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大家都很熟悉,現(xiàn)代人一般認為葵就是常見的向日葵,原產地在美洲,明朝時鄭和帶回來的種子。其實葵也是一種菜。
《詩·豳風·七月》: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痹谶@里,葵是一種蔬菜。
在古代很多詩句里,都影影綽綽藏著葵的影子。古樂府詩中的《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边€有《十五從軍行》:“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采葵持做羮,不知貽阿誰?!敝辽僭跐h代,葵還是菜園中、院子里常見的蔬菜或者野菜,而且它主要的烹調方法是做成菜羮。所以在馬王堆的漢墓里,辛追夫人的身側就有一袋葵菜的種子。在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中被司馬懿和崔琰共贊的冬葵,不僅救苦救難,還能撫慰人的腸胃。
如果光靠詩文證據,吃過這種蔬菜的文化人數(shù)量恐怕要超過其他所有蔬菜,鮑照、陸機、李白、杜甫、白居易……當然名單只能截至元明之前。
關于葵這種在歷史時間里漸行漸遠的蔬菜,有很多學者考證:唐代時,西域來的菠菜就已經對葵造成了沖擊。到南宋《夢粱錄》里提到四時蔬菜的時候,葵已經失去了常備蔬菜的席位。及至元代,王禎的《農書》里說“而今人不復食之,亦無種者”。
元明之后,葵在蔬菜界地位越來越低, 《齊民要術》里,種葵尚被列在種植蔬菜目錄里的第一位,春天、秋天、冬天都可以種。到了李時珍那個時代,只剩冬葵,而且被下放到了“草”的行列中。冬葵留下的原因,據說是藥效很好。
如今傳世的葵菜,大抵只有西南、湖南、江西一帶的人還種植來吃,最常用的名字叫“冬寒菜”或者“冬莧菜”,如今大致公認說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