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政府為解決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新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即為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當前,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已被廣泛實施,這是加強中國水資源管理的新措施。但是,由于系統(tǒng)從開始到現(xiàn)在還不算太長,研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反思,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最嚴格的人水和諧理論關系、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含義以及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關系。
【關鍵詞】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思考
前言:
目前,我國擺脫水資源短缺和水資源污染的關鍵因素是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體制。直到20世紀,國際上才引入了水資源綜合管理的概念,并根據(jù)實際操作經(jīng)驗,不斷更新完善管理方式和理念,在進行廣泛推廣的同時得到各國的認可。
1、管理體制的背景與內涵
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中國是世界上水資源最匱乏的國家。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很少,大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另外,中國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在用水效率和節(jié)水水平上相對落后。污水處理效率低下,水資源浪費現(xiàn)象嚴重,使得水資源更加緊缺,供需矛盾尤為凸顯,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是我國政府在這一緊迫形勢下提出的一項重要管理措施。
主體內容是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內涵所在。在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施行。其中“三條紅線”和“四項制度”是該制度的核心內容?!叭龡l紅線”分別指“用水效率控制紅線”、“水功能區(qū)限制納污控制紅線”以及“水資源開發(fā)總量的控制線”;“三條紅線”一一對應的三條制度和“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合計為“四項制度”。同時,“四項制度”也是落實“三條紅線”重要制度保證。
處理目標。從制度提出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來探究,該制度是在我國人與水的關系的矛盾日益突出,許多水問題相互交織、日益嚴重的現(xiàn)狀下,旨在以客觀現(xiàn)實來解決水資源管理的迫切需求。其出發(fā)點和目標是通過更加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改善人與水的關系,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解決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問題。
2、最嚴格水資源管理體制的缺陷與分析
2.1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缺陷
即使最嚴格的水管理系統(tǒng)已經(jīng)開始實施,但各別人仍然質疑它的提議,甚至不給予支持。例如,對該制度中的“最嚴格”的理解和認識。然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體制與國際上常用的水資源綜合管理仍有差異。
2.1.1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際上是一個在中國的水資源綜合管理系統(tǒng)。主要是為提升水資源的管理。同時,它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不僅是為了解決中國嚴重的水資源問題,還是為了改善落后的水資源管理問題。需要有效的行政工作來支持它。作為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具有其完整的內涵,不容隨意拆分。
2.1.2改善水資源與人之間矛盾的最佳途徑是頒布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當前,中國處于發(fā)展階段,技術水平不高,此外,人們對于水資源的保護意識還不夠強烈。因此,“三條紅線”的提出,不僅增強了水資源的利用效果,還有利于宣傳保護水資源,同時,此類方法使政府部門和群眾更容易接受和了解,使水資源行動的保護行之有效,推動水資源的綜合治理。
2.2人水和諧治水理論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關系
在21世紀初期,人水和諧治水理論在我國被首次提出,時至今日仍在踐行中。事實上,人水和諧的理論在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實施過程中是最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因為人水和諧理論能夠正確引導人們實踐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任務。也就是說,在開發(fā)利用水資源的工作中,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保證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發(fā)展。另外,“三條紅線”的制定是以人水和諧為目標的。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體制的過程中,要注重人水和諧的目標,努力實現(xiàn)人水和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三紅線”的標準控制指標以及工作標準。換句話說,最嚴格的標準是有一個規(guī)定限度的,而且在條件意義上也是有嚴格限制的。實施過程要比平時水資源管理更嚴苛,以實現(xiàn)人與水的和諧。
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的實施將極大地促進中國實現(xiàn)人水和諧的目標。中國的水資源管理的核心力量是人水和諧理論。在中國水利工作是由人水和諧理論為指導,對中國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這是一個重要的法則。然而,人水和諧理論只是一個提供方向的概念。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將嚴格規(guī)范水資源總量的使用,利用水資源來清除污水或污水總量。這些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的目標是與人水和諧統(tǒng)一,是推動人水和諧重要實現(xiàn)途徑。
2.3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體制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關系
事實上,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不僅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還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基本支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從根本上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改變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現(xiàn)象,推動人與自然和平共處,是支持生態(tài)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此外還是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資源基礎;生態(tài)文明建設不但是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體制的外在動力。迫切需要解決當前水資源短缺和當前在中國水環(huán)境惡化的情況。于是,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不但改善水利基礎設施,還能夠完善配套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水資源承載能力,這是實現(xiàn)我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外部動力,也是最近的一個重要主題。
結束語:
綜上文所述,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系統(tǒng)正式提出和施行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因此,有必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進一步研究和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使這項制度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解決我國的人與水資源不和諧的矛盾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J],中國水利,2011(4):1-4.
[2]左其亭,胡德勝,竇明,等.基于人水和諧理念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研究框架及核心體系[J].資源科學,2014,36(5):906-912.
[3]左其亭,李可任.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理論體系探討[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3,11(1):13-18.
[4]曾揚.湖南省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踐與思考[J].湖南水利水電,2016(1).
[5]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之二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tài)修復推動農業(yè)綠色發(fā)展[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6(3).
[6]邊境,弓健.國家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組對吉林省2014年度工作開展情況實施考核[J].吉林水利,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