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文(四川)
倉頡造字時,曾用羊來詮釋生活。
打開漢語字典,一大批帶著青草氣息的字奔涌而出:鮮,美,羹,糕,祥,詳,群,養(yǎng),善……
羊不只是養(yǎng)命的食物。
從味覺上詮釋是生活的充裕與多樣。是羹,是糕,是鮮……
三羊開泰,被羊帶領(lǐng)著感受美,走進善。享受盛世的祥和與安康。
將羊拴在樹上是樣,佯是人與羊緊相依偎,眾羊生活在一起是群。
……因為有了羊,漢字多了一片誘人的草原。
如果想理解得更加深詳,請帶著字典走入羊群,聽一聽羊的發(fā)音。
咩咩聲中,每一個身體里含著羊的字都泛出綠。
只有當(dāng)念讀的腔調(diào)中,將咩作為韻母才能理解漢字描述的生活。
羊是上天在青草鋪就的大地上,精細描出的地標(biāo);是用實物注冊在大地上的商標(biāo)。
羊吃草,行走。是寫實版,也是動漫版。
鮮活得可以牽在手里,吃到嘴里。是親口品嘗后就深深留在味覺上的鄉(xiāng)村,并被口碑重新樹起。
是離鄉(xiāng)在外的人除了親人之外丟不下的掛念;是與母親乳汁一樣深刻的記憶;是無法仿制的感情。
是患著嚴重思鄉(xiāng)病時,家鄉(xiāng)一塊風(fēng)干羊肉,伴著白酒沖服就能去痛的良藥。
仿著草地,羊身上長出綿密厚實的毛。
在最寒冷的冬天被羊皮襖裹著,如兒時被母親抱在懷里。
把羊皮從羊身上脫下來,一張張鋪在地上,是不是就能覆蓋整個草場?
羊一生吃過的草,或許就是羊身上長出羊毛的數(shù)量。
冬天枯草衰敗。忍不住替裸露出的大地寒冷。
春天來臨,不敢把換下的羊皮襖在太陽下晾曬得太久。
怕春風(fēng)一吹,皮毛全復(fù)活成春草,重新長到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