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兒子越“抖”我越“愁”
上五年級的兒子最近這幾個月很迷刷抖音,大多看的是一些在我眼里無聊至極的小視頻,比如一些大人扮丑,說一些怪話,讓大家噴笑,還有一些和兒子同齡的孩子拍的,根據固定的音樂和節(jié)奏做一些搞笑動作什么的。
刷抖音,讓我覺得他的品位和注意力都降低了。還延展到視頻里的說話風格,網紅的同款鞋子,某個視頻里的暗黑料理,他都想要模仿。對此,我不知所措,如果簡單粗暴地斷網,不僅不能成功,還會讓母子之間關系緊張。我只好和他約定每天15分鐘,周末一個小時,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但最近我發(fā)現他把這些時間都用來刷抖音了,他開心,我焦慮了,到底怎么辦呢?
沒有洪水猛獸,只有為我所用
北京顥潤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咨詢師魏湘表示,“我曾問過不同的小孩子喜歡游戲的原因,可以說,每個孩子在現實里的期待都會放到虛擬世界里去實現。所以當家長知道孩子在視頻里尋找什么的時候,是否也可以陪伴孩子在現實中去尋找并獲得這些感受呢?我們可以從孩子喜歡的抖音內容,和他一起分解這個內容所包含的有趣的東西,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來制作一個視頻。這不過是一場游戲,我們在其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喜歡什么,他遇到了什么困難,家長又可以做些什么幫助他。
英國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說:“在游戲中,只有在游戲中,兒童才有創(chuàng)造性,才能展現出整個人格;并且只有在創(chuàng)造的情況下,個人才能發(fā)現自我體驗?!?/p>
“蹲下身來,與孩子一起玩游戲,就是走進一個孩子心靈世界最簡單的一條路。不要把所有讓孩子著迷的東西都當作洪水猛獸,還是要看家長的水平,懂得怎么為我所用?!?(摘自《中國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