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菲
如果把一桌豐盛的晚宴比作一部氣勢磅礴的交響曲,湯在其中的地位,取決于盛宴的舉行地點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南北不同,地位也完全不同。南方的湯如序曲,北方的湯則如節(jié)目單,極易被忽略。以上菜的順序而言,北方的湯雖然放在最后,卻不是壓軸,好似斷后。
最講究喝湯的是廣東人,沈宏非說:“一個廣東人的母親,一生都是用湯來維系著家庭中最溫馨、最私密的情感?!币粶谧溃瑵M室皆春。甜潤的老火湯是家、媽媽和老婆的象征。按照這一思路,他們飯局中的規(guī)矩是“執(zhí)湯先行”。
而北方人的胸懷則寬大許多,他們的母親是波濤洶涌的黃河,而不是花幾個小時燉就的湯品。所以湯是余興的。面湯、餃子湯,都自可成湯。其實這也與北方人好面食的飲食習慣有關,你不可能吃一碗臊子面、炸醬面,再另配一碗湯吧。尋常人家,即使吃包子、饅頭,也是配簡單的西紅柿雞蛋湯,或蝦皮紫菜湯。其功能李漁早已總結了:“有飯即應有羹,無羹則飯不能下?!北狈降臏菫榱讼嘛堄玫?。
我曾在廈門品嘗的松茸湯,讓我領略了菌湯的獨特鮮美。不起眼的黑盞,里面盛著透亮的清湯,端上桌來,松茸的異香撲面而來。鮮美自不用說,湯里沒有任何內容,舌尖卻分明感受到各種食材的互補和碰撞。
如果說西紅柿蛋湯是來自山野的布衣裙釵,食材新鮮而豐盛的老火湯是出自名門的閨秀,用老鴨、母雞、干貝、火腿吊出來的高湯是地道的貴族,那么,這道松茸湯則是掉落凡塵的仙子,芳澤無加。
我家因為孩子要補鈣,所以主打各類骨頭湯:排骨海帶湯、排骨蓮藕湯、胡蘿卜玉米骨頭湯都是當家湯。10年前,牛骨頭才1塊錢一斤,一根大棒骨也不過三五塊錢,我爸爸喜歡把上面的牛筋剔下來,運氣好的時候,能剔一飯碗呢,用青椒炒了,能當一道菜。
骨頭湯要大鍋里煮,湯才會濃,才會醇厚。煮好的湯一次吃不完,把它分成一份一份的,凍在冰箱里做湯底。早上出門的時候拿出來化了,晚上加點青菜葉、香茹之類,就有點“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的意思,而且很方便。
牛骨燉好的湯,也可以用來下面片或做疙瘩湯,再放點西紅柿、青菜之類,桃紅柳綠的,也很熱鬧。冬日的夜晚,外面下著雪,喝著熱呼呼的牛骨頭疙瘩湯,心里也很溫暖呢。
主料:大肉、小白菜
輔料:蔥、姜、生粉、糖、生抽、鹽
做法:
1.將七成瘦的肉剁成茸,加蔥姜末、鹽、生粉、糖、生抽,從一個方向拌勻;
2.鍋里燒水至半開,將肉茸擠成板栗大小的丸子,下入鍋中,待丸子成型后,撇去浮沫;
3.加入小白菜,稍煮一會兒后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即成。為了顏色搭配,加入幾粒枸杞更加艷麗。