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向陽,張 豪,周昱晨
?
《機電工程》提高論文被檢索概率的探索
羅向陽,張 豪,周昱晨
(浙江省機械工業(yè)情報研究所《機電工程》雜志社,杭州 310009)
針對數(shù)字出版時代,部分作者撰寫論文時因檢索意識不強,可能導致其論文發(fā)表后被檢索概率偏低的問題,通過優(yōu)化編輯加工流程,有針對性地進行加強原稿檢索、加工,以及提高作者撰寫論文時的檢索意識等方面的探索,為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擴大期刊的影響力提供借鑒。
機電工程;檢索概率;編輯加工
在當今網(wǎng)絡信息時代,傳統(tǒng)出版業(yè)正逐步向數(shù)字化轉型。因此,科技期刊也不可避免地由傳統(tǒng)出版模式向數(shù)字出版模式轉變,期刊的匯編權已經(jīng)被數(shù)字化所替代。全世界每天都有大量的科技論文在發(fā)表,而在網(wǎng)絡的世界里,每一篇科技論文的存在方式都是個體獨立的。因此,在如此海量的科技成果中,如何更容易地被別人關注或者檢索到,是廣大科技論文的作者以及期刊社、編輯部等出版從業(yè)者都必須引起重視和關注的問題[1-2]。
根據(jù)以往的研究,數(shù)字出版時代科技成果或者說是科技論文能夠被讀者檢索到的幾率,通常與科技論文本身所包含的成果價值、論文撰寫的水平以及期刊社、編輯部等出版部門的編輯水平等因素相關。首先,優(yōu)秀論文發(fā)表之后,通常其獲得的網(wǎng)絡下載量和被引頻次相對一般的論文高;其次,是作者撰寫論文的水平問題,如果作者論文撰寫水平高,并且在論文中作者很好地把成果的創(chuàng)新性突出地體現(xiàn)了出來,也會使該論文及成果獲得行業(yè)內較高的關注度;再次,則是科技期刊編輯的水平問題,譬如在同等的科研成果水平下,如果通過編輯人員的精心編輯,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針對檢索領域的加工,則也會使該論文至少比編輯前,獲得相對更高的被檢索幾率。
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在稿件修改過程中,如果作者可以有意識地多從檢索角度出發(fā)針對性地作一些修改;在編輯部編輯過程中同樣地從檢索角度對原文進行編輯,則該論文及成果能夠被更多的人所關注、檢索到。從編輯部角度出發(fā),就可以間接地提高論文發(fā)表的所在期刊的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等學科文獻指標,進而對該期刊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產生影響。
針對以上的分析,本文結合本刊實際工作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實踐與探索。
基于一項高水平的學術成果,再加上研究的內容又是學科前沿或是熱點,那么這樣的論文相對于一般的論文,發(fā)表之后其受到學界關注的程度肯定是要更高一些。想要提高自身期刊論文的受關注程度,首先肯定是要獲得更多如此優(yōu)秀的論文作品。因此,從編輯部的角度出發(fā),想方設法多向專家約取高質量的優(yōu)秀論文,就可以從源頭達到提升期刊所發(fā)表的科技論文被更多的人所關注的目的。
對于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約稿工作,本刊過去也已經(jīng)進行了很多的探索。舉例來說,從方法上:針對編輯個體采取約稿目標責任制,每年都根據(jù)制定約稿的具體任務進行編輯部內部考核,獎優(yōu)罰劣,切實調動起編輯約稿的積極性;針對編委會成員,每年在編委會議召開期刊也針對編委個體作了一定數(shù)量上的要求;另外,在平時的工作中,編輯部也采取了一些靈活多變的約稿措施,例如:常規(guī)約稿、隨機約稿、委托約稿、借助資深編委影響力約稿等,特定時期還采取依托高校資源、以重點學科及實驗室為目標、關注基金信息、課題定向跟蹤、學術會議等其他方式。從手段上,本刊要求編輯個體做好約稿的后續(xù)工作[3-4]。編輯部的約稿也從以往直接簡單地向專家約稿,向學科熱點、學科綜述等有針對性地約稿轉變。以上實踐,使得本刊在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
但是,現(xiàn)實中約稿工作實際做起來存在不小的難度,尤其是向“大牌”專家約稿,這在當下應該也是國內學術期刊界普遍存在的困局。
在此種情況下,如何想辦法對提升現(xiàn)有稿件的質量,從網(wǎng)絡檢索的專業(yè)角度去進行一番加工,是一種值得一試的方法。
深化編輯加工流程主要就是在編輯部原有正常編輯工作的基礎上,從檢索角度對稿件進行一些加工。
在目前的計算機檢索平臺中,只有論文能夠被檢索到才有下載的可能。從目前知網(wǎng)、萬方等國內知名的數(shù)據(jù)庫出發(fā),其主要的檢索項目有主題、關鍵詞、篇名、全文、作者、單位、摘要等,其中除去全文之外,其他各項都是作者、讀者檢索的可見信息。從編輯角度出發(fā),一篇論文的關鍵詞、篇名和摘要等是可變要素。因此,編輯工作中重視關鍵詞、篇名和摘要等的編輯工作,就能使論文既反映出所在學科的普遍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反映出其在學術上的創(chuàng)新性,增加被檢索到的幾率。
在參考同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本刊在對關鍵詞、篇名、摘要等二次文獻信息進行了檢索方面編輯加工的探索。
篇名作為科技論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一篇優(yōu)秀的科技論文,讀其篇名就可使人一目了然地大致了解到論文的主要內容,激發(fā)讀者的閱讀欲望,從而有可能被讀者下載及引用[5]。由于網(wǎng)絡信息化的發(fā)展,人們獲取信息更大程度上是依賴網(wǎng)絡搜索,因此篇名的撰寫顯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除了篇名通常所要求的合乎題意、簡潔明了之外,還應該有針對性地迎合網(wǎng)絡化檢索的特點作必要的加工。篇名中必須有能體現(xiàn)論文研究內容的關鍵詞匯。
例如本刊的一些篇名:“人工智能研究與進展;支持向量機原理與展望;基于機器學習的自然特征匹配法”等。這些篇名中包含人工智能、支持向量機、機器學習這些涵蓋一個比較大的學科的詞匯,在網(wǎng)絡搜索中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事實也證明這些文章網(wǎng)上下載次數(shù)是比較高的。
摘要如果不能將論文最重要的內容準確地提煉出來,就無法突出論文的精華所在,再優(yōu)秀的論文也可能因此失色不少,影響到文章被關注、下載和引用。目前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繁簡失當?shù)萚6]。結合本刊的實際,摘要的編輯加工方面有針對性地抓住以下幾點:①目的部分。抓住論文的主要探討問題,凸現(xiàn)讀者最希望了解的內容,不要簡單重復篇名。②方法部分。突出其中具有新穎性、創(chuàng)新性的要點內容適當詳寫,以增強讀者閱讀的興趣,而對于其中的一般內容、過程無須太過詳細。③結果部分。盡量采用數(shù)據(jù)對比這一直觀的表達方式,切忌重復論文中的結果內容,以準確表達成果所達到的效果。④結論部分。盡量針對研究中探討的最主要問題,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并與目的和結果相呼應。
目前,本刊接受的一般來稿的摘要大多達不到目前網(wǎng)絡搜索方面的特定要求,而其中主要修改的地方通常為摘要四要素中的研究方法部分。其中使研究方法及步驟清晰、邏輯分明、層次遞進,創(chuàng)新點突出,都是本刊對論文摘要進行編輯優(yōu)化的重點方面。
例如有這么一段摘要:“本文研究了大變壓器絕緣損壞導致變壓器失效問題。分析了各種失效原因,并提出了改進方法。最后獲得了一種可靠方法,有效地解決了這一種大問題?!边@是一段很典型的摘要,整個摘要沒有實質內容,創(chuàng)新性更無從說起。既然作者沒有利用好摘要對自己的成果進行必要的展示,讀者又怎么能夠及時關注到這樣的論文和成果呢?本刊編輯后,上述摘要修改為:“對一起大變壓器事故損壞情況進行了檢查,對事故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造成該次事故的原因是變壓器低壓引線的絕緣支架機械強度不夠。為了避免類似事故的發(fā)生,變壓器設計時不但要對繞組的抗短路能力進行驗算,還應對引線支撐件的抗短路能力進行驗算”。
關鍵詞不正確或不規(guī)范,論文即使被發(fā)表到有影響的期刊上也會降低論文被檢出和引用的機會[7]。除了按有關部門要求關鍵詞應選用規(guī)范的主題詞之外,本刊從檢索角度提出提高關鍵詞的具體要求:
(1) 注意撰寫順序及完整性。
除了通常要求關鍵詞選擇出現(xiàn)在篇名和摘要中的核心詞外,一般可多從摘要的四要素出發(fā),步驟清晰、層次遞進,從摘要大致可以看出文章輪廓。例如,一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汽輪機葉片振動特性的文章,關鍵詞修改為“動力機械;葉片;振動;有限元方法”,這樣很清楚文章的整體研究情況,同時從這幾個方面都有可能檢索到這篇文章。
(2) 反映研究的大領域。
關鍵詞要將文章所屬的大領域涵蓋其中,具體來說就是將能定位研究領域、采用的方法、研究對象的詞作為關鍵詞,就可能提高文章被關注程度。例如:筆者編輯部一篇關于氣囊拋光加工的文章《磨粒固化氣囊光整技術及試驗研究》,針對的是模具激光強化表面的問題,其所屬的大領域為模具表面的光整加工。原文沒有將“光整加工”作為關鍵詞,經(jīng)編輯后將“光整加工”作為其中一個關鍵詞。又如:一篇關于高速鐵路鋼軌磨削的文章《基于三點法的高鐵鋼軌打磨砂輪磨損檢測仿真》,所屬的大領域為高速鐵路。原文沒有將“高速鐵路”作為關鍵詞,經(jīng)編輯后加入“高速鐵路”作為關鍵詞。
(3) 去除太具體的內容。
太具體的內容或詞語,往往因范圍太窄,會影響文章被檢索到的幾率。以論文《氣流非均勻分布時百葉窗翅片式換熱器性能仿真》為例,作者原稿給出的關鍵詞為“百葉窗翅片式換熱器;試驗;數(shù)值模擬”,這里第1個關鍵詞給出的信息太多、太具體,將其范圍放寬,改成“換熱器”。這樣將檢索范圍適當放大,可以提高文章被檢索到的幾率。
編輯部本身編輯的工作量大,如果上述工作全部落在編輯部,必然會給本來人手就緊張的編輯人員工作帶來壓力,為此,本刊考慮從作者角度出發(fā),引導作者在進行論文撰寫以及修改時,按本刊所提出的要求,自覺地從檢索角度去作一些針對性的修改。同時,從作者角度出發(fā),基于此類修改可使作者增強檢索方面的意識,在其后續(xù)的論文撰寫過程中就會自然而然地重視起這方面的問題。
本刊具體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1) 宣傳檢索意識的重要性。
本刊在官網(wǎng)“投稿須知”欄目中特意強調了檢索的意義,使作者意識到檢索的重要性,即一篇科技論文其篇名、摘要、關鍵詞等撰寫的質量將直接影響論文的被關注程度,影響到該論文發(fā)表以后的各項學術指標和顯示度。
一個具有檢索意識的作者,知道如何使自己的文章能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更快、更有效地被讀者檢中,會自覺地從讀者的需求出發(fā),重視起篇名、摘要、關鍵詞等信息的撰寫,并在論文撰寫和修改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
(2) 提供范例。
本刊在官網(wǎng)“投稿須知”欄目中專門辟有針對篇名、摘要、關鍵詞等撰寫的要求,并配發(fā)有代表性的模板,供作者投稿及稿件修改時參考。另外,本刊從反面列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實例,來進行具體的對比說明,讓作者認識到哪些篇名、摘要、關鍵詞等撰寫是有不足的,加深作者對此的理解。
(3) 明確修改要求。
針對主編終審初步?jīng)Q定錄用的稿件,本刊在給作者提出最后修改要求時,明確要求作者作檢索方面的具體修改;最后主編根據(jù)稿件修改是否達標,最終決定其錄用與否。
本刊具體做法是:凡是上述幾方面不符合要求的一般稿件,一律不得錄用,直至修改到位;針對不符合要求的優(yōu)秀稿件,先行錄用,再在編輯階段與作者溝通進行加工完善。以此方法來確保此項措施落到實處。
(4) 產生的效果。
2012年以后,本編輯部從網(wǎng)絡檢索角度,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對來稿題目、摘要、關鍵詞等要素的編輯加工力度,在來稿的稿源質量基本不變,來稿的學科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本刊所發(fā)表論文的下載量、引用率等量化指標,相對以往有了較為明顯的上升。
根據(jù)中國知網(wǎng)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2012年以后,本刊每年的總下載頻次從2012年的9萬次左右,上升到2016年的超過11萬次,每年均保持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如表1所示。
表1 《機電工程》總下載頻次
2012—2016年間,本刊每年的復合總被引頻次以及綜合總被引頻次也保持逐年上升勢頭。復合總被引頻次如表2所示。
表2 《機電工程》復合總被引頻次
綜合總被引頻次如表3所示。
表3 《機電工程》綜合總被引頻次
網(wǎng)絡信息時代,學術論文的編撰應該以最大限度提升提高論文被檢索到幾率為重要目標之一。只有這樣,學術成果才能真正實現(xiàn)借助期刊媒介實現(xiàn)最大限度傳播的目的。但是,廣大作者撰寫論文時,大多數(shù)對這個問題不夠重視,期刊相關工作者對此認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了提升論文的被檢索概率,進而提升期刊的影響力,期刊編輯在工作過程中,應加強對作者進行提升論文被檢索概率的宣傳,同時有針對性地修改論文,最大限度提升已接收論文的“身價”,使接收論文的成果可以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示在讀者面前,進而得到更好的傳播,以此提升期刊的影響力。
本文通過《機電工程》的工作實踐表明,從約取優(yōu)秀論文、深化編輯加工、提高作者檢索意識等方面出發(fā),注重提高所發(fā)表論文學被檢索到的概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期刊的Web下載量、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等量化指標,進而提升期刊的整體學術水平。
[1] 趙大良.投稿與賣蘿卜:其所好[EB/OL].[2010-11-24].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387 156.html.
[2] 趙大良.科研論文寫作新解——以主編和審稿人的視角[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3] 羅向陽,趙群,李輝,等.科技期刊編輯如何開展約稿工作——以《機電工程》雜志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3):449-451.
[4] 羅向陽,張翔.科技期刊約稿方法的再探討[M]//學報編輯論叢(2013).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3:280- 283.
[5] 羅式勝.篇名關鍵詞鏈特征的統(tǒng)計分析及應用[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5(1):1-3.
[6] 趙立華.高校學報摘要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xiàn)代情報,2003(4):37-39.
[7] 邵永強.學術論文中的關鍵詞及其選取方法[J].現(xiàn)代情報,2003(1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