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某擴機工程廠房位于河道內,基礎下地質情況復雜,采用鉆孔灌注樁施工。因灌注樁工程屬永久性的隱蔽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難度較大。本文以該項工程為對象,闡述了鉆孔灌注樁在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與缺陷樁的補救措施。
【關鍵詞】廠房;基礎工程;鉆孔灌注樁;質量控制
一、工程概況
該地面廠房位于額爾齊斯河大拐彎左巖Ⅰ級階地漫灘上,地形較平坦。該廠房建基于覆蓋層上,承載力及抗變形性能較低,工程地質條件較差,天然狀態(tài)不能滿足廠房建基要求。根據(jù)設計,基礎須采用鉆孔灌注樁,工程樁的總數(shù)量在44根,主廠房28根,副廠房16根,尺寸都為¢1000。樁的持力層選用弱風化花崗巖層,需要保持樁尖進入巖層100mm,樁長平均在40m左右。
二、現(xiàn)場施工的質量控制
該廠房灌柱樁于2011年10月開始施工,因北疆天氣情況較差,可以施工的時間較短,為不影響施工總進度,所以必須在12月交完成所有灌注樁的施工,增加了施工質量控制的難度。為保證該廠房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現(xiàn)場采取質量預控及過程控制的工作方式對工程質量進行控制。
1.灌注樁試驗孔質量控制
為了使沖擊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能夠達到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要求施工單位對具有代表性的首根樁1#樁作為試驗樁進行施工,并在施工中對試驗樁各個工序進行了控制和檢測,其結果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的要求。
試樁施工中,嚴格按照試樁方案進行,通過試驗樁各個工序的施工,基本達到了即定目標,確定了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藝和各工序技術指標。為以后多孔同時施工取得了第一手寶貴的現(xiàn)場資料。
2.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2.1成孔過程
(1)要求承包人及時記錄每臺鉆機的鉆進記錄、開鉆標高、完鉆標高、鉆孔進尺、地質描述等。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及時檢查各種記錄。由于本工程承包單位有多次施工過灌注樁的施工經(jīng)驗,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記錄表格及內容較齊全。
(2)要求鉆孔過程中護筒周圍不得有積水,以防護筒坍陷。該工程樁基位于河道內,積水較多,要求承包人采取排水溝形式將護筒周圍的積水排干凈。
(3)對成孔過程中泥漿的密謀、含砂率應進行檢查。泥漿的密度測定值應控制在1.3g/cm3以下,含砂率應控制在4%以下。
(4)及時觀察、記錄每臺鉆機的進度狀況,確認符合施工組織設計的進度要求。施工過程中,在平均30m處,鉆進進度緩慢,原因是該處位于含塊碎石土砂層,局部碎石較大。要求承包人及時調整施工進度計劃,以滿足總體進度要求。
(5)鉆孔到位后,當鉆孔經(jīng)自檢認為達到設計要求時,會同設計單位對成孔進行檢查、驗收,確定該樁的鉆進深度、人巖濃度、終孔時的巖石質量評價,并做好影像資料。
(6)對清孔進行驗收,控制沉渣厚度在100mm以內。達不到要求的,要求繼續(xù)清理,直到滿足設計要求為止。
2.2鋼筋籠施工
經(jīng)檢驗合格的鋼筋籠,入孔前要按隱蔽工程驗收標準進行驗收,確認后才可安放。安放時要確保鋼筋籠對中,同時吊裝過程中防止變形。鋼筋籠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檢查鋼筋籠吊放前的垂直校正。吊裝時采用20t吊車吊裝,吊裝過程中,嚴格要求速度,保證鋼筋籠的垂直度。
(2)就位后及時測量鋼筋籠頂及底高程,誤差不得大于5cm。
(3)灌注樁樁頂安裝固定裝置,鋼筋籠就位后立即固定。
(4)做好鋼筋標準節(jié)和非標準節(jié)的長度測量、鋼筋籠總長度的測量和記錄;同時對保護層墊塊的安置進行檢查。
(5)吊放鋼筋籠時,現(xiàn)場監(jiān)理要對鋼筋籠搭接接頭的焊接長度及質量進行檢查和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xù)吊裝。
2.3混凝土制備的質量控制
(1)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不低于施工圖紙規(guī)定的C25。
(2)根據(jù)試驗樁及規(guī)范要求,確定水下混凝土坍落度為18cm~22cm;水泥按合同要求使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用量不少于350kg/m3,含砂率40%-50%,并按照配合比設計摻用外加劑,水灰比不大于0.6。
(3)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徑應不大于導管內徑的1/6和鋼筋最小凈距的1/3,并不大于40cm。
2.4孔內水下混凝土灌注質量控制
(1)導管下口至孔底間距選為30cm~50cm。
(2)初灌混凝土時,宜先灌少量水泥砂漿導管和儲料斗的混凝土儲料量應使導管埋深不小于1.0m。
(3)灌注混凝土應連續(xù)進行;導管埋入深度應不小于2.0m,并不應大于5.0m;混凝土進入鋼筋骨架下端時,導管宜深埋,并放慢灌注速度。
(4)終灌時,混凝土的最小灌注高度應能使泥漿順利排出,以保證樁的上段質量。
(5)樁頂灌注高度應比設計高程加高50cm~80cm。
(6)灌注樁實際灌注混凝土量的充盈系數(shù)不得小于1.1。
(7)要求承包人隨時測定坍落度,每根樁留取試塊不得少于一組;現(xiàn)場監(jiān)理抽取不小于承包人所取試塊的7%。
(8)在樁基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現(xiàn)場監(jiān)理要進行旁站,出場異常情況應及時記錄,并及時處理,不能當時處理的應在驗樁時提出,確保灌注樁質量。
三、灌注樁檢測及缺陷處理
1.灌注樁檢測
當鉆灌注樁混凝土灌注完成28天后,要按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對成樁質量進行檢查。
低應變檢測質量
對成樁的44條灌柱樁,按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抽取了20條進行低應變檢測,達到Ⅰ類樁的有11條,占檢測總數(shù)的55%;達到Ⅱ類樁的8條,占檢測總數(shù)的40%。
(2)高應變質量檢查
對成樁的44條灌注樁,按規(guī)范要求抽取了3條進行高應變檢測,承載力均滿足設計要求,樁身完整,為Ⅰ類樁。
(3)鉆芯取樣質量檢查
按規(guī)程要求,成樁的鉆芯取樣檢查數(shù)量為3%,且不少于3根,本次抽取3根。抽芯時取出樁芯混凝土進行了抗壓強度檢測,全部滿足混凝土設計強度的要求,同時滿足成樁傾斜、樁長、樁身混凝土密實程度和樁底沉渣厚度的規(guī)范要求。
2.缺陷處理
經(jīng)過成樁質量檢查發(fā)現(xiàn),其中1根樁混凝土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屬斷樁。主要原因是:鉆孔灌注樁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導管提起時速度較快,導致導管脫離已澆的混凝土面,泥漿或砂礫進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開使混凝土變質或截面受損,從而使樁不能滿足受力要求。對此,現(xiàn)場監(jiān)理會同業(yè)主、設計、施工等單位共同研究補救措施。經(jīng)研究決定采用原位置重新打樁的方法,監(jiān)理和業(yè)主共同認可后,由施工單位實施。施工單位按補樁設計,重新進行了補樁施工。接受成樁缺陷的經(jīng)驗教訓,補樁時,施工單位嚴格執(zhí)行施工規(guī)范,加強了質量控制。補樁完成后對該樁進行質量檢測,確認合格,質量符合設計要求,經(jīng)各方簽證確認后,進入下一工序的施工。
四、結語
該廠房位于河道內,地質情況復雜,任何一道工序出現(xiàn)問題都將影響到廠房的安全。為此,施工現(xiàn)場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參建各方本著以科學的態(tài)度,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要求,并且通過自身的努力、扎實的工作,嚴把質量關,確保了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