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普 溫州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測院
引言:紡織品的質量檢驗分為外觀檢驗跟內部檢驗兩個項目。紡織品又是可以分為機織品和針織品這兩個類型。而針織類的外觀質量檢驗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檢驗外觀的方式跟標準沒有同意明確的規(guī)定。檢驗人員的主觀判斷容易造成對紡織品的外觀質量不一樣的判定結果。根據(jù)上述問題將簡單的闡述檢驗外觀質量的相對應的對策。
服裝質量的外觀檢測是分為三個方面的:一是以外觀檢測的,二是以理化性能檢測的,運用各種儀器、儀表、設備、等檢測手段比較分析并確定其物理性質好壞的檢驗方法。主要是包括密度、克重、撕破強力、拉伸強力、耐磨、抗起毛球性等方面進行評定。三是以安全性能檢測的。是用化學檢驗技術和儀器設備,通過抽取樣品等進行分析、對比的一種檢驗方法。包括甲醛測試、ph值的測試、拒水、拒油的防污測試、阻燃測試等。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缺少或者有偏差[1]。檢查的程序一般分為六個步驟。一是開箱前要檢查是否是正確箱碼,記錄數(shù)量。二是檢查服裝吊牌跟箱子是否不一致。三是根據(jù)服裝公司提供的尺碼表進行檢驗,檢驗服裝是否符合要求。四是外觀檢查,面料及輔料是否存在問題,縫制的地方還有繡印花的地方是否有問題。五是細節(jié)檢查,服裝的衣領、肩部、褲兜、褲長等。六是檢驗合格后,進行裝箱。在保證強化質量檢驗的基礎上,也要嚴格把控質量關。
2.1 檢驗標準的方式不統(tǒng)一??p制服裝時沒有具體明確的要求,表面的瑕疵、規(guī)格尺寸的偏差、本身的尺寸差異、縫制要求等都是外觀質量檢驗的項目。以上這幾個檢查項目又分別對應了不同的等級。子項目合格后,再對表面瑕疵這類項目進行判定。只有全部合格后,才能真正的符合標注是合格品。若其中一個項目不合格,則要全部判定為不合格。
2.2 檢驗人員的個人差異。在進行服裝產(chǎn)品的外觀質量檢驗時,首先要熟悉縫制的輔料及要求,必須對所有環(huán)節(jié)做徹底的檢查,按照數(shù)量100%全部檢驗。服裝外觀檢驗是由具有專業(yè)素質的檢驗員進行檢驗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由不同的檢驗員進行檢驗的,檢查成衣、輔料、尺寸、試身、及時返修、詳細的檢驗報告、包裝等。檢驗的環(huán)節(jié)受檢驗員的主觀意志的影響。同樣的服裝在同樣的檢測環(huán)境下,不同的檢驗人員可能會給出不同的合格或者不合格的結果。例如輔料里面的面料檢查、紐扣檢查、里料的檢查跟拉鏈的檢查,不同的檢驗人員在不同的檢驗環(huán)節(jié)可能會有不同的檢驗結果。檢驗人員的因素對檢驗服裝外觀質量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檢驗人員對檢驗的過程必須有詳細的記錄,不管檢驗是否合格,不管是第一次檢驗還是重新檢驗,每款服裝外觀質量結束后,必須有詳細的檢驗報告。
第一是按照紡織品的外觀質量檢驗的標準和方式,制定出符合紡織品服裝外觀質量的相關具體標準。對其中不合理以及不明確的地方重新制定規(guī)則與標準。第二是可以由甲乙雙方制定出符合其需求的服裝外觀質量檢驗的標準和規(guī)定。明確由哪種檢驗方式進行檢驗,在符合雙方需求的基礎上,提供給對方一個讓其滿意的服裝產(chǎn)品。第三是光線的選擇要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使用自然光在沒有客觀條件的影響下。第四是縫制做出的服裝的子項目的等級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服裝品的等級分為一等品、優(yōu)等品和合格品,這樣在子項目的評定中就能以其最低等級作為標準進行評判。第五是機織類跟針織類紡織品共同構成的服裝評定還沒有相關的評定標準,首先對服裝用針織類和機織類的判定標準進行評定,然后再綜合其中的優(yōu)劣等進行評定,針織類的瑕疵、縫制問題等都被包含在機織類評定標準中,可以以機織類的評定標準進行評定。
目前,國家在服裝外觀檢測方面的規(guī)定還不是很完善,服裝檢測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xiàn)問題,統(tǒng)一標準下,才能讓外觀檢測的流程更加完善,才能讓大眾消費者購買到物美價廉的服裝產(chǎn)品。服裝檢驗就是對檢驗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及技術的檢驗,檢驗人員在按照國家相關的紡織品檢測的標準下,應該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并適時提出有利于服裝檢測的相關建議,并客觀、全面、負責任的進行服裝質量外觀的檢測。同時在檢驗過程中應該更加細致并充滿耐心,利用檢驗設備提高檢驗服裝外觀質量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