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7日上午,四川省高考(全國卷III)語文試卷中出現了一道閱讀題,是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微紀元》的節(jié)選片段,題目是:如何看待“科學”與“幻想”的關系?有的網友呼吁劉慈欣寫一個標準答案。作者本人將如何回答這道題呢?帶著所有考生和網友的疑問,《成都商報》的記者撥通了劉慈欣本人的電話。
劉慈欣云淡風輕地回答:“幻想基于科學技術想象展開,和純粹想象的區(qū)別在于,不能違反我們已知的自然規(guī)律,要有科學規(guī)律,嚴格百分百依據不可能,至少在最基本的方面,是要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這是我對這道題的理解?!彼J為,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推動。
被問到自己的答案能否得滿分時,劉慈欣說:“語文教學和文學創(chuàng)作有區(qū)別,我自己寫出的答案也不一定符合出題者標準答案的要求?!痹谒磥?,解讀自己的小說未能得滿分很正常,作品寫出來會有各種各樣的解讀。這些解讀不一定是作家自己想得到的,作家的任務是寫出好的故事,至于怎么解讀,那是讀者的事情。
科幻文學被選入高考題,劉慈欣認為,從時代的角度來看,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這是一個科幻的時代,是一個每天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時代??苹梦膶W有著它繁榮發(fā)展的肥沃土壤。在這種情況下,科幻文學符合這個時代的文學題材要求。
在劉慈欣看來,2018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充滿科幻元素。“2018年全國卷I的作文題是要把千禧年以來發(fā)生的大事寫給2035年的一代人,這本身就很科幻?,F在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未來,這個時代需要科幻。”
2018年,首批“00后”參加高考,對于年輕人對科幻文學的認識,劉慈欣也充滿希望。“當下的年輕人未來感十足,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很多科技感十足的產品,他們對科幻文學的認識也會提高。”
(摘自《成都商報》2018年6月8日)
在高考試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部分考查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微紀元》,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和亮點。科幻小說被選入高考試卷不僅擴大了高考閱讀文本的范疇,而且可以引導教學,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豐富閱讀類型。從能力考查上講,重視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不用所謂的答題套路限制學生。比如《微紀元》閱讀最后一道題,請學生“結合本文,談談科幻小說中‘科學與‘幻想的關系”,如果不回到文本中,分解小說中科學與幻想的元素,并加以分析得出結論,是無法很好地完成這道題的。該題沒有同類的試題可供借鑒,也沒有現成的結論,必須依靠學生的閱讀體驗和分析。
——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高級教師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