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方法進行研究,簡單介紹了水工建筑施工排水技術,然后詳細探討了不同方式的不同應用,內容分別有初期排水和經常性排水、輕型井點系統(tǒng)減低地下水位、管井法的應用、對抽水設備的應用。最后結合相應案例,探討了某水工建筑中如何對排水技術進行應用,希望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能夠為水工建筑的順利施工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水工建筑;排水方法;經常性排水
中圖分類號:TV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9-0189-01
水工建筑工程當中,水下工程或者工程基坑排水不是十分流暢,這種情況下,不僅導致項目工程進度受到影響,同時對于項目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若不能確保排水設施的正常運轉,基坑自然氣候或者環(huán)境等因素帶來不良影響,則會促使基坑內堆積大量的水分,對河床基坑進行開挖之前,要先天對河床進行圍堰,此后對河床水流實施科學有效的控制,同時還要處理好基坑工程施工與河道水流宣泄之間的矛盾。
1 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排水方式概述
對于水工建筑而言,排水工程主要分成兩個部分,分別為地表排水和地下水排水,地下水比較深,可以對其進行長時間的排水,該技術廣泛的應用在水工建筑中。基坑排水方式主要是在進行基坑開挖之前,設計相應的排水措施,從而提升基坑的排水功能。這種情況下,一些特定性的距離可以設置相應的飲水溝,從而進行有效排水。如果發(fā)生滲水現象,可以在相應的底端位置設置相應的排水溝和集水井。結合實際情況對排水方案進行制定,若相應地區(qū)是沙土土質或者砂石土質,則可以使用排水溝或者電井排水方式。站在排水標準方面進行分析,不管任何方案的應用均需要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站在排水方案角度機性分析,基坑地基存在強透水性,對其進行具體施工之前,相應技術人員需要對其土質進行認真檢查和處理,然后再合理使用排水方案。
2 水工建筑施工排水方法
2.1 初期排水和經常性排水
施工人員先要做好初期排水以及經常性排水,保障施工排水工作效率。進行初期排水工作過程中,主要是針對基坑積水以及滲透水的排水,初期施工過程中,要實施相應的土方石以及基坑開挖,因此在相應基坑當中,有可能會出現積水,加上滲透的問題難以有效解決,因此還有可能會出現基坑漏水或者圍堰滲水等問題,對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產生影響。針對這種現象,要求相應施工人員能夠妥善開展排水工作,從而保障工程施工的順利實施。經常性排水是一種隨機性工作,有需要的時候就需要進行排水。
例如某水工建筑具體施工過程中,雨水、施工廢水和工程養(yǎng)分等均受到影響,相應技術人員針對這一情況,開展相應的排水工作,這樣做對整個工程的順利施工提供了促進作用。該水工建筑在施工前期,沒有對廢水和施工養(yǎng)護水進行及時排除,導致這一階段的施工均受到影響,導致工期被延誤,并且影響了工程質量和工程施工效果。此后,該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相應技術人員總結經驗,對廢水進行及時排除,從而保障該工程順利實施。
2.2 輕型井點系統(tǒng)減低地下水位
對輕型井點系統(tǒng)進行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地下水水文,該技術主要被施工人員應用在流性土質的施工中。對于流砂土質而言,具體施工中,因為流砂的影響,有可能會因為地下水的流動而產生流動,長期影響下,則會形成比較平穩(wěn)的砂層,但是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對該區(qū)域進行開挖或者鉆井,從而導致這一平穩(wěn)狀態(tài)被破壞,從而促使這一砂層再次受到沖擊,井管的四周出現崩塌現象,這種情況下,嚴重影響施工排水的順利進行。對于上述情況,技術人員對輕型井點系統(tǒng)進行應用,讓地下水降低,有效減少了地下水給工程施工所帶來的影響,避免井管四周出現崩塌現象,為工程的順利施工提供保障。
2.3 管井法的應用
管井法適合應用在沒有流砂地質的施工中,該種方式的應用,能夠確保排水工程的順利實施,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對工程施工所帶來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如果工程施工所在的地區(qū)沒有流砂地質,但是不同位置的地質實際情況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這種情況,對于水工建筑進行具體施工期間,不能采用同一種方式進行排水。井管法的應用則為優(yōu)質之選。對管井法的應用,技術人員針對不同位置的實際情況,適當的對減壓井的數量進行調整,在不同類型的減壓井當中,可以合理配置水泵機,在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施工排水工作的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促使不同減壓井中水泵機組均能夠順利工作,需要適當的降低地下水,從而避免其對整個工程建筑的施工帶來影響。
2.4 對抽水設備的應用
技術人員結合相應施工方案對基坑進行排水,要求對單位時間、經常性排水量、初期排水量等進行計算,主要計算公式選擇的是Q(泵)=Q/(αxnxγ),對這一公式進行應用,能夠對不同排水工作中所需要使用的水泵排水能力進行計算,對兩者內容進行綜合性分析,針對經常性排水以及初期排水的各個階段抽水設備做出綜合分析,還可以適當的增加幾臺潛水泵,對于小面積積水進行排除過程中,設置相應水泵,這就提升了排水能力。
3 案例分析
貴州某水電站,該工程為九級水電站,整個水電站的壩軸長度為200m,其中左側的長度為70m,右側的長度為50m,其中左側的壩屬于非溢流壩,該壩的長度為9m,右岸接頭壩段的長度為30m。在這一水電站中,施工開挖深度中最深位置為16m。
該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首先根據這一水電站工程設計需求,針對河道做出了針對性的控制,然后為其設置了大量的排水溝以及截水溝,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積水,從而導致工程受到影響。施工人員針對河床實施圍堰施工工程中,因為河道兩邊的土質均是黏土,這種土質存在較好的滲透性,因此該工程并沒有使用草袋黏土和土工膜。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確保圍堰的效果,相應施工人員構建了垂直形式的土巖石結構圍堰,在這一基礎上,使用泥漿針對已經成型的圍堰進行進一步加固,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圍堰防滲性能以及整體的穩(wěn)固性得到提升。最后,技術人員為了保障圍堰的效果能夠始終發(fā)揮,直到工程結束,施工人員還在河流上下游結合已經確定的距離,構建了相應的土石圍堰,這樣能夠保障圍堰的效果最大化發(fā)揮,這樣做還能夠確保在突發(fā)情況發(fā)生之后,對其進行及時處理,以防止整個水電站工程施工受到影響。
4 結束語
水利工程施工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證工程質量,施工質量關乎企業(yè)的發(fā)展。要想確保工程質量,其中排水工作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排水施工中,不但要對不同階段的排水工作進行合理安排,并且還需結合不同地質情況對排水方式進行科學選擇。此外,排水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技術人員具備較高的能力和技術水平,才能夠充分滿足排水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龍虹宇.水工建筑的基坑開挖施工技術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8(17):265~266.
[2]李春紅.水工建筑基坑開挖施工技術措施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07):295~296.
[3]陳嫚莉.水工建筑的基坑開挖施工技術措施分析[J].科技資訊,2015,13(18):106~107.
收稿日期:20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