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山西省臨汾市艾滋病病毒(HIV)耐藥病人的具體耐藥情況,從而指導臨床醫(yī)師在現(xiàn)有條件下合理更換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方法 收集了我院2018年1-5月20例HIV耐藥病人的耐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20例艾滋病人中,奈韋拉平(NVP)100%耐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PV/r)100%敏感。結論 在艾滋病人出現(xiàn)耐藥情況時,非核苷類藥物耐藥率明顯高于蛋白酶抑制劑。
關鍵詞:艾滋??;艾滋病病毒(HIV);病毒的耐藥性
我國自“四免一關懷”政策實施以來,免費抗病毒治療藥品得到及時更新和優(yōu)化,目前國家免費的抗病毒藥物包括核苷(酸)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RTI)、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NRTI)、蛋白酶抑制劑(PI)三大類藥物,具體有齊多夫定(AZT)、替諾福韋(TDF)、阿巴卡韋(ABC)、拉米夫定(3TC)、依非韋倫(EFV)、奈韋拉平、洛匹那韋/利托那韋七種藥物。國家第四版免費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手冊中指出:所有HIV感染者,無論CD4水平多少,均可接受抗病毒治療。
隨著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全面展開及時間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顯延長,生活質量也得到顯著提高;但越來越多的HIV耐藥問題也在逐年增多,病毒的耐藥性已經(jīng)成為艾滋病人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解本地區(qū)艾滋病人的HIV耐藥情況,我院將2018年1-5月份20例HIV耐藥病人的耐藥結果進行了分析,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8年1-5月份我院收治的20例耐藥病人的耐藥結果報告。
1.2方法 一般情況:20例均為HIV抗體確證陽性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齡9—60歲,平均30.5歲;既往抗病毒治療情況:2006—2011年開始抗病毒治療者 4人,方案D4T+3TC+EFV或者AZT+3TC+EFV/NVP;2012—2017年開始治療者15人,方案TDF+3TC+EFV或者AZT+3TC+EFV/NVP。
2 結果
將20人份的HIV耐藥報告按高度耐藥(H),中度耐藥(I)、低度耐藥(L)、敏感藥物(S),分別總和按百分比計算排序,高度耐藥情況依次為NVP 100%、EFV 85%、3TC 70%、TDF 40%、ABC 40%、AZT 5%、LPV/r 0(見表一);敏感藥物情況依次為LPV/r 100%、AZT 80%、TDF 35%、ABC 10%、3TC 10%、EFV 0、NVP 0(見表二)。
將20人份的HIV耐藥報告按耐藥(臨床不建議使用的藥物)和不耐藥(臨床仍可選擇的藥物)分類,按百分比計算排序,耐藥情況依次為NVP 100%、EFV 100%、3TC 90%、ABC 70%、TDF 50%、AZT 10%、LPV/r 0(見表三);暫不耐藥情況依次為LPV/r 100%、AZT 90%、TDF 50%、ABC 30%、3TC 10%、EFV 0、NVP 0(見表四)。
3 討論
HIV每天約以109個新病毒復制更新,反轉錄酶的錯配率特別高,導致高突變率和新病毒株不斷產(chǎn)生,病毒變異而對某種藥物敏感性降低,出現(xiàn)耐藥性。以上通過對我院20例耐藥患者進行耐藥比率分析,可以明顯看出非核苷類藥物易發(fā)生耐藥現(xiàn)象,有耐藥屏障低之劣勢;而蛋白酶抑制劑不易出現(xiàn)耐藥現(xiàn)象,有耐藥屏障高之優(yōu)勢。在基層醫(yī)院因檢驗條件受限,不能及時行耐藥檢測,對于疑似耐藥或已經(jīng)出現(xiàn)免疫學失敗、臨床治療失敗的患者時,可以經(jīng)驗性的及時選擇更換高屏障藥物,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減少機會性感染的發(fā)生,避免更多交叉耐藥情況的發(fā)生。如有條件進行耐藥檢測,適時檢測是必要的,依據(jù)檢測結果指導臨床用藥當然會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