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質災害的治理對于當地經濟以及人們的安全有著很大的關系,值得人們重視。本文將會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性地提出邊坡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保證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以及安全性。
關鍵詞:地質災害;邊坡穩(wěn)定;山體排水
中圖分類號:P6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6-0235-02
在地質災害治理施工中,經??梢园l(fā)現邊坡不穩(wěn)定的現象,即滑坡問題,滑坡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是在山區(qū)或水電站這些地方展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施工,若其邊坡發(fā)生不穩(wěn)定的情況,就可能引發(fā)滑坡等災害,這樣輕則會給施工帶來很大的阻礙,影響施工期限,從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更加嚴重的則是會對周圍的人們造成生命威脅。
1 邊坡的穩(wěn)定性
邊坡的穩(wěn)定性是邊坡巖和土體在一定坡高和坡角下呈現的穩(wěn)定情況。通常來說,天然斜坡的或部分設計不規(guī)范的人工邊坡會出現邊坡穩(wěn)定性不足的問題[1]。而這些穩(wěn)定性不足的邊坡如果遇到更強的重力或者水沖和地震等就很容易出現崩塌的情況,這樣就會致使相關的路面交通中斷、建筑坍塌等情況發(fā)生,這些就會對當地的經濟財產帶來巨大的破壞,更加嚴重的是對周邊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巨大的威脅。在地質災害的治理工作中,必須對邊坡的穩(wěn)定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做,可以使人們的生命以及財產得到保障,不僅如此,還能對地質災害邊坡穩(wěn)定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預測,這樣就可以及時進行防治,降低其對人們的危害,這樣就可以在保證人們安全的同時,促進當地的經濟發(fā)展。圖1是地震滑坡與邊坡災害防治圖。
2 地質災害中邊坡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
2.1 自身巖石以及土壤的影響
對于不同的地區(qū)而言,其山體也是不一樣的,其山體的主要組成成分也是不一樣。有些山體的主要成分是巖石,有些則主要是土壤。不過,山體的天然斜坡,其穩(wěn)定性是就是受其巖石或土壤構成的影響。不管是巖石為主體或是土壤為主體的山體,其山體的構成都是因為物理力學而組成的,巖石與土壤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讓其粘合在一起。若山體巖石受到很長時間的風化,就會導致山體巖石的不斷弱化,巖石間的相互作用力也會不斷減弱,這樣最終就會引發(fā)滑坡現象。同理,主要成分是土壤的山體,如果經歷不斷的暴雨,其土壤長時間被雨水浸濕,就會導致土壤的粘合性降低,進而引發(fā)滑坡以及泥石流的發(fā)生。
2.2 外界因素
所謂的外界因素也可以說是自然因素,在這些引發(fā)滑坡的自然因素中,有風化、水浸等原因,除此之外,有個十分關鍵的因素就是地震。通常情況下,那些比較強烈的地震還會導致山體巖石或土壤相互間的作用力出現變化,還會讓巖石或土壤其內部的應力也出現變化。如果在一段時間,山體巖石或土壤這種變化出現劇烈的變化,一旦超過山體所能承受的范圍,就會引發(fā)滑坡災害。比如前些時間的九寨溝地震,就導致不少山體因此發(fā)生滑坡以及小范圍的坍塌現象,這就是因為其地震比較強烈,超過了山體符合的范圍。
2.3 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對邊坡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的情況中,十分多見的便是在滑坡防治工作中增加邊坡穩(wěn)定性。不過,更關鍵的便是因為人們大量地施工給山體邊坡的穩(wěn)定性造成嚴重的破壞。比如,人們在山體進行采礦的時候,會對山體的邊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這會讓邊坡的穩(wěn)定性下降,還會對整個山體的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除此之外,還可能是因為大型機器的使用,其產生的聲音震動了山體,這樣也會引發(fā)滑坡災害的產生。還有就是部分工程的建設需要爆破和排水,也可能是因為施工方法不當,在地質災害工程施工中,沒有對穩(wěn)定性比較差的圍巖進行支護襯砌,這樣就會導致山巖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最終引發(fā)邊坡問題。
3 地質災害中滑坡的治理
3.1 做好山體排水
在地質災害的治理工作中,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排水工作。從以前的地質災害的相關經驗可以看出,不少的地質災害都是因為水這個因素發(fā)生的。因此,在地質災害的治理中,第一個需要做好的就是排水。此外,在地質災害出現后,山體周圍也通常會出現很多的水,若是無法及時地將其排放,那么山體周圍的積水就會堆積在這里,將很有可能再次引發(fā)滑坡災害。不論是對滑坡展開治理,還是對其他地質災害進行治理,都需要重視排水工作。通常而言,要想將排水工作做好,就需要在地表水的周圍挖掘渠道,這樣就可以讓積水通過這些渠道進行分流等方式的排放,如此便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水對山體的損害,不僅如此,山體周圍的地下水則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抽排,這樣就能及時的將地下水進進行疏通,避免山體存在大量的地下水。
3.2 邊坡穩(wěn)定性的處理
導致邊坡穩(wěn)定破壞的原因有很多,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導致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出現,對滑坡的治理需要結合邊坡的穩(wěn)定性。有些山體存在滑坡的可能性,對于這些山體,需要不斷地展開邊坡的加固處理,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出現滑坡的現象,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為邊坡不穩(wěn)定而出現的地質災害。具體來說,可以設置抗滑樁加強邊坡的穩(wěn)定性。
3.3 增加防護設施
除了做好山體的排水以及邊坡穩(wěn)定的處理,還需要增加防護設施。關于滑坡的防護措施,通常是通過防護設置防滑擋土墻,其往往會設置魚滑坡段的下方位置,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阻擋滑坡帶來的沖擊,從而降低滑坡造成的地質災害,避免其嚴重破壞當地的經濟以及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可以在滑坡段種植一些植被,這樣植被的根莖就會對滑坡產生一定的抓力,從而加強山體間的相互作用力[2]。
3.4 減荷和壓腳
通過減荷和壓腳的方法可以讓邊坡更加完善,讓其擁有比較好的平衡性。這種方法具體的展開是減少上部荷載以及下滑力,對下部進行壓腳,這樣就可以讓邊坡擁有比較大的阻滑力。不僅如此,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滑坡情況來實施,從而合理地選擇減荷以及壓腳的方式。
3.5 鋼筋錨固
有一些巖體邊坡其并不穩(wěn)定,或者這些巖體邊坡有著裂隙存在,若巖石相對完整,就可以采用鋼筋錨固的方法,還需要對錨桿長度展開合理確定,然后讓其穿過滑坡體,不僅如此,還需要達到母巖1/3的位置。對于錨桿的制作,可以采用鋼筋束以及鋼索,并且通過高標號的水泥漿對其展開封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也讓人與自然之間發(fā)生了很多沖突。若邊坡穩(wěn)定性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引發(fā)滑坡災害,這對于當地的經濟建設以及人們的生命安全都將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因此在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中,必須加強邊坡的穩(wěn)定性,做好相關的排水工作,還有一些地質災害防護設施的建設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還需要全面地展開地質災害的防治,這樣就可以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促進當地經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權樹恩,劉金民,孫 祥,等.分析礦山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中邊坡穩(wěn)定問題[J].世界有色金屬,2017(21):188+190.
[2]劉海波.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中邊坡穩(wěn)定問題及滑坡治理方法[J].西部探礦工程,2015(08):5~7+9.
收稿日期:2018-8-9
作者簡介:王曉江(1986-),男,貴州黔西南州人,工程師,本科,從事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