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期間,為了加強對戰(zhàn)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zhàn)后幸存飛機上的彈痕的分布,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然而統(tǒng)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chuàng)的戰(zhàn)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shù)據(jù)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小高解讀:
材料含意明確,又有開放性,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深化思考,并聯(lián)系社會生活中的相關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闡述。相關關鍵詞:細節(jié)、觀察、眼見未必為實、堅持自我、從實際出發(fā)、關鍵、看事物看全面。這次《高考季》有押中原題哦!就在2017年2期~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2000年 農歷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 “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了;“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網(wǎng)民規(guī)模達7.72億,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紀寶寶”長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zhàn)。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小高解讀:
這道題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聚焦這代人“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的整體特征,引導考生強化代入身份感,認識到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時代的深刻關聯(lián)。此次總結關鍵詞有中國夢、新時代、國家發(fā)展、歷史、展望、家國情懷、人文情懷等。在《高考季》2017年9期;2018年3期、5期、7期都有體現(xiàn)哦!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fā)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一談在祖國發(fā)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jù)恰當充實,論證合理。
②生態(tài)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xù)發(fā)展,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期盼。請你展開想象,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
要求:立意積極向上,敘事符合邏輯;時間、地點、人物、敘事人稱自定;有細節(jié),有描寫。
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實處、燦爛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yǎng)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襲、套作。
小高解讀:
浙江卷今年的題目可謂是厲害了。講現(xiàn)代浙江精神、知行合一和創(chuàng)新,不知道大家寫的怎么樣呢?知行合一、求實、創(chuàng)新、勇氣、奮斗等話題都可以成為作文的主題。在《高考季》2017年7期、9期、12期和2018年4期等都有展現(xiàn)哦。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萬物,美的形制與好的內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種“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顯才識氣度;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小高解讀:
北京卷今年再度二選一,各類題材任君挑選。我相關的關鍵詞:成長、新時代、環(huán)保、建設、發(fā)展、自然、生態(tài)、和諧等。在《高考季》2018年1期、3期、6期等都有體現(xiàn)哦~
材料作文:圍繞以下三個標語寫作,
1981年深圳特區(qū):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
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高解讀:
這道題精選三條標語口號創(chuàng)編為一則材料,既借助標語口號言簡意賅、反映時代的特點,又發(fā)揮標語口號自身的思想力量和彼此間的思維張力,啟發(fā)并鼓勵考生從所知所聞、所感所想出發(fā),在對宏大話題的把握中,理性思辨、感性敘說、暢所欲言,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tài)與綜合素質。此次提煉主題有:效率、節(jié)奏、自然、毅力、困難,在《高考季》2018年2期、4期、7期都有涉及,高考作文分分鐘不是事兒~
小高解讀:
需要與被需要,這可能是個哲學問題。不過別怕,我們依舊為大家提煉出了需求、價值、存在感、要求、索取等關鍵詞,當然啦,這些內容在2017年9期、10期、11期;2018年4期等都有提到哦~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tài)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花解語,鳥自鳴,生活中處處有語言。
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音樂、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語言豐富生活,語言演繹生命,語言傳承文明。
小高解讀:
該作文題由人們熟悉的“器”入手,引導考生結合自身體驗,探究“器”在形式和內容、物質和精神或功能和象征等層面的豐富內涵,寫出自己的思考與感悟。這樣就很容易提煉出其關鍵詞:器量、責任、擔當、包容、匠心等。在《高考季》2018年1期和6期、2017年10期等都有預測到噠~
小高解讀:
生活中處處有語言,不同的語言打開了不同的世界。江蘇卷這次的題目可謂是十分文藝了。提煉出的關鍵詞有:語言、傳承、豐富生命、發(fā)現(xiàn)、理解、交流,在《高考季》2017年7期、8期、11期、12期都有體現(xiàn)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