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應該具備獨立自理、熱心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在校內外、家庭、社區(qū)和社會實踐中積極開展主題鮮明、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實踐體驗活動。今年暑假的最后一天,我們三(5)中隊組織了一場“穿越廣州”,認識廣府文化的實踐活動。我們中隊分成8個小隊,去完成任務。最重要的是,沒有家長的陪伴,只有兩個“隱形人”老師遠遠地跟著我們。這可是我們第一次獨自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大家未免都有些緊張,但更多的卻是興奮。
每個小隊都領了各自的任務,我們小隊領到的任務是:農講所一文明路一陳家祠一荔灣湖公園這四個點打卡參觀。出發(fā)前,大家選出了隊長,以及財務總管、紀律委員等等。對啦,我可是隊長呢!
今天的太陽火辣辣的,走在街上揮汗如雨,熱得不行。可一路上我們還是有說有笑的。今天遇到第一個挑戰(zhàn)就是自己買地鐵票。大家聚在買票機前,各自分工,財務總管負責買票,紀律委員維持秩序,很快我們就坐著地鐵到了第一站——農講所。
農講所是毛澤東等人1926年在廣州舉辦的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那里,我見到了毛主席以前的辦公室,辦公室不大,設施有些簡陋,只有一張寫字臺和一張破舊的草席,原來毛主席那么節(jié)儉啊!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要時刻謹記勤儉節(jié)約,克服困難,排除萬難!
很快到吃飯時候了,可是隊員們出現(xiàn)了分歧:有的想吃牛扒,有的想吃面,有的甚至想吃個冰激凌……我們的任務中,有一項是要品嘗西關美食。我提議:“不如就吃腸粉吧!既完成了任務,又解決了午飯,還便宜、美味,省下來的錢還可以給我們隊加分呢!豈不是一舉六得嗎?”隊員們聽了,連連點頭。
接著,我們在陳家祠參觀了《說書》銅像,了解了木雕、石雕、泥塑小人等廣府工藝。在荔灣湖公園聽了粵曲。荔灣湖邊涼風習習,我們一邊欣賞著風景,一邊聽著粵曲,真是很愜意!這時,副隊長劉梓淵唱起了粵語童謠《點蟲蟲》,好好聽!我們也咿咿呀呀地說起了不地道的廣州話,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除此之外,我們還給清潔工叔叔阿姨們送了清涼的礦泉水。隊員們起初有點緊張,但后來還是鼓起勇氣,給他們遞上了幾瓶充滿愛心的礦泉水。原來,給予別人關心是件很快樂的事!
活動快結束的時候,我們遇見了強勁對手——第七小隊。隊員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塊兒:少先隊員,向前沖!看著胸前鮮艷的紅領巾,我們忘記了一天的疲勞,一起奔向終點,快樂的笑聲回蕩在小路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