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要:多文本閱讀作為近些年來在小學各個學校流行開來的一種有效的閱讀教學實踐,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包括習作能力在內(nèi)的多種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具有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文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多文本閱讀對小學習作能力及未來全面發(fā)展的特殊意義,積極探索有效的多文本閱讀指導方法和策略,讓多文本閱讀助力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將就多文本閱讀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多文本閱讀;習作能力;提升;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們對多文本閱讀的探索和思考已經(jīng)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也有力地促進了小學生習作能力的全面提升,這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我們對多文本閱讀的探索絕不會止步于此,還需要每一個語文教師振奮精神、再接再厲,去積極發(fā)現(xiàn)和克服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全面發(fā)揮多文本閱讀教學的效能,為學生習作能力的快速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多文本閱讀是指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選擇一組相關的文章資料或議題,引導學生圍繞著這些內(nèi)容或者主題進行全面、立體式的閱讀學習,在多種形式的閱讀中全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促進學生閱讀和習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多文本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形式,正在各個學校中普及開來,不少教師將其作為語文新課程改革和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重要方向和途徑,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多文本閱讀在教學中的實際意義重大。首先,多文本閱讀讓學生的閱讀學習不再局限于語文教材,讓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自主選擇性更強,所閱讀的素材更加的廣泛,這無疑可以有效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量。其次,多文本閱讀對于小學生閱讀速度的提升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在語文教學中往往一節(jié)課或者兩節(jié)課才講述一篇文章,而在多文本閱讀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快速閱讀,一節(jié)課往往需要學生高效的閱讀數(shù)篇文章,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自然能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最后,多文本閱讀是全面提升小學習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大量的閱讀來讓學生夯實習作的素材庫、讓學生在多文本閱讀中通過借鑒來掌握有效的習作方法技能、提升情感體驗,有利于其習作能力的提升。
一、在多文本閱讀中引導學生夯實儲備,讓學生有的寫
多文本閱讀題材多、類型廣,有利于學生全面快速的提升對習作素材的積累。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多文本閱讀的特點和優(yōu)勢,積極引導學生在多文本閱讀中夯實和打牢自身的素材積累,例如,在學習了汪國真的《熱愛生命》這首著名的詩歌后,我讓學生了解汪國真的生平,積累好的句子,如“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等,將以上內(nèi)容進行分類整理,并深刻理解。又例如,在學習了《回憶魯迅先生》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憂郁”、“深惡痛疾”、“輕捷”、“躊躇”、“遭殃”及“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仍~語和句子進行理解和積累,通過這樣在理解基礎上的有效積累,可以保證學生在習作的時候“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敘述,自然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習作水平和習作能力。
二、在多文本閱讀中教授學生習作技能,讓學生學會寫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要促進學生掌握有效的習作技能,不斷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講究詳略得當,既要有單篇的精讀,也要有快讀的泛讀,并注重對學生習作方法與技能的傳授和講解,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留心文章的習作特點、習作思路、篇章布局等,例如,在學習《居里夫人》這篇文章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就文章的題材樣式、構(gòu)思立意、遣詞造句、表達方式、習作手法、習作順序等習作方法和技能進行思考、剖析,讓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去借鑒和運用作者良好的習作方法和技能,讓學生知道一篇文章該如何較好的開篇、如何詳細的敘述、如何完整的結(jié)尾,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習作方法與技能,學生才會寫、敢寫,從而有效促進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與鞏固。
三、在多文本閱讀中提升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寫真情
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新課標突出強調(diào)的內(nèi)容,而語文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來受到感染和熏陶,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因此,語文教師要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強化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剖析和理解,讓學生在閱讀和思考中受到熏陶,全面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引導學生把獲得的情感體驗與生活相聯(lián)系,將這些真情流露在自身的文章之中。例如,在學習了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種意象的分析,引導他們體會和感受余光中渴望與親人團聚的濃濃“鄉(xiāng)愁”,讓學生受到感染,并轉(zhuǎn)向?qū)ψ约汗枢l(xiāng)的思考,寫出自己的“鄉(xiāng)愁”故事,讓學生的筆下流露出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只有這樣的文章才會“有血有肉”,才能給人以感染、給人以力量,沒有了假大空,學生的習作能力自然可以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全面提高自身對多文本閱讀的認知和理解,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推動多文本閱讀教學的改革,不斷以新課改新教學理念為指引和支撐,積極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方法策略,提升學生的習作素材知識儲備,讓學生掌握有效的習作方法技能,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郝海峰.讓多文本閱讀成為學生寫作的源泉[J].文學教育(下),2017(04):132-133.
[2]韓秀清.多文本閱讀:寫作教學的新突破[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1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