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英語國家語料庫(BNC)的商務文本(BEC)為研究對象,利用Antconc,分析了cover作為名詞時,在商務英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及其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在BEC語料庫中,cover作為名詞時共有三種詞義。Cover一詞的延伸意義可以通過轉喻和隱喻機制實現(xiàn)。
【關鍵詞】一詞多義;轉喻;隱喻
【作者簡介】馮旭華,劉禹晴,大連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引言
詞語的多義性一般指一個詞語形式關聯(lián)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lián)系的詞義(Taylor, 1989:103)。多義詞研究涉及哲學、語言學、心理學等領域,也涉及翻譯、詞典學等語義學的實際運用領域。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許多詞語在商務文本中存在著一詞多義現(xiàn)象,掌握商務文本中詞語的不同含義,有助于理解商務語篇。本文以相關多義詞研究為基礎,探討商務英語中cover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二、理論依據(jù)
一個多義詞就是一個范疇,其中有中心意義和邊緣意義之分。中心意義就是詞語的核心含義,邊緣意義是核心意義的詞義延伸,這種詞義的延伸是呈輻射狀的,即以一詞為中心向外擴散。關于多義詞產(chǎn)生的原因,不同學者有不同的闡述。在Lakoff 和Johnson(1999: 89) 看來,轉喻常被用來解釋人類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概念隱喻。Lakoff (1987:287) 則用輻射范疇來描述詞義的隱喻性延伸。
作為人類主要認知方式,隱喻和轉喻常以多種方式相互關聯(lián)。首先,他們均是由本體、喻體和喻底三個方面構成。其次轉喻和隱喻常被用作組織人類的行事和思維的方式(朱建新,左光明 2012)。但隱喻與轉喻之間也存在差別。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域”的不同。轉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的映射是在同一個域中進行,本體和喻體是一種替代關系;隱喻的本體和喻體卻是從一個域向另一個域的映射,兩者屬于不同的范疇。第二,轉喻的投射一般是雙向的,隱喻的投射一般都是單向的(李瑛,文旭,2006)。
三、研究設計
1.研究問題。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問題:
(1)商務英語中cover作為名詞時有哪些詞義?
(2)cover的多義性是如何實現(xiàn)的?
2.研究語料。本研究以英國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簡稱BNC)的一部分(在文中稱為BEC)為基礎。BEC是從英語國家語料庫中貿易和金融領域中隨機抽取的50萬詞所建的分庫,該語料庫語料全部為書面語。
3.研究方法。在所建的BEC語料庫中,利用antconc檢索cover一詞,對提取得到的句子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探究cover作為名詞時的多義現(xiàn)象。
4.結果與討論。通過上述方法檢索,BEC語料庫中91個句子含有cover,在20個句子中cover做名詞使用,通過查閱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中cover的詞條,將cover在BEC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名詞意義及頻率如表一所示:
由表一可知,cover用作名詞時,基本意義“封皮,封面”在BEC語料庫中只出現(xiàn)了兩次。Cover意為“避難處,保護”時,在BEC語料庫中以“under cover of”的搭配形式出現(xiàn),意為“在……的保護下”。Cover意為“保險”時,在BEC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作為該意義出現(xiàn)時,通常與名詞insurance搭配使用。該意義與基本意義不在同一個域內,是通過從一個域到另一個域映射的隱喻機制實現(xiàn)的。在BEC語料庫中cover與insurance共現(xiàn)時所使用的語境舉例如下:
(1)The purpose of such terms is often to comply with the terms of the client’s insurance, or to reduce the cost of obtaining insurance cover.
(2)Their purpose is to allow the contactor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its maximum liability for breach, and thus obtain appropriate insurance cover.
四、結語
本文通過BEC語料庫,探究了cover在商務文本中作為名詞時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通過查閱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可知cover的基本意義是“封面,封皮”。研究發(fā)現(xiàn)cover詞性為名詞時,最常用作“保險”之意,與“insurance”搭配使用,該延伸意義通過隱喻機制實現(xiàn)的。而另一延伸意義“避難處,保護”則由轉喻而來。
參考文獻:
[1]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Lakoff,G.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1999.
[3]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M].New York:Basic Books.
[4]李瑞華,王彤福,(英)Leech,J.N.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