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賣小哥成為大街小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然而,當外賣小哥遇到交通違章處罰時,一邊是饑腸轆轆的顧客,一邊是繁瑣耗時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如何做到既不耽誤顧客,亦能處理好相關處罰程序?杭州交警發(fā)放的《外賣小哥交通安全手冊》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合理的處理方式。
法律法規(guī)不容侵犯,交通違章必須要處理,這是規(guī)定,但外賣小哥的工作爭分奪秒,現(xiàn)場處理會耽誤時間,這是事實,正視這種事實,就是人情。杭州交警的“彈性執(zhí)法”體現(xiàn)出來的就是合法之溫情,這樣的溫情才最動人。
“合法之溫情”,“合法”是不容變更的大前提。既然外賣小哥違章,就一定要接受懲罰。人情絕不能大過法律。而何時處理,就是杭州交警在法律這棵巨樹上點綴的一片綠意。外賣小哥頂風雨,冒寒暑,工作分秒必爭,一旦遇到意外,就意味著延遲,意味著工作失誤,會耽誤顧客。讓他們現(xiàn)場處理違章,時間成本以及受到的懲罰可能是外賣小哥負擔不起的。杭州交警做出的這種“彈性受罰”,讓外賣小哥能在工作之余,毫無壓力地處理這些違章事宜。一方面,既很好地遵守了規(guī)定,另一方面,也讓外賣小哥不至于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合法之溫情”,并非“泛濫之溫情”。杭州交警在“彈性執(zhí)法”這方面,并非“一刀切”,而是巧妙的以發(fā)放《外賣小哥交通安全手冊》的形式,要求外賣小哥通過考試才能享受“彈性受罰”。為了享受這一“優(yōu)待”,外賣小哥只能熟記《外賣小哥交通安全手冊》——這不正是法律的初衷嗎?處罰并非目的,讓人們知法并守法才是。所以,一個簡單的“彈性受罰”,既讓外賣小哥們學到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又在個別情況下照顧到了他們的工作,顧客們也能及時享用美餐,各群體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合法之溫情最動人”,我們要為杭州交警的行為點贊。
前些年,一個為了讓生病的女兒過個快樂的“兒童節(jié)”,貧窮的媽媽在超市偷了一個雞腿。好在處理此事的民警和杭州交警一樣的睿智,他帶著已認識到自己錯誤的這位媽媽來到超市道歉,得到了超市的諒解,并賠償了超市的損失,最后這位民警親自掏腰包為孩子準備了禮物和生活用品?!巴蹈`”這一行為于法應該受到懲罰,但如果只是死板的按照法律條文,置人性于不顧,那社會何談溫情?所以,在法律的范圍內(nèi)多一些溫情,讓法律不再冷冰冰,我們才能得到一個動人的結(jié)果。
我堅信,合法之溫情最動人,我們應該效仿并倡導之!
作者在分析杭州交警允許違反交規(guī)的外賣小哥接受“彈性受罰”這一事件時,既考慮到了要維護法律的威嚴,又考慮到了實際操作的方便與人性之溫情。到底此舉該不該支持?最終還是以人文關懷解決兩難之選:法律自然不容侵犯,但法律之外卻可以閃耀人性之光,對人的關懷不應該與法律對立,而是應該統(tǒng)一。這樣一來,文章的觀點明確,思考就有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