盛情款待階下囚武松,準(zhǔn)備等他將息三五個月,體力完足之后,再請他出手。武松得知情況后,“呵呵大笑道:‘官營聽稟:我去年害了3個月瘧疾,景陽岡上酒醉里打翻了一只大蟲,也只三拳兩腳便打死了,何況今日!’”
把蔣門神打趴下時,武松指著被打得臉青嘴腫的蔣門神說道:“休言你這廝鳥蠢漢,景陽岡上那只大蟲,我也只三拳兩腳,兀自打死了!”
他要求蔣門神立即將產(chǎn)業(yè)歸還施恩,離開此地,有這樣幾句威脅性的話:“若不離了此間,再撞見我時,景陽岡上大蟲便是模樣!”
當(dāng)初武松在景陽岡上遇虎之際,曾經(jīng)是有過害怕、慌亂的,打虎的時候,也是“盡平生之力”,打完之后,“手腳都軟了,動彈不得”。但是,日后敘述,他卻多次使用“三拳兩腳”之類詞語,輕描淡寫,益顯其英雄風(fēng)采,蓋世無雙??梢?,武松深得炒作術(shù)之要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