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河北省機電工程技師學院
第一,在銑工進行裝夾工作或者從銑床之上向下卸工件的過程中銑工人員的手極有可能會靠近沒有經過遮擋處理的銑刀,在銑床正常運轉的過程中會由測量工件或者銑工人員用手或其它物件對于旋轉的銑刀下方的切屑進行清除,如果檢驗工件的表面光滑度不夠的話當手靠近了銑刀便可能引起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由此就需要人們對極有可能造成銑工操作人員受傷的銑刀加以處理,進而對可能發(fā)生在銑刀下部的不安全事故加以規(guī)避。對銑刀之上設置具有防護作用的遮擋裝置,在對切屑進行清理的過程中應用毛刷,對工件測量時要停止銑刀的運轉等。
第二,立式銑床之上所應用的銑刀一般都有突出部分,這些銑刀之中尤為需要重視的就是硬質合金端銑刀。我們需要了解到的,銑刀的凸出部分以及緊固的螺釘都是較為有可能造成銑工人員受到傷害的部位。由此可以將這種端銑刀的刀體設計成流線型,將將緊固螺釘則設計成埋頭螺釘,隨后將其嵌入到銑刀刀體的內部。
第三,在進行高速銑削期間,考慮到切屑相對比較多,并且切屑的溫度也相對比較高,所以銑工操作人員便極有可能被切屑燙傷或者刺傷,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銑床的加工部位設置有效的防護裝置。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可以選用一些較為簡單的擋護板。如果在一些沒有設置擋護板或者防護裝置的情況下,銑工則應該應用一些能夠起到防護效果的個人防護用具,比如在眼部位置佩戴封閉型護目鏡。另外,銑工操作人員還可以在一些較為恰當的位置設置一些透明的防護罩。
第四,在銑床上還要設立能夠起到切屑收集功能的引導管,由此來對反方向的切屑流進行收集。在一些切屑飛落到引導管之中后會與呈現為半圓形的后部管壁發(fā)生碰撞,進而使速度得到有效的降低,隨后落入到裝在引導管后部位置的集屑器之中。
在銑床上應用鋸片銑刀對工件進行切斷處理具有較為理想的功效,并且可以實現對原材料的節(jié)約,在對工件進行切斷的過程中常常會選用這種方法??紤]到鋸片銑刀的寬度相對較小且直徑比較大,由此在進行切斷操作的過程中較為容易出現鋸片銑刀破碎的問題。一旦鋸片銑刀發(fā)生破碎的話,銑刀的碎片便極有可能沿著銑刀切削的速度飛到外面,這些飛出的碎片極可能威脅到銑工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在銑工人員正常操作的過程中只要保證操作的合理性和采用一些有效的安全防護手段,便可以使這些不安全的因素得到有效的規(guī)避。
第一,考慮到在銑床正常運轉的過程中銑刀極有可能發(fā)生破碎,所以可以適當的將切斷過程的進給量控制在較小的水平,并且重視潤還冷卻環(huán)節(jié)以及排屑環(huán)節(jié)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第二,在沿著軸向對空心圓筒形工件進行切斷的過程中,如果有夾狀不正確的情況出現便極有可能造成工件發(fā)生變形的問題出現,并且可能使鋸片銑刀被打碎;第三,在對工件繼續(xù)擰切斷操作時要盡量將工件切斷位置努力靠近夾具,由此可以使洗削環(huán)節(jié)的穩(wěn)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第四,在工件切斷時要盡可能將銑刀鋸片安裝在離主軸或者掛架較近的位置;第五,對帶有球形面或者弧形面的工件進行切斷時應用手動進給的方法,在選擇的切削位置要銑出一個相對較小的湖面,隨后再進行切斷操作。這樣可以盡可能的避免在應用銑刀對工件繼續(xù)擰切斷時出現偏斜;第六,對一些諸如塑料或者膠木以及有機玻璃等類型的材料進行切斷時要盡可能的選擇順銑的方法,這主要是因為應用順銑的方法不會使銑刀出現滑移或者摩擦,由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件與銑刀之間的摩擦,并且應用順銑方法能夠降低產生的熱量以及工件發(fā)生變形的可能。
鋸片銑刀運轉過程中具有排屑困難和散熱差等問題,并且鋸片銑刀本身的剛性相對比較差。在對銑刀正常應用的過程中最容易發(fā)生損壞的一種便是鋸片銑刀。除了對銑刀使用和工件裝夾等過程進行重視的同時還要采取一些其它的方法來避免鋸片銑刀出現損壞。第一,通過保證鋸片銑刀刀刃的鋒利性來減少銑削振動情況的發(fā)生;第二,結合實際情況對銑削用量和銑削速度進行調整;第三,在應用一些直徑相對較大或者寬度相對較小的鋸片銑刀對較薄工件進行切斷操作時可以適當的在鋸片銑刀兩側的位置增設夾板,通過這樣來降低銑刀的振擺和增加銑刀的剛性;第四,進行銑削操作時銑工操作人員要對整個過程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進行密切的觀察,一旦發(fā)現有銑刀加持不牢或者銑削力過大而造成聽刀情況發(fā)生則要立刻停止工作臺的進給,并且在隨后對主軸轉動情況進行停止。
結束語:筆者僅提出應用設備防護的手段來保障銑工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性,相關的企業(yè)單位還要注意對銑工素質方面和操作知識方面的培訓,從全方位保障銑工操作人員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