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昌,吳凌云
(福建省農田建設與土壤肥料技術總站, 福建 福州 350003)
化肥是作物增產的基礎,對作物生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農業(yè)生產中投入的主要資源種類?;首鳛轲B(yǎng)分資源投入的主要形式,投入量逐步增加,例如福建省化肥施用量由1975年的11.84萬t(氮磷鉀純量,下同),增加到2016年的123.84萬t, 41年里化肥用量增加了近11倍[1]?;式o作物帶來增產的同時, 由于作物養(yǎng)分需求和養(yǎng)分供給的不平衡,施肥增產效率逐漸下降,由此導致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目前國內通過農戶調查提出了許多關于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措施建議[2-11]。本研究通過調查福建省規(guī)模種植戶在水稻、茶葉、柑橘、甘藍等4種作物的施肥量和施肥次數,為指導福建省作物合理施肥提供參考。
2017年福建省農業(yè)廳在全省范圍內進行化肥施用情況監(jiān)測調查,選擇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yè)企業(yè)等種植面積3.3 hm2以上的規(guī)模種植戶進行化肥施用情況調查。在每個設區(qū)市選擇3個重點縣(市、區(qū)),每個重點縣(市、區(qū))選擇2種主要作物和4種次要作物,主要作物調查10個規(guī)模種植戶,次要作物調查3個規(guī)模種植戶,全省共調查768個規(guī)模種植戶。調查工作由縣農技人員實施,采取統(tǒng)一的農戶化肥施用情況調查表進行調查,調查對象為糧食(水稻、甘薯等)、果樹(柑橘、龍眼等)、蔬菜(大白菜、甘藍等)、茶葉、毛竹、煙草六大類農作物。根據調查情況,選擇水稻、茶葉、柑橘、甘藍等4種作物為本次研究對象。
2017年福建省農業(yè)廳選擇高校、科研院所、農業(yè)部門等土肥方面的專家進行調查。調查工作由省級農業(yè)科技人員完成,采取統(tǒng)一的化肥使用建議調查表,選擇水稻、茶葉、柑橘、甘藍等4種作物為本次研究對象。
調查數據用EXCEL處理分析。
土肥專家調查結果(表1)表明,水稻整個生長期化肥推薦施用量為330~450 kg·hm-2,施肥次數3次,分別是插秧前基肥、分蘗期追肥、抽穗期追肥;茶葉全年化肥推薦施用量為450~600 kg·hm-2,施肥次數3~4次,分別是秋茶采后期基肥、春茶采摘前期追肥、夏茶采摘前期追肥、秋茶采摘前期追肥;柑橘全年化肥推薦施用量為1 200~1 500 kg·hm-2,施肥次數3次以上,分別是秋季采摘后期基肥、春季萌芽前10 d追肥、夏季6月上旬至7月下旬追肥;甘藍整個生長期化肥推薦施用量為450~600 kg·hm-2,施肥次數3~4次,分別是基肥、蓮座期追肥、結球初期追肥、結球中期追肥。各作物施肥時期可根據各地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表1 2017年全省土肥專家主要作物施肥建議
規(guī)模種植戶調查結果(表2)表明,全省水稻平均化肥施用量為379.4 kg·hm-2,平均施肥水平處于專家的推薦施肥量范圍內,變幅為38.7~1 633.0 kg·hm-2,變化范圍較大。茶葉平均化肥施用量為321.5 kg·hm-2,低于專家的推薦施肥量,變幅為0~2 055.0 kg·hm-2,變化范圍很大。柑橘平均化肥施用量為955.9 kg·hm-2,低于專家的推薦施肥量,變幅為131.6~6 750.0 kg·hm-2,變化范圍大。甘藍平均化肥施用量為553.8 kg·hm-2,位于專家的推薦施肥量范圍內,變幅為324.1~877.5 kg·hm-2,變化范圍較小。說明全省的水稻和甘藍施肥量較為合理,柑橘和茶葉施肥量偏低。
表2 2017年全省規(guī)模種植戶施肥情況調查分析
根據土肥專家的施肥評價水平,將化肥投入分為偏低、適中、偏高3級別。水稻化肥投入量適中級別的規(guī)模種植戶占全部調查規(guī)模種植戶的34.4%,偏低級別占45.2%,偏高級別占20.4%(表3)。從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偏低>適中>偏高,水稻不合理施肥的比例達到65.6%,過量施肥比例占20.4%。茶葉化肥投入量適中級別占11.9%,偏低級別占82.5%,偏高級別占5.6%。從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偏低>適中>偏高,茶葉不合理施肥的比例達到88.1%,但過量施肥比例只占5.6%。柑橘化肥投入量適中級別占18.6%,偏低級別占75.6%,偏高級別占5.8%。從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偏低>適中>偏高,柑橘不合理施肥的比例達到81.4%,但過量施肥比例只占5.8%。甘藍化肥投入量適中級別占62.5%,偏低級別占12.5%,偏高級別占25.0%。從所占比例可以看出,適中>偏高>偏低,甘藍不合理施肥的比例達到37.5%,過量施肥比例占25.0%。綜合分析,施肥量偏高所占比例甘藍>水稻>柑橘>茶葉;施肥量適中所占比例甘藍>水稻>柑橘>茶葉;施肥量偏低所占比例茶葉>柑橘>水稻>甘藍。
表3 2017年全省規(guī)模種植戶化肥投入水平分析
規(guī)模種植戶施肥次數調查結果(表4)表明,水稻施1次化肥的比例為34.3%,施2次以上的比例為65.7%,施肥3次以上(施肥推薦次數)的比例為34.4%;茶葉施1次的比例為10.9%,施2次以上的比例為89.1%,施肥3次以上(施肥推薦次數)的比例為84.8%;柑橘施1次的比例為9.4%,施2次以上的比例為90.6%,施肥3次以上(施肥推薦次數)的比例為78.1%;甘藍施1次的比例為18.8%,施2次以上的比例為81.2%,施肥3次以上(施肥推薦次數)的比例為75.0%。據此可以看出,達到施肥建議次數的比例茶葉>柑橘>甘藍>水稻。
表4 2017年全省規(guī)模種植戶施肥次數調查分析
近年來養(yǎng)分資源綜合管理取得了快速發(fā)展,特別是2005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使得化肥產品走向復合化,化肥產品與農業(yè)需求逐步吻合,優(yōu)化了化肥施用效果。隨著科學施肥技術的推廣和化肥產品的變化,規(guī)模種植戶施肥技術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從福建省調查數據表明,規(guī)模種植戶施肥水平正趨于合理,化肥投入量偏高所占比例相對較小,甘藍和水稻化肥投入量偏高比例為25.0%和20.4%,茶葉和柑橘化肥投入量偏高比例只有5.6%和5.8%。分析造成化肥投入量偏高的原因可能是只施1次化肥?;释度肓科退急壤^大,其中茶葉化肥投入量偏低所占比例最大,達到82.5%,柑橘化肥投入量偏低所占比例達到75.6%,水稻化肥投入量偏低所占比例達45.2%,甘藍化肥投入量偏低所占最小,只有12.5%。分析造成化肥投入量偏低的可能原因:一是農產品價格下降,導致規(guī)模種植戶不愿意投入化肥;二是近年來開展商品有機肥補貼,有機肥替代化肥等項目,使有機肥用量顯著提高,特別是在果菜茶等經濟作物上和規(guī)模種植戶上施用有機肥更加明顯,而本次調查沒有把有機肥投入量計算在內,也是造成規(guī)模種植戶養(yǎng)分投入量偏低的原因;三是近年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規(guī)模種植戶施肥次數的增加,可能造成化肥投入量減少。農作物產量對化肥施用量也有很大影響,雖然本次調查未涉及農作物產量,但為了解農作物產量與化肥使用量的關系,通過分析了福建農村統(tǒng)計年鑒[1]的農作物產量及化肥使用量,發(fā)現近幾年全省農作物產量仍然在增加,而化肥使用量則趨于平穩(wěn),特別是2017年還有所下降,反映了福建省農作物種植依靠增肥增產的局面正在得到改變,施肥情況正在趨于合理。但是仍有部分地區(qū)的化肥施用不合理, 應該加強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補貼、有機肥替代化肥等工作,增加有機肥用量,以取得大面積增產增效,引導農戶合理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