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郵編:246001)
題目計算12(8)×7(8)的值為( )
A. 104(8)B. 106(8)C. 70(8)D. 74(8)
解答:因為12(8)×7(8)=(12×7)(8),所以12(8)×7(8)=84(8).因為是八進制,所以逢八進一,12(8)×7(8)=84(8)=104(8).
答案選A.
解答錯了!錯在哪里?
錯因分析因為(12×7)(8)=84(8)中12×7=84中使用的是十進制,題中八進制中混合使用十進制,進位制不統(tǒng)一.
上面分析是否正確呢?可以通過十進制進行驗證:12(8)=1×8+2=10,7(8)=7,所以12(8)×7(8)=70.由除k取余法得70=106(8).
總結(jié)進位制問題在高考中偶有考查,以選擇題或填空題出現(xiàn),難度較小.解決進位制問題通法:由十進制過渡轉(zhuǎn)化,即由k進制化為十進制,再由十進制化為k進制.
施萁(郵編:215500)
查正開指導老師 (郵編:215500)
圖1
圖2
圖3
圖4
蔣新龍(郵編:222062)
對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第6期《談數(shù)學運算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的思考
1看似如出一轍,實則大相徑庭,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原題與變題的題干
圖1
(1),(2)略,(3)若弦AB、CD的斜率均存在,求△FMN面積的最大值.
圖2
其中變題是作者用設(shè)斜率解決原題第三問的基礎(chǔ)上,為了啟發(fā)學生思考所給出.這樣做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將所求從復雜的結(jié)構(gòu)中抽離出來,更容易找尋解題思路;第二,想讓學生從解析幾何的思維中跳出來,如本題一樣用向量法解決此問題.此變題表面上看起來和原題具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特征和題設(shè)條件,但其本質(zhì)大相徑庭.
由此看出原題和變題為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下面對解法的解析中也可看出一二.
讓我們先來看看作者對變題的解法:
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