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商務英語學習的需求進行分析可以幫助教師制訂有效的教學大綱。本文在對ESP理論中的需求分析方法進行總結(jié)和梳理的基礎之上,構建了包含三個層級的商務英語學習需求分析模型。
【關鍵詞】需求分析;教學大綱設計;商務英語
【Abstract】Needs analysi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oduc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Syllabus. The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needs analysis in ESP theories. A model of needs analysis of business English learning involving three levels is constructed.
【Key words】needs analysis; the design of syllabus; business English
【作者簡介】陳蓉,王曉,西安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西安郵電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基于項目探究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運用與效果分析”(編號:JGZ201614);西安郵電大學課程建設項目“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編號:108203030002)。
ESP教學理論認為,需求分析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教學設計。只有當學習者的需求被充分認識之后,才能確定語言學習的目標并選擇適宜的教材。因此,需求分析是教師制定教學大綱,選擇教材,并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并達成教學目標的基礎。
一、基于ESP教學理論的需求分析
John Munby設計的交際需求處理模型可以用于分析目標情境需求。該模型有八個變量,指向識別學習者對目標語言的學習需求,目的是為教學大綱的設計提供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方面的依據(jù)。Hutchinson和Waters認為目標需求分析關注的是語言在目標情境下的應用,而以學習過程為主的需求分析也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Richterich and Chancerel提出了現(xiàn)實情況分析法(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旨在識別學習者及教學環(huán)境的起始狀態(tài)。Dudley-Evans and St. John認為“現(xiàn)實情況分析(PSA)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習者在語言,技能和學習經(jīng)歷方面的優(yōu)缺點”。
前述分析方法雖然角度不同,重心不同,但是都試圖從現(xiàn)實出發(fā)對語言學習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二、商務英語學習需求分析模型構建
商務英語學習需求分析的主體是教學大綱的制定者,客體是商務英語學習?;谏鲜鐾评恚瑯嫿松虅沼⒄Z學習需求分析模型,如表1所示:
商務英語學習需求模型對應商務英語學習的全過程。學習起點階段主要考察學習者的狀態(tài)與現(xiàn)有知識與技能。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水平,了解學習者的習慣與偏好。學習路徑主要考察學習條件與環(huán)境,包括學習時間、地點、方式以及課堂規(guī)模等方面的信息。學習終點的考察主要涉及目標語言情境的辨別與分析,如目標語言使用的場景(演示、談判、工作交流等),目標語言使用類型(書面表達、口語表達等)以及目標語言要求的水平。
三、結(jié)束語
本文以ESP教學理論中語言學習需求分析的主要理論為基礎,確定了商務英語學習需求分析的主要要素,構建了商務英語學習需求分析模型。該模型從學習起點狀況出發(fā),探索目標情境知識與能力要求以及學習過程條件與環(huán)境。分析結(jié)果對應了商務英語教學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策略與方法,也為教學評價與反饋提供了依據(jù)。
參考文獻:
[1]Munby,John.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Richterich R.Chancerel L.Identifying th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M].Oxford:Pergamon Press,1980.
[4]Dudley-Evans,T.and St.John, M.Developments in ESP: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