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臣
摘要:種鴨的養(yǎng)殖目標是獲得更多的合格種蛋,孵化出更多的優(yōu)質雛鴨,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要重視種鴨的飼養(yǎng)管理,針對于此本文對種鴨飼養(yǎng)的管理要點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種鴨;飼養(yǎng)管理;技術
種鴨作為繁殖動物,最重要的是可以為飼養(yǎng)者提供更多的仔鴨,而要想獲得最多的仔鴨,首先需要提高合格的種蛋數量,其次,還需要提高種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后,孵出的仔鴨還要足夠健康。所以,種鴨的飼養(yǎng)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將對這一方面進行介紹。
1種公鴨的選育
種公鴨的選育十分重要,需要在育雛期、育成期和性成熟前期三個階段進行,缺一不可。這樣才能保證用于配種的種公鴨生長發(fā)育良好,身體健康,體格健壯,才能挑選出性器官發(fā)育良好,精液品質優(yōu)良的種公鴨。進入育成期后,建議將公母鴨分開飼養(yǎng),將公鴨進行放養(yǎng),提高其運動量,增強體質。在配種的20d前再放回母鴨群中。
2公母比例應適當
在春冬季節(jié),適宜的公母比為1:20,夏秋節(jié)可以提高到1:30,這樣的比率,受精率可以達到90%及以上。同時,進入配種季節(jié),要注意觀察公鴨的狀態(tài),注意是否有異常,如傷殘等,如果發(fā)現異常,及時挑出,并進行補充。
3日常管理
種鴨的飼料中應當增加青綠飼料和維生素的含量,在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還可以適當添加VC,提高種鴨的抗應激能力。舍內的墊草要保持干燥和清潔,及時更換污染墊草。種蛋要及時收集,并進行消毒。保持圈舍周圍環(huán)境安靜,避免出現驚群。
種鴨的發(fā)育有差異,有時還會特別明顯,所以,在種鴨育成期,需要進行調欄。將體重過大,以及過小的種鴨挑出,進行單獨飼養(yǎng),以保證整群的均勻度在80%以上。
種鴨的體重管理很關鍵,從第3周開始,就需要進行稱重,一般空腹稱重。抽樣數量不得少于10%~15%,根據稱重情況,確定每日的投喂量。
4溫度控制
種母鴨最適宜的溫度是15~18℃,當溫度低于5℃,或者高于35℃時,就會對母鴨產生不良影響,造成產蛋性能下降。所以,在冬季應當做好圈舍的保溫工作,同時還要注重圈舍的衛(wèi)生和清潔,做好通風工作,防止呼吸道疾病。在夏季,外界溫度高,需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做好通風,防潮,定期進行消毒。
5光照管理
產蛋階段,種母鴨最好保持16h的光照,如果自然光照不足,需要在夜間進行補光。
6產蛋
母鴨喜歡在窩內產蛋,所以需要給母鴨做窩。做窩的材料可以選擇柔軟的稻草,也可以是青草,窩做好后,母鴨會主動進入窩內產蛋,不需要進行調教。產蛋窩做好后,將窩放在舍內隱蔽處,母鴨產蛋后,及時將蛋取出,這樣既可以避免鴨戀窩,也可以減少蛋的破損。
7種蛋的管理
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給母鴨做窩,讓鴨在窩內產蛋。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在鴨的產蛋處鋪設墊料,并且保持墊料的干燥和清潔衛(wèi)生。母鴨產蛋后,及時撿蛋,防止冬季被凍壞,也可以防止種蛋被污染。蛋箱中墊料要保持新鮮、松軟。
種蛋要儲存在13~15℃,相對濕度75%~78%的地方。存放時,蛋的大頭在上,小頭在下。存放時間不能太長,夏季應不超過3d,冬季不超過7d。
8強制換羽
為了縮短種鴨群的休產期,加快種鴨換羽過程,提前開產,保持種鴨產蛋整齊,需要對種鴨進行人工強制換羽。換羽時間選擇產蛋率下降到50%以下時進行。換羽前,通過有意驅趕,舍內不給燈光等措施,人為給鴨群各種刺激,與此同時,減少飼料投喂量。等鴨的翼部肌肉開始收縮時,進行拔羽,這個過程同樣要進行停料。當羽毛拔除干凈后,給鴨提供柔軟的干草,并逐步提高飼料質量,促進新羽毛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