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土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及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上能應用的教學材料已不再是簡單的黑板與教材,紛繁復雜的教輔早已進入了課堂。它們雖然便捷了我們老師的教學,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擴散了學生的思維,但如果不能正確的運用它們,它們同時也會迷罔教師的教學目標,浮腫課堂知識的范疇,分散學生知識組織的精力。如何精選教輔,創(chuàng)生動高效之課堂,已成為當前新課程改革中必須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精練教材;高效課堂
《遺傳與變異的現(xiàn)象》是一節(jié)很有趣的,學生非常興致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我課前充分準備了許多課件、視頻、影像等資料,充實課堂。課堂上同學們在視頻的吸引下各個都聚精會神、非常投入……整節(jié)課下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做為教師的我非常開心,認為本節(jié)課應該上得不錯,也想當然的會認為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該也應該是很好。于是下課后,我走到學生中間去和學生交談了起來:
師: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們上得開心嗎?
生:非常開心!
師:課堂上講的知識,你們還有印象嗎?
生:當然有,這么有趣的知識,太有印象了……
師:說說你們記住了哪些知識?
生:老師,你播放的那個耳朵好有大,那個耳垂和我同桌的一樣……好象彌樂佛……(偷笑)
生:老師,你播放的那個單眼皮和雙眼皮,就兩只眼睛那么大,掛放在屏幕上好恐怖(做鬼臉)……
師:你們上課時,對影象印象那么深,細節(jié)都記得那么清楚。那么,不用翻書本,你們能把性狀的概念背上來嗎?
生:(學生思考片刻,躍躍欲試,興趣盎然)
(苦思冥想……沒人能回答出來。)
( 興致過后,一下沉寂了下來……)
師:那翻開書本看看吧!
生:(翻開書尋找答案)
(有的同學用了好一會的時間才找到答案……)生物的生理特性和形態(tài)特征叫做性狀。
師:嗯,都不錯。答對了……這些知識要點是重點也是考點哦,如果你們能象對影像細節(jié)那樣,記得那么清楚該有多好?。?/p>
生:老師,您這節(jié)課講的影像太有趣了,我們的注意力都被這些有趣的東西吸引了,而且您這節(jié)課都以影像為主,都沒怎么叫我們看書。書本上的知識重點,有時我們都沒找著……
(此時的我已陷入了沉思……)
我為學生喜歡上我的課而高興的同時,也為自己的教學方法的失誤所造成的低效率進行了不斷的反思。初中生,現(xiàn)在的思維水平,還是很孩子氣,他們還不懂得主動的學習,大多的學習,大都還是被動的接受。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在深入新教學理念下的探究性學習的同時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要懂得取教學資源精華,創(chuàng)造出生動致趣而且精練高效的課堂。如何做到課堂的精練高效呢?
我充分進行了深入的反思,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對精簡教輔,精練課堂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一)要恰到好處的利用教輔資源,讓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及其它的教學輔助教學做為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輔助工具,具有它們的具體性,明了性。它們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化難懂為易學。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有許許多的重要的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在此多媒體等教輔資源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講解本案例時,我用動畫的形式在屏幕上播放了耳垂性狀及眼瞼性狀的動態(tài)畫面,作為講解性狀概念的導入。這一畫面立即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連平時自制力差的學生也認真看起來。這樣既生動又形象地呈現(xiàn)知識,學生自然地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理解掌握知識。
(二)精簡教輔,讓教輔資源豐富活躍課堂的同時避免課堂內容的浮腫現(xiàn)象。
多媒體教學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震撼力,可以將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不同渠道、不同類型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并對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加工、整理,可以大大提高課堂容量,給學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識。利用多媒體教學雖然提高了課堂信息量,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它容量大,信息多,也必將會使課堂內容浮大,影響教學的精練高效。
在講解本案例時,我準充分備足了各種課件材料,在講解過程中可謂圖文并茂,講解深入,但是不夠精簡,不夠精練,重復的東西太多,以至于出現(xiàn)課堂內容過沉過于浮腫。比如,講解性狀的概念時,就用了至少三個視頻和五張畫面……這樣學生動手,動腦的時間將大大減少,使學生學習只謂在知識的表面走馬觀花,無法深入。勢必無法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率。
所以在備課時,運用教輔時該做到精選精簡,才能做到取教輔之精華,創(chuàng)課堂之精練,從而達到課堂的精簡高效。
(三)應以課本為主,其它教輔為輔。抓住課本的知識重點,突破知識難點。
一切教學都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課本是學生手上唯一的教學材料,其它的教輔材料對學生來說都如曇花一現(xiàn),課堂上的圖文并茂到了課后全都無法再現(xiàn),學生唯一能對知識的得以再次鞏固再次理解都只能從課本上獲得。
本案例課堂容量過大,我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多媒體課件展示的速度快、時間短、容量大,這是優(yōu)勢。但同時也是劣勢,學生畢竟還是孩子,反應能力有限,對于陌生的知識,要有一個認知的過程。如果知識信息太多、容量過大,學生往往走馬觀花,缺乏思考的時間,不能有效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影響了教學效果。
總之:立于反思,總結經(jīng)驗。以課本為主體,在恰當運用各種教輔資源優(yōu)勢的同時,注重課本知識的結構性和條理性;積極進行師生的雙邊互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上多擠出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抓住知識重點,突破知識難點,才能做到課堂的精練高效。
參考文獻:
[1]張翠.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引導策略初探[J].讀與寫雜志,2016,(06)
[2]宋麗潔.提高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學研究,2016(15)
[3]孫鈉.關于生物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考[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2).
[4]蘇同福,樊素芳,袁超,等.多媒體技術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作用與反思[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