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上數學課時應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滲透于數學課堂,只有這樣,數學課堂才能變得有吸引力、有活力。所以,如果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滲透于復習課中,肯定也能夠提高復習課的效率。本文就來談談要怎么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滲透于小學數學復習課堂,以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
自主梳理,展現能力
一般認為,數學素養(yǎng)是指當前或未來生活中為滿足個人成為一個會關心、會思考的市民而需要具備的認識、理解數學在自然、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的能力;做出數學判斷的能力以及參與數學活動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盡量滿足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讓學生成為一個具有思考能力的人。這就要求教師上課不再是“教案獨角戲”,而是要讓學生也積極參與進來。
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合理猜想
杜威說過:“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fā)點的?!睂τ跀祵W也要有大膽的“幻想”。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數學并不像其他學科,要想數學學得好就必須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與合理猜想。例如:三年級數學“長方形的面積”中的一道復習題:“已知長方形的周長為16厘米,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許多學生看到這一題,都呆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有幾個機靈的小家伙立馬大叫:“老師,題目錯了,你沒有給我們長或者寬?!蔽倚α诵φf:“題目沒有錯哦?!蔽覄倓傊v完這句話,就有小朋友舉手小聲地說出自己的猜想:“老師,我想了想,我猜這一題求出來的不止一個長方形?!蔽艺f:“是的,你真棒,你把你的猜想大聲說一遍給全班同學聽?!蓖瑢W們聽完以后恍然大悟,紛紛開始動筆計算,E/gZg8XztDX6JH+Rd8nN03SiXitvXRB0UnnApYEJYd8=許多同學羅列出了好幾個答案,于是我把他們的答案列成表格:
許多同學只列出了這些答案,有些同學則是寫出了長為4厘米、寬為4厘米、面積為16平方厘米,但后來又劃了,不太相信自己的猜想。不過當看到我多畫了一欄表格時這些孩子立馬說道:“老師,最后一欄我知道應該填4,4,16?!蔽衣牶笠擦ⅠR假裝一臉茫然地發(fā)問:“為什么,這個不是正方形嗎?我們這里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啊?!焙⒆恿ⅠR說:“我覺得正方形也可以算作長方形?!蔽衣犃诵χf:“你說得非常對?!蔽矣洲D身面向全班同學說:“有人知道為什么他說得對嗎?”這時課堂上沸騰聲一片,許多學生說:“它有四個直角。”“沒有其他特征了嗎?”我問。又有小朋友叫:“它對邊相等?!弊詈螅野褜W生的論述進行了總結,并把表格填完整,又問道:“從表格中大家能發(fā)現什么?”
許多學生大叫:“周長一樣時,長方形的長越長,寬就越短?!薄按蠹艺姘?,大家只發(fā)現長寬之間的關系,那還有沒有其他的,比如面積有什么變化,它的變化和什么有關?”教室瞬間安靜下來了,我本想宣布正確答案,突然有只小手舉起,說:“周長一樣的時候,長和寬相差越少,面積就越大。”“你太棒了?!蔽腋吲d地稱贊道。
通過這堂復習課,我明白了即使是復習課也不應該演“教案獨角戲”,應該讓孩子多參與、多思考、多猜想,以滲透數學核心素養(yǎng)。
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向學生列舉一些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的例子,讓學生深刻地記住這個道理,并且在課后會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下面我來舉個例子說明。
在三年級數學復習課中用面積單位填空是個難點,一開始我只是不斷地列出一些如“一本書的封面大約6平方( ),一張課桌大約60平方( )?!边@種常規(guī)題目給學生做,學生做兩天便覺得枯燥乏味,不想做了,而且大部分孩子依舊不能完全掌握相關知識點。后來我有一次在聽其他教師的課時受到了啟發(fā),于是擬出這個題目:今天早上我急匆匆地從1平方(分米)的床上跳起,然后來到1平方(厘米)的浴室刷牙洗臉,我愛洗臉,因為我1平方(米)的毛巾非常漂亮……同學們聽完立馬哄堂大笑,叫著:“錯了,錯了,床和浴室太小了,毛巾太大了?!笨吹剿麄兊姆磻液芨吲d地說:“大家既然發(fā)現錯了,但是不能沒有依據,今天就請大家回家量一量并計算題目里出現的物體的大小,改正錯誤并且把這個題目進行擴寫?!?/p>
經過這個實際的例子,大部分同學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面積單位。所以,數學課堂應該通過滲透核心素養(yǎng)、結合實際例子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復習課中的滲透,絕不只是上述所見。作為一線教師,我深知我的教學能力還有待提升,我還需更加深入地滲透數學核心素養(yǎng)于教學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