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淼
摘要:贛南飲食文化的翻譯對弘揚贛南客家精神,加強贛南與世界經(jīng)濟文化交流、打造贛南旅游文化品牌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贛南飲食文化的翻譯策略要做到使譯文明白簡潔、保留特色文化內(nèi)涵并注意翻譯的可接受度,只有這樣才能將贛南客家品牌推向世界。
關(guān)鍵詞:贛南客家飲食文化;翻譯策略
一、贛南客家飲食文化的特點
贛南是江西省南部區(qū)域的地理簡稱??图沂菨h民族的一支,是中原人南遷過程中與當(dāng)?shù)刈迦?、文化不斷整合發(fā)展的產(chǎn)物。贛南是歷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當(dāng)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贛南客家人傳承了中原飲食文化的特點、同時吸取贛南當(dāng)?shù)匾岙?、瑤等土著居民長期形成的飲食經(jīng)驗,發(fā)展了與當(dāng)?shù)貧夂?、地理環(huán)境相適應(yīng)的飲食文化。傳統(tǒng)的客家菜以咸鮮辣見長,善用辣椒、姜、糯米酒??图胰伺胫撇穗燃壤^承了中原傳統(tǒng)烹飪技法,又吸收了南方土著古老的技法精華,在食物取材上因地制宜??图也司哂猩詈駳v史淵源,講究菜肴的人文內(nèi)涵。
二、贛南客家飲食文化翻譯的重要性及翻譯原則
贛南特色飲食文化的翻譯是弘揚贛南客家精神,加強贛南與世界經(jīng)濟文化交流、打造贛南旅游文化品牌的重要內(nèi)容。贛南飲食文化的翻譯應(yīng)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簡潔明了。盡可能地使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客家飲食文化的特點和性質(zhì)。
(2)傳遞客家文化。盡可能地傳達原文所表達的文化元素,如典故和比喻意象等。
(3)注重讀者的可接受性。由于中西方文化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翻譯的時候應(yīng)該考慮到西方讀者的可接受性,適當(dāng)?shù)貙Ψg做出調(diào)整或是補充文化背景。
三、贛南客家特色飲食文化翻譯的策略
3.1直譯
直譯即是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來翻譯。有些食物名字本身是由食物的原材料及處理方法所組成,而且是源語及譯語文化中都能理解的概念,在翻譯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原文字面意思進行翻譯。如:臘鵝 salted goose;會昌醬干 Huichang dried sauced beancurd chip;擂茶grinded tea; 興國魚絲:Xingguo fish noodle
3.2 直譯+增義
有一些食物名稱是由食物的基本構(gòu)成食材加上食物的形狀或是盛食物的器皿所組成,忽略了食物的制作手法和食物配料。為了展現(xiàn)贛南客家人特有的食物烹飪方法和食物配料,體會贛南客家民俗風(fēng)情,這時可以采取直譯+增義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在品嘗美食的過程中,還能讓外國賓客知道美食的制作過程和手法。如:
信豐蘿卜餃:Xinfeng steamed radish dumpling;花生)巴 fried rice biscuit with peanut
缽子鴨 stewed duck in earthen bowl;南安板鴨 Nanan salted and dried duck
魚餅 fried fish balls;贛南小炒魚 Gannan stir-fried fish with vinegar
3.3直譯+釋義
在贛南客家飲食文化中,有一些菜的名字對菜的形象有適當(dāng)?shù)囊庀舐?lián)想,或包含一些比喻或典故,人們無法從字面上了解這些食物的真正內(nèi)容。但是為了保留食物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在直譯這些意象、典故和比喻的同時可以加入具體的寫實文字,使人對這些食物有更直觀的了解。如:
芋包子 Taro ball(fried Taro ball mixed by taro, flour, chilli powder,salt, scallion, ginger)芋包子,本質(zhì)并不是包子,通過釋義的方法讓外國朋友理解這種食物的真正風(fēng)味。
四星望月 four stars towards the moon (steamed ?sh slices with rice noodles surrounded by four appetizers, named by Chairman Mao )
寧都三杯雞:Ningdu three-cup chicken (chicken stewed with three cups of sauce)
炒東坡 Stir-fried Dongpo (Stir-fried Chitterlings with Pickled Turnip in memory of the great poet of Song Dynasty: Mr. Su Dongpo)
3.4意譯
贛南客家飲食中存在一些特色食物或烹飪技法在國外沒有與其對應(yīng)的名詞,同時一些食物名字并沒有直觀體現(xiàn)主要食材或是烹飪手法,只是采用一些意象描述。因此我們可以采用意譯的方法翻譯。如:釀豆腐:Stuffed Toufu。(所謂釀,即“嵌入食物”。釀豆腐,即傳承北方餃子的制作手法,在豆腐塊中間挖洞并填充肉末等)。荷包胙:steamed pork with seasoned rice ? our wrapped in lotus leaf。(荷包胙是南康的一道特色菜,而“胙”意為祭祀用的肉。顧名思義:荷包胙就是用荷葉包裹著的肉。
3.5 音譯+意譯
對于一些贛南客家飲食文化中獨有的一些食物,在外國并沒有對應(yīng)的詞,在對外宣傳推廣過程中也可以采用音譯+釋義的方法來處理,選擇音譯是極端異化的體現(xiàn),但是可以最大程度地承載文化和語義。如:艾米果:aimiguo rice cake;黃元米果:Huangyuan rice cake
艾米果和黃元米果是贛南客家的特色美食,類似于北方的年糕。艾和黃元作食物,在西方并無對應(yīng)之詞。而米果二字則透露了主要成分:大米。對這個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由于制作過程較復(fù)雜,因而直接音譯+意譯結(jié)合,清晰明了的表達了主要食材。
四、結(jié)語
贛南飲食文化的翻譯對弘揚贛南客家精神,加強贛南與世界經(jīng)濟文化交流、打造贛南旅游文化品牌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贛南飲食文化的翻譯必須明白簡潔、保留特色文化內(nèi)涵并注意翻譯的可接受度。只有這樣才能將贛南客家品牌推向全世界。
參考文獻:
[1]賴如卓.贛南客家土特產(chǎn)品名稱翻譯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3)
[2]黎章春.客家菜的形成及其特色[J].贛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4,25(5)
[3]楊俊欣.跨文化交際下的贛南客家特色飲食文化翻譯[J].英語廣場,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